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社区动态

发布: 4:34pm 26/09/2024

倪可敏

安顺斗母宫

河堤

吴家良

倪可敏

安顺斗母宫

河堤

吴家良

倪可敏吴家良拨5万 修安顺下陷河堤

倪可敏吴家良拨5万 修安顺下陷河堤
下霹雳水利灌溉局已开始华景裕街河堤维修工作。(许领贤提供)

(安顺26日讯)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及霹雳州行政议员联合拨款5万令吉,维修后下陷的

该地段原本是华景裕街的其中一段道路,由于数十年的河蚀,导致只剩下小小地段。

ADVERTISEMENT

安顺斗母宫主席陈来源、总策划周添福早通过《大霹雳》社区报,向政府部门求助,指该庙后的华景裕街长期面对霹雳河畔土蚀之苦,每年在填沙花费都过万令吉,但地陷情况依然持续发生。

“最近该处河畔河堤崩破,这片地段再次下陷,安顺斗母宫被迫自行拆除之前兴建的牌楼,因担心地面不均衡地下陷,可能导致牌楼倒下,伤及人们。”

看到陈来源、周添福的求助后,倪可敏、吴家良除了联合拨款5万令吉,通过下霹雳水利灌溉局做紧急河堤维修外,也派出吴家良的政治秘书许领贤及安顺市议员蔡鸿隆,陪同陈来源、周添福及水利灌溉局人员前往视察。

吴家良说,这河堤被列入安顺第二阶段石堤计划中,原本不适合再作任何维修,但因大海潮侵袭,河堤情况不稳定,只好做紧急应对维修,以免下个月大海潮时引发水灾。

“河堤维修工程已展开,让安顺斗母宫、安顺福顺宫理事们可更安心庆祝神诞。”

倪可敏吴家良拨5万 修安顺下陷河堤
蔡鸿隆(右起)、许领贤、陈来源、周添福与下霹雳水利灌溉局人员商讨河堤维修工作细节。(许领贤提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30pm 04/04/2025
华小生用中文唱国歌? 真相:唱的是马来文霹雳州歌
华小生用中文唱国歌? 真相:唱的是马来文霹雳州歌
指控者以吴家良去年参与霹雳州一所华小活动的视频,指控华小生用中文唱国歌,实际上唱的是霹雳州歌。(脸书视频截屏)

(怡保4日讯)由于国歌和霹雳州州歌旋律一样,导致霹雳州华小学生唱州歌的视频,被人曲解为“华小生用中文唱国歌”,还指这是违法及影响爱国和团结之举,掀起网络热议。

做出上述指控的脸书视频至截稿为止,已有24万次观看,并有逾2500则留言。留言区发表评论的网民中,附和者指责“外来民族”国语不流利及挑战国家主权,反驳者则做出纠正,除了告知正确事实及国歌州歌旋律相同之来由,也为视频加上州歌歌词,方便观者做出比对。也有网民促请民众留言前先做功课,不要将不正确的事情政治化。

有关视频是撷取霹雳州行政议员吴家良去年出席州内华小活动时的抖音视频片段。在该视频中,可看到华小生们在节目开始前唱霹雳州歌,指控者在影片后方表示,华小用中文唱国歌可被视为抵触法律和触犯国家敏感,并违反了1968年国歌法令。

“该法令规定,国歌的歌词不能更动,也不能用其他语言演唱,否则可被视为违法。此外,用中文唱国歌也影响国家团结,因为国歌是国民团结的象征,用其他语言唱国歌可被视为不尊敬国家标志,引发种族紧张,可被视为对多元社会和谐不敏感。”

指控者也指出,用中文唱国歌也是不遵守国家教育政策之举,可被教育部采取行动,并反问教育部采取了什么行动。

华小生用中文唱国歌? 真相:唱的是马来文霹雳州歌
吴家良(中):欢迎指控者前来霹雳州提升基本知识,特别是区分国歌和霹雳州歌方面。(吴家良提供)

对此,吴家良今日发文告指出,他对有人试图以他去年参加的学校活动中唱霹雳州歌事件做出炒作,感到遗憾;有关学校遭受一波又一波的指责,该校学生更被诬蔑为用中文唱国歌。

“和国小一样,华小也在所有学生中培养爱国与爱州精神,所以当有任何活动,学校成员都会唱国歌和霹雳州歌。我欢迎那些炒作此课题者前来霹雳州提升基本常识,特别是区分国歌和霹雳州歌方面。”

他指出,作为霹雳州人,他在唱起霹雳州歌时感到无比自豪,也很高兴看到各源流学校所有年级的学生也是如此。

“让我们弘扬昌明大马精神,而非传播仇恨政治。”

根据资料,大马历史学者丹斯里邱家金教授曾指,大马国歌的旋律采用霹雳州歌,而霹雳州歌旋律则是来自法国作曲家皮耶尔让(Pierre Jean),这首歌《La Rosalie》非常流行于塞舌尔岛。

他表示,在1957年准备成立马来联邦之前,时任首席部长的东姑阿都拉曼举办了一项世界竞赛,欲选出我国国歌;但是尽管他听完了收到的逾两千份参赛作品,都没有一首让他喜欢,最后决定采用霹雳州歌的旋律。虽然旋律相同,但两首歌歌词内容却完全不相同。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