魚鱗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維生素等,經燉煮9小時後,魚鱗的膠原蛋白溶解在水中,只要放在冰櫥冷存後,不消一會兒,液體瞬間化為膠凍狀的軟固體,同時,煮魚鱗凍需要大量的大型魚麟,平均每200條魚約10公斤的魚鱗,只能煮出200杯的魚鱗凍。
47歲的林文善在怡保獅尾巴剎售賣琳琅滿目的魚產,劏魚和刮魚鱗是其日常工作,當遇到大型的魚類,例如順風魚、石斑、白槽、紅槽和石甲時,他就會龍眼識珠,把刮除後的魚鱗收集和冷藏起來,以便能每週一次燉煮成魚鱗凍。
ADVERTISEMENT
他接受星洲日報《大霹靂》社區報訪問時說,十多年前,他就開始從網絡獲悉臺灣人把魚鱗視為美容和保健聖品,他們的做法是將魚鱗曬乾後,磨碎成粉末,每當要煮湯品如排骨湯事時,就會加入一些魚鱗粉,而他就直接將魚鱗放在水中燉煮,再製作成魚鱗凍食用。
大魚鱗片較大且厚 足夠膠原蛋白
他透露,製作魚鱗凍一定要選擇大魚,因為其身上的鱗片較大且厚,這樣才能煮出足夠的膠原蛋白,而還未立刻燉煮的魚鱗一定要先冷藏起來,否則就會發臭作廢。目前他所採用的大魚是來自十八丁、班臺和雙禮佛。
他也說,要做魚鱗凍需使用大量的魚鱗,這樣膠原蛋白的濃度比較高,如果要煮200杯魚鱗凍,他就會用2大鋼鍋的清水,煮至少200條魚的魚鱗,但是魚鱗重量就達10公斤。
燉煮前,首先要清洗魚麟,即將魚鱗倒在大盆中,用清水來回搓洗乾淨,以便去除雜質、腥味和解凍,期間需要換水四至五次,以確保魚鱗的乾淨,並瀝乾待用。
與此同時,他也開著爐火煮滾兩大鋼鍋的水,並準備材料如香蘭葉、甘草和蔗糖。
他採用大量的香蘭葉,並將數片香蘭葉結紮成束,再用石臼捶香蘭葉數次,旨在是使其燉煮時更容易出味。待水沸後,他在兩個鋼鍋平均放入魚鱗,然後加甘草、香蘭葉和蔗糖,攪拌過後,就可轉成小火,繼續燉煮9至10小時。
他強調,只有足夠多的魚鱗,才有液體冷切後凝結成膠凍的效果,如果魚鱗不夠,始終只會維持水狀,而不會凝結成固體。
燉煮過程中,現場瀰漫著香蘭葉的濃郁芳香味,而鍋裡的液體也逐漸由透明轉至黃褐色。9小時後,這時的魚鱗已變得非常稀薄,魚鱗的膠原蛋白已溶入水中。
林文善說,如果是下午1時煮,在晚上10時就可以關火,待水溫冷切後,就可通過篩子將該液體過濾兩次,並裝入有蓋容器中和放入冰廚冷藏,只需片刻10分鐘,該液體就會凝固。而魚鱗凍放在冰廚,可保存兩個星期。
凝固魚鱗凍遇室溫變水 證明純正
凝固的魚鱗凍一旦轉到室溫,很快就會變成水,這也就證明該魚鱗凍是純正的,凝固效果是源自魚鱗膠質本身,而不是來自添加物如燕菜粉等。
而煮出來的魚鱗凍,晶瑩剔透,吃起來好像果凍般,但口感多了綿密柔軟,經過乾淨處理的魚鱗,沒有腥味,但是吃的時候要趁早,否則很快會變成水狀。
10年前做來賣反應不佳
材料改善後 供不應求
“以前大家聽到魚鱗凍時,自然會想到腥味而害怕!”
林文善在10年前曾做來賣,但是反應不理想,後來遇到行動管制令就沒做了。
收集經驗後,他在材料方面做出改善,並在去年開始賣,到目前為止,可以說是供不應求,有些年輕顧客一次買10罐,很快就賣完。
“雖然反應大熱,可是魚鱗收穫有限,有時會缺乏大魚,有時又突然有很多大魚,所以平均一個星期只能煮一次魚鱗凍來賣,要多也做不到。”
目前市面上的魚鱗凍口味很多,剛開始時,他是放枸杞和紅棗,但經過冷存後,保存效果不理想。現在改放甘草,主要是添加甘味,而蔗糖和香蘭葉則在甜和香味達到了恰恰好的效果,並獲得顧客的好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