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9日訊)教車員老齡化、年輕人不願入行,導致教車行業面臨人手告急,駕駛訓練中心業者呼籲年輕人不要忽略教車行業前景,有興趣但無大馬教育文憑(SPM)者,應把握政府給予的半年豁免期,踴躍報考成為受認證的教車員。
業者披露,教車員薪水是按指導小時計算,多勞多得,月入3000令吉或以上不成問題。
ADVERTISEMENT
交通部長陸兆福早前宣佈,為了緩解全馬教車員短缺問題,陸路交通局從7月1日起至12月31日,給予為期6個月的豁免,讓沒有SPM文憑者也能報考駕駛學院教車員證書(SPIM)課程。
業者對於政府這項舉措表示歡迎和支持,相信能夠有效增加教車員數量,並鼓勵更多年輕人尤其是華裔報考,因華裔教車員人數只佔州內整個行業約8%,比例嚴重失衡。
霹靂州駕駛訓練中心業主公會會長李澤發接受《大霹靂》社區報訪問表示,霹州擁有30家駕駛訓練中心,目前仍欠缺30%至40%教車員,才足以應付市場需求量。
他指出,政府目前規定,要報考教車員證書者必須持有SPM文憑、考取駕照超過5年、年齡不可超過60歲,並且每年接受身體檢查,確保身體狀況良好。
“報考者必須自費到馬六甲陸路交通局訓練學院,接受為期一週的課程,其中6天為理論課與技能訓練,最後一天參與考試。通過考試後的一至一個半月之內將獲得證書,即可向各州陸交局申請成為教車員。”
他說,要聘請年輕教車員十分不容易,因為這是一份需要好脾氣與耐性才能夠勝任的工作,許多年輕人因缺乏耐心,承受不住日曬雨淋的工作環境,往往做不長久,導致行業陷入老齡化的窘境。
他說,據他了解,各州陸交局尚未接獲詳細指南,希望在近期得到指示後,可積極推動這項課程,鼓勵更多年輕新血加入。
Sri Perak駕駛訓練中心負責人黃秋水指出,很多人認為從事教車是低收入工作,其實不然,教車員薪水是按指導小時計算,多勞多得,月入3000令吉或以上不成問題,因此有興趣報考課程者需把握黃金機會。
“駕駛訓練中心全年無休,大馬教育文憑考試結束後、學校假期、週末皆是學車旺季,教車員一天能夠教2至3名學生,基本上已很足夠。”
他說,教車員短缺問題非一朝一夕形成,若要追溯可從20多年前說起,即政府規定必須持有大馬教育文憑資格的人士才能報考成為教車員。
他說,一直以來該行業並非無人問津,只是想報考成為教車員的人士,不符合學術資格;有能力考取SPM文憑的也無意投入教車領域。缺乏新血下,教車員漸趨老齡化,形成今日的短缺現象。
他披露,該中心的教車員平均年齡60歲以上,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入行,尤其華裔或女性教車員更是少之又少。
“華裔學員一般會要求由華裔教車員指導,溝通上較方便,惟目前僧多粥少,必須配合雙方時間,若學員不介意等待,我們會盡量滿足學員要求。”
他表示,缺乏教車員導致學員學車與考試進度變慢,惟霹靂州情況未算嚴峻,相信在大城市如吉隆坡等地,等待考車的時間會更長。
他說,教車員工作不繁雜,最大的挑戰是偶爾需要在烈日之下進行指導;論風險,要承受得住新手開車帶來的“驚嚇”,但隨著電子化考車系統落實,教車員工作將進一步簡化。
他說,目前的學車程序是,聆聽並通過交通規則理論課程考試,領取學習駕照(L牌)即可進行實踐訓練,至少需學習16個小時才能報考,其中包括半小時預試(QTI)。
女性教車員非常罕見,“肥媽”早年為方便照顧孩子,選擇工作時間較自由的教車員,迄今20多年,桃李滿天下。
她指出,入行多年見證著考車政策與制度的轉變,也發現不同年代的學員,態度也不一樣,因此作為教車員,必須應時代改變調整教學方式。
她說,當教車員必須有足夠耐性,甚至當學員是自己孩子般教導;鐵杵磨成針是她的座右銘,常給予學員信心和正能量,鼓勵他們不畏懼,不斷學習。
“學員就如一張白紙,我們的責任是從零基礎直至教會他們開車,這個過程需要滿滿耐心和關心。”
蕭建輝(24歲)是霹州行內唯一的00後的華裔教車員,他畢業自企業管理科系。他認為,管理知識適用於所有行業及生意,因此去年決定跟隨母親“肥媽”的腳步,成為全職教車員,為教車行業注入一點活力與生氣。
他披露,從小耳濡目染下,對這個職業十分感興趣,同時感到國內一些駕駛人士質素每況愈下,因此決心成為教車員,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教導下一代,糾正亂象。
他也發現不同年代的人思維大不同,以前的教車師傅與學員較注重實踐技能,現代學生則從小被灌輸填鴨式教育,習慣了凡事以理論為先,因此他在教學時,也會順從時代需求,先授予理論知識,再逐步指導如何操作汽車,不能操之過急。
相較母親將學員當成孩子照顧,蕭建輝則把學員當成大人般看待,除了授予他們知識,也灌輸他們必須為自己的駕駛行為負責。
他表示,隨著新系統即將落實,需要更多年輕新血幫助行業適應,而且教車員收入可觀,他呼籲年輕人加入教車行業,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