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24日讯) 马来西亚塑料厂商公会霹雳州分会主席潘中山说,该会同意政府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概念,但建议与其让超市和商家停用所有塑料袋,不如只停用中型与小型塑料袋,让商家们继续提供大型塑料袋给顾客,因为大型塑料袋可重复使用为垃圾袋。
他表示,商家们响应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运动,虽然可使市面上的手挽塑料袋减少,但塑料袋的消耗量其实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消费人仍需花钱买垃圾袋装垃圾。
ADVERTISEMENT
“我们一般在街上或沟渠看到被乱丢的塑料袋,很多是中小型尺寸的,因为它们能被重复使用的价值比较低。大部分较大型的塑料袋,多会被消费人拿来当垃圾袋使用。”
他说,可以效仿许多国外的做法,即超市继续提供大型塑料袋,然后印上“3R”或“将我重复使用为垃圾袋”的字眼,鼓励消费人重复使用,这也可教育民众3R的重要性。
他告诉《大霹雳》社区报,他已向同业们咨询,他们都说这项措施对制造塑料袋的业者来说不会有太大冲击,虽然小尺寸塑料袋的生产少了,但垃圾袋的需求将会提高,他们需转而生产更多垃圾袋。
“如果全部尺寸的塑料袋都停用,将会为民众造成不便,二来环保袋的使用率增加了,但两三年后环保袋脆化损毁,那要如何处理?”
他说,制作无纺布(non woven)环保袋须使用一定比例的塑料和注入化学添加剂,一旦损毁,只能跟厨余一起被送到垃圾场,而这些材质是无法被降解的,也难以回收作再循环用途,因为再循环过程繁复,成本更高,到时还是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与其完全禁用塑料袋,当局可积极推动3R环保和再循环使用的宣导工作,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懂得分辨哪些塑料袋是一次性使用塑料,哪些可再循环使用。”
他指出,国内一些州政府推动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的运动已有近10年,但仍难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归根究底是出于人们乱丢垃圾的恶习。
“要一劳永逸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拥有完善的再循环体制,那就是回到最基本的3R系统,让民众身体力行。”
询及一次性塑料袋的替代方案,潘中山表示,目前生化降解原料(bio degradable)的袋子或包装袋推出市面已久,但还无法真正取代一次性塑料。
他说,生化降解原料渗入了植物淀粉与一定比例的塑料一起生产出来,当被丢弃在垃圾场时,有机材质将会降解,但剩余的塑料会化作微塑料渗入到土壤里,基本上还达不到再循环的效用。
“目前最新技术下生产出来的PLA(聚乳酸),是由植物淀粉制造成的塑料,但它能否取代传统塑料的不透氧和不透湿特性,并达到最基本的包装需求,还有待验证。不过,PLA的成本相比起一般塑料,高出5至6倍以上。”
“PLA的原料来自于植物淀粉,例如玉米、甘蔗和木薯等,这些都是人类的食物,如果用来制作塑料袋,可能又会产生粮食安全的隐忧。”
马来西亚塑料厂商公会霹雳州分会财政钟祥华表示,随着全球鼓吹减少污染环境,许多大品牌企业为符合绿色未来,纷纷朝向产品包装袋使用可100%回收原料,许多厂商朝向单一多层原料来生产食品包装。
他说,相比起市面上常用的混合塑料,单一原料是目前最好的可持续方式,除了可达到包装的基本需求,也方便回收单位再循环,工序简单,成本也不高;混合塑料在再循环过程中工序较繁复,成本也高。
“米包装袋是市面上消耗量最大的塑料袋之一,之前都是使用混合原料制作,因再循环过程繁复,也不稳定,所以很少人回收。”
“如今我们已研发出高质量的单一原料包装,无论是外观还是承重度,素质都达到了基本要求,也用少了塑料原料,回收价值更好,真正达到3R的要求。目前市面上也开始普及化了。”
他指出,其实在冠病疫情前,全球就鼓吹这股趋势,只是疫情打乱了许多大品牌企业的计划。去年,这些大企业纷纷要求供应商研发,推出及使用单一原料塑料,以便赶在2025年达成这个目标,所以目前各方都在积极推动。
在塑料分类标志的符号中,顺时针转的三角形内编号1至6号(以溶解点分类)为单一原料,7号则是混合原料;其中以4号及5号最普及化,可简易进行再循环。
马来西亚塑料厂商公会霹雳州分会认为,提倡环保须从教育方面著手,而小孩是最关键的群体。因此,该会于今年9月3日在霹雳州行政议员郑国霖的见证下,推介了“一起来再循环”(Jom Kitar Semula)运动,参与的学校包括翠林城华小、圣米高小学及育华华小。
该会安排了绿色环保车走入校园,向学生们示范如何再循环塑料,同时有讲座讲解如何类塑料。
另外,该会旗下的各个厂商也积极响应这项运动,在各自工厂设置回收桶回收再循环塑料,让员工深入了解和养成再循环的习惯。目前该会也邀请马来西亚机械厂商工会和中华总商会加入这个行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