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18日讯)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指出,根据目前马青总团整理的数据,大学预科班的招生并没有因为首相宣布所有10A生将全部会被吸纳,而打破固打制的限制。
他说,直到7月17日,通过马青提出上诉的74名考获特优的学生,目前为止只有39人成功被录取,另外35人还未获得任何信息。
ADVERTISEMENT
马汉顺今日发表文告说,大家要特别注意两点,就是这74人中,53人是考获10科全A,但只有28人成功被录取,而更重要的是,另外9名考获9科全A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人被录取。
他说,在首相宣布10A生将全部被吸纳进入预科班后,行动党领袖们对此大肆宣扬为这是行动党的成功,打破了固打制预科班只招收10%非土著的限制,但事实上,根据目前的数据,预科班还是固守固打制,非土著并没有高于10%的招收比率。
他说,根据首相的宣布,10A生全部被吸纳,应该是在固打制的限制之外,但随着越来越多10A生被揭露入预科班无门,而许许多多考获9A的学生不被吸纳,这证明了在一部分10A生填满10%的非土著固打后,9A生根本没有获得被考虑的机会。
他指出,学生是否选择考9科以外的科目,很常取决于学校提供予学生选择的科目配套。有许多中学只提供最多9科的配套给学生选择,学生因此没有机会多报读报考一科,这并不是学生的错,而是受到就读学校的限制。
“以往选考8科、9科或10科及以上的学生,是在一个彼此可以相互竞争的机会下去申请,但以目前的形式来看,在优先录取10A或以上的学生成为政策,将直接剥夺了考9科的学生的机会。”
马汉顺认为,首相宣布10A生将全部会被吸纳,给予社会一个印象,认为政府打破固打制,以珍惜人才为前提。但是,如果吸纳10A生是在固打制的框架上执行,其实这是换汤不换药,只不过被牺牲的群体和对象不同而已。
“如果政府目前无法全面取消固打制,那么10A生全部被吸纳,应将这数据排除在固打制的计算之外。那么固打制即使实行在9A及以下的学生,这也将大大增加非土著被预科班吸纳的人数及比率。”
他指出,根据2019年时任教育部长马智礼公布的数据,预科班土著的名额在当时没有被填满,但相关空缺并没有让非土著生填补,而为了维持固打制90:10的比率,宁愿让名额空置。
马汉顺说,教育部应公布目前已成功被吸纳的预科班人数及种族比率,让民众清楚看到随着首相的宣布,预科班的招生有了怎样的变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怡保23日讯)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呼吁教育部采取短期措施,迅速应对当前的教学需求,解决燃眉之急。
他指出,短期措施包括聘请临时教师及设立假期培训班,以缓解华文教师不足的困境。
“在其职就要担起责任,华中缺乏华文教师的问题刻不容缓。政府应吸纳公立及私立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他们具备教学能力,希望政府能继续落实相关政策,以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目前缺300华文教师
他昨晚在坝罗古庙庆祝成立153周年纪念暨大伯公千秋宝诞联欢宴会上致词时指出,华教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师资短缺,尤其是在国中及华中,据统计,目前至少缺少300名华文教师,相当于1500个华文班级没有教师授课。
他强调,华中不仅是政府中学,也是推广华人文化的重要平台,然而近年来华中华文教师的比例逐年下降,从过去的60%锐减至不足30%,部分学校甚至更低;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可能削弱华中在推广中华文化方面的作用。
他表示,华教师资短缺问题长期存在,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过去已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例如,2020年他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时,曾落实一次性招聘教师计划,成功招聘1万8702名教师,其中包括近1500名华文教师,部分师资也来自独立大学,如新纪元大学学院等。
“招聘华文教师并不容易,过去许多公立及私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生无法受聘,但我们当时破例招聘。这证明只要政府有决心,能够通过灵活政策缓解师资问题。”
与政府对话推动华教发展
他透露,当年他曾与马大中文系主任展开讨论,并通过马大副校长致函教育部长,最终促成教育部开放招收马大、博特拉大学、优大中文系及私立大专毕业生担任华文教师。
“华教不仅关乎华人母语教育,更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体现。华社过去数十年努力建立了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面对未来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团结一致,推动华教发展。”
他呼吁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华教课题,并与政府展开更多建设性对话,共同推动华文教育的稳健发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