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拉煎(Belacan),也稱馬拉盞,又叫蝦膏或蝦醬,馬來話稱為“Geragu”,是馬來西亞食譜裡不可缺少的提味材料。峇拉煎味道強烈且濃郁,人類對峇拉煎的反應像對榴槤的氣味一樣有非常極端的嗅覺反應,愛吃的人覺得它很香,不愛吃的人認為它惡臭無比。
ADVERTISEMENT
峇拉煎因其親民的價格,早已成為國人日常飲食中的全民醬料。作為許多人喜愛的特色調味品,不少美食佳餚就以峇拉煎調味,如峇拉煎炒蕹菜、峇拉煎雞、峇拉煎炒飯、咖喱和羅惹醬等,與其他食材碰撞出一道道令人回味無窮的好菜。
那外表裹著一層褐色外衣的峇拉煎,又是經過怎樣的工序製作出來呢?本期〈它的誕生〉,將為讀者剖析傳統香料的誕生,一揭峇拉煎製作的過程。
歐陽仁光:紅樹林毛蝦
醃製峇拉煎上佳原料
峇拉煎主要原料為幼蝦(即毛蝦)和鹽,經過攪拌、醃製及曝曬後,再裝入大桶等待至少兩個月的發酵才會入味。最後反覆多次曝曬至幹,才製成塊狀包裝入袋。整個製作歷經數月,乃至數年,過程繁瑣,且天氣、季候等變數都會影響峇拉煎的質量和製作。
歐亞田峇拉煎廠東主歐陽仁光(38歲)接受星洲日報《大霹靂》社區報訪問時指出,瓜拉牛拉擁有紅樹林,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也是毛蝦繁殖溫床。
他說,毛蝦體積小,不太適合作海鮮烹煮,惟其味道鮮甜,是醃製峇拉煎的上佳原料,採用的是1至1.5公分長度的毛蝦。
他表示,峇拉煎僅能用小蝦來製作,因大蝦蝦肉較多難以進行發酵,故不適用。
“雖然在大海也能捕到毛蝦,品質也優美,但問題是做出來的峇拉煎不香不甜,與紅樹林生長的毛蝦有別。”
他披露,毛蝦的盛產有季節性,每年農曆九月至隔年二月的毛蝦量多,惟農曆二三月至八月蝦量少。
漁民存貨 免毛蝦短缺
他說,為了避免毛蝦短缺,當漁民出海捕蝦時,就需大量收購毛蝦,儲備足夠的原料避免生產中斷。
他指出,當蝦只撈上岸時,首項要務便是清洗蝦只,將蝦只和雜魚分隔,隨後便可倒入鹽巴醃製。
“每100公斤的蝦需加入10公斤的鹽拌勻,若鹽量過多會抑制峇拉煎的香味,使其無法充分散發。”
他說,蝦和鹽充分醃製好後,便可拿到太陽下曝曬四五個小時至蝦只幹度達60至70%,接著以絞拌機將蝦絞碎,再擠壓裝進桶內儲藏。
他解釋,把蝦肉擠壓緊實是為了防止峇拉煎料在發酵時接觸到空氣,以致變壞而不能使用。
醃製曝曬再收藏數月
接訂單再碾壓成塊狀
歐陽仁光披露,約兩個月後蝦肉就會發酵,這時鹽份已充分滲透蝦肉,再曝曬4個小時,才裝回桶收藏,待4個月後峇拉煎料就會散發濃濃香味。
他說,一旦有訂單,就會取適量的峇拉煎料放入攪碎機內碾壓成大小不一的塊狀,曝曬3至4個小時;之後再放入機器內進行第三次的絞拌成條狀。
“峇拉煎每曝曬一次,就會蒸發15%的水分,目前只有弟弟和一名員工懂得分辨,他們每隔三個小時就會抓一把峇拉煎料鑑定潮溼度,看看可否收起來,純用手感去實測,為經驗之談。”
他說,峇拉煎如果過幹,可以加水調和,惟太溼則會壞掉,需搬出去重新曬乾。
詢及為何要把峇拉煎絞碎成長條狀,他解釋此舉可讓做出來的峇拉煎更為幼細,進行擠壓過程經過機器洞口時,猶如磨東西般會比較滑且幼,擠出來的峇拉煎亦更具黏性,否則峇拉煎表面會很粗糙、凝結性較弱。
“把已成條狀的峇拉煎料倒進機器,放入模型壓制成各種形狀,如圓形、四方形或長方形,或是製成粉狀,最後工序是包裝。”
他補充,從曬毛蝦至發酵功夫算起,峇拉煎料前後需經過共3次的曝曬及絞碎過程,另外加一次成型工序,需耗時兩年才能製成一塊峇拉煎。
僅用蝦及鹽
無防腐劑色素
歐陽仁光說,他製作的峇拉煎用料非常純粹,僅有蝦和鹽,沒有添加防腐劑和色素,主要靠發酵散發其鮮味。
“峇拉煎猶如紅酒,放越久越香醇,一般上可存放3年都不會變質。”
他亦不吝授招,教導如何保存用剩的峇拉煎,即在做菜時只切需要使用的分量,剩下的峇拉煎就包好收藏,避免其接觸到空氣,也可放進冰箱裡冷藏。
他指出,每月可出產約1萬2000公斤左右的峇拉煎,其中本身的品牌(蓮花牌、寶鴨標)分銷到怡保、北馬區一帶,至於代工生產的峇拉煎則由進出口商遠銷至吉隆坡、外國如澳洲等地。
轉型為現代化製造廠
將展開室內曬計劃
歐陽仁光表示,峇拉煎廠正計劃轉型為現代化製造廠,讓生產峇拉煎事業與時並進。
他說,傳統的生產方式是露天曝曬蝦只,未來將展開室內曬峇拉煎計劃,打算建造透日光屋頂,在室內進行曝曬,不必擔心下雨時原料被淋溼。
“峇拉煎是看天吃飯的行業,製造過程中原料要曬幾次太陽,如果下雨就需趕緊將原料收起來,以免淋溼而全功盡棄。”
他披露,鑑於正在籌備新工廠計劃,因此也有意申請清真認證和良好生產規範(GMP)認證;這不僅可為開拓龐大的友族市場鋪路,也為自家產品增添優質品牌的信譽保證。
晉入半機械化生產
歐陽仁光透露,峇拉煎廠早年只是小規模生產,大部分工序依靠人力完成,爾後引入較具效率的絞拌機和包裝機器,晉入半機械化生產新紀元。
他說,本身製作峇拉煎已有兩年時光,製作秘方從祖父那代延用至今,並與弟弟歐陽耀東(33歲)一起打理峇拉煎廠。
他說,工廠如今已傳承了三代,由他的祖父於1964年創立,隨後父親接手,再由他與弟弟繼承;可說那一塊鮮香味濃的峇拉煎,不僅古早味濃厚,更是三代人的共同回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