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社区动态

|
发布: 4:59pm 15/06/2024

“不老的传说”许锦芳多元艺术个人展

“不老的传说”许锦芳多元艺术个人展

許錦芳自學多元藝術 逾百幅作品錫米巷展出

許錦芳自學多元藝術 逾百幅作品錫米巷展出
許錦芳逾百幅作品,在怡保錫米巷文創空間展出。(麥肖劍攝)
許錦芳自學多元藝術 逾百幅作品錫米巷展出
陳思偉(左起)、許錦芳、鄭文達(右起)、陳開力為“不老的傳說”許錦芳多元藝術個人展主持開幕。(麥肖劍攝)

(怡保15日訊)以超過百幅書法、繪畫、攝影、插花等藝術作品,在怡保錫米巷文創空間舉行多元藝術個人展的許錦芳表示,曾出任姑蘇行執行秘書的她在63歲時覺得自己必須退休,因為她熱愛看書和藝術,認為不能再繼續讓餘生在工作中度過,那時開始就投入自學多元藝術。

ADVERTISEMENT

今年72歲的許錦芳今天在其“不老的傳說”多元藝術個人展開幕典禮上致詞時表示,自己一生命途多舛,小時候遭母親虐待毒打,離家出走後,又因父親幫土生土長的她申請公民權時驟然去世,讓僅持紅色身份證的她受到限制,最終只能當傭人及到工廠搬樹桐。

“生活困境不斷打擊我,但我不覺得可怕,反而鍛煉出我的意志。”

她披露,自己有憂鬱症,至今依然要服藥,但每個人看到她都覺得開心,因為她的創作力及學習慾望讓她精力更旺盛,好比創作出有創意的作品時,她感到興奮。“如果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全身心投入,就能轉移視線。”

她說,自己退休後四處巡遊,摸索攝影技巧,從來不用自動模式拍攝的她,從中學到通過調度快門、光圈、感光及構圖,可以將僅2尺高的盆栽拍成龐然大物,或將白天變成黑夜。

她笑言,自己比較叛逆和反傳統,不按常理出牌:書法作品上會置入繪畫作品相互配合;繪畫作品則是抽象畫;插花作品的材料,大部分都是路邊可撿到的東西。

“我對怡保認識不多,來了怡保後才知道,這裡不只有山,還有洞。我去過其他一些國家的洞穴,都不覺得刺激,因為洞裡安裝的七彩燈光破壞了洞穴原本的自然,但怡保的喀斯特(Karst)地貌非常天然,而且洞裡還有文獻,可說是得天獨厚,從此我對怡保的感情不斷昇華,怡保是洞天福地,怡保人應該為此感到驕傲。”

她說,可惜許多洞穴在炸石、輾平下逐漸消失,令人感到悲哀,這些無煙工業其實可以為怡保帶來許多外匯,而且不會影響人民健康。

“不老的傳說”許錦芳多元藝術個人展,於今明(6月15及16日)兩日,在怡保舊街場錫米巷文創空間展出,星期日(6月16日)展出時間為早上11時至下午5時。

許錦芳自學多元藝術 逾百幅作品錫米巷展出
以人物為主體的攝影圖是展出作品之一。(麥肖劍攝)

怡保錫米巷文創空間創辦人之一陳開力表示,許錦芳多才多藝,在錫米巷文創空間舉辦藝術展給予他們很大的鼓勵,怡保需要更多這類活動,歡迎藝術家們來怡保展開工作,達到傳承之效,也希望通過藝術帶出怡保錫礦史精粹。

許錦芳自學多元藝術 逾百幅作品錫米巷展出
展出的作品包括書法、繪畫、攝影和插花。(麥肖劍攝)

霹靂美術協會會員陳思偉表示,藝術是複雜又具人性化的東西,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閱歷和生活歷練,所以藝術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其不可確定性,也是它吸引人和歷久不衰之處;今天的個人展,正是許錦芳對藝術直覺、心性做了坦然處理後的一次彙報。

許錦芳自學多元藝術 逾百幅作品錫米巷展出
許錦芳(前中)與部分開幕典禮出席者合照。(麥肖劍攝)

近打穀監測站召集人鄭文達說,許錦芳在很早期之時就已找上該會,表示喜歡怡保的喀斯特地貌,也給予金錢、精神和行為上的支持;該會的宗旨是認識自己的家鄉,同時給予保護,許錦芳除了予以鼓勵,也表示快樂最重要。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