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6日訊)來自中國晉江和澳門南音社的4個代表團蒞臨拜訪太平仁和公所,除促進鄉誼,也為南音文化作進一步的交流。
太平仁和公所會長蔡再益在交流會上致詞說,希望熱愛民族傳統音樂的鄉人和華裔同胞繼續努力,為延續發揚傳承曲藝文化的使命作出更大的努力。
ADVERTISEMENT
他說,回顧歷史,仁和公所是由福建晉江市十五鎮之一的東石鎮裡53個自然村的鄉人組織而成,也是晉江華僑在東南亞區域最早成立的海外鄉會,於1883年創設,至今長達141年的歷史。
“當年東石鎮鄉賢克盡努力成立鄉會,旨在加強團結鄉人,併發揮守望相助的崇高精神,貫徹東石一家親的目標。”

蔡再益感謝鄉賢及歷屆董事成員的團結努力,除為會員同鄉的福利作出許多貢獻,也不忘祖籍國家鄉的聯繫和鄉誼,並經常互相聯絡促進鄉誼,也時刻的關心祖籍國家鄉的發展。
他說,該公所先賢過去重視鄉誼和為家鄉的發展作出的奉獻,備受晉江東石鄉人甚至政府各單位領導的讚賞,從而提升了該公所的良好聲譽。
他也欣見,今次由太平仁愛音樂社舉辦的“雅韻南音交流共賞會”,獲得中國晉江東石鎮南音協會、泉州市南音藝術家協會、澳門南音社、中國鯉城區泉州南音研究社、瓜雪及沙百縣福建會館南音組的共同演出,獲得佳評如潮,掀起南音文化熱潮,令人鼓舞。
他強調,今次在太平公演,適逢太平歡慶開端口150週年紀念及馬中建交50週年慶典,使活動更具意義,希望馬中人民的情誼和文化交流,能獲進一步的提升。
中國晉江市東石鎮南音協會主席蔡長榮說,今次中馬南音組織的共同演出,從而讓中馬的傳統音樂文化得到進一步的交流。
他指出,為了延續發揚南音文化及發掘人才,該協會也在中國小學校進行召收新生,每年招收人數的目標是100人,而在經過10多年的努力下,至今已有千人在學校南音。
出席者包括仁和公所監事長蔡長深、名譽會長拿督蔡海瑞、顧問蔡天生、財政蔡尤明、婦女組主任李金燕、青年團團長蔡尚釗、安順晉江會館主席蔡崇進、仁愛音樂社南音組主任許隆基、泉州市南音藝術家協會主席謝萬智、澳門南音社常務理事蔡美燕、中國鯉城區泉州南音研究社社執行秘書長蔡長益。
會上,蔡長榮也頒發名譽顧問證書予蔡海瑞、拿汀許愛治及蔡天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