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名朋友聊起社團活動青黃不接,很少年輕人願意參加的現象。這位朋友是一所華中的總務,同時也是某會館的主席,雖然才四十出頭,但在社團中算是位居高職了。他當初抱著“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心態來參與,在長年的社團活動中心態變得更加積極,整個人也更加開心。由於我跑社團節目時接觸的都是老一輩,所以這位年輕朋友給我的印象很特別。
參加社團,很多時候靠的是一份發自內心的熱情,因為維持社團運作是需要付出個人時間和精力,處理社團的大小事務也是義務的工作。現在的人跟以前的人不一樣,助人為樂也許不是他們看重的精神修養,我們小時候課本里朗朗上口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口號,在很多人看來,就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向高處爬、往好處爭,不能白白付出,不能白白作出犧牲,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付出了就要有回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ADVERTISEMENT
幫人要得到回報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希望的回報沒有達到預期,就會失望,就會抱怨,甚至憤憤不平,埋怨早知如此,不如不幫。
古語云,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也正是這個道理。當一個人飛黃騰達後,幫過他的人會拿出藏在心裡面的一把尺來度量,到底能得到多少回報,誰得到的比他多心裡就不平衡,就會千方百計去爭奪,最終撕破臉皮,原本的好朋友變成仇人一般。
我的這位朋友幫人的心態很樂觀,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強迫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儘量貢獻自己的力量。幫了人則千萬不要想得到回報,否則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晚上也無法安然入睡,因為對他來說,付出和回報從來都不成正比,世界上並沒有絕對公平的事情。這話讓我豁然開竅,幫人還是隨緣隨喜,內心感到快樂就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