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10日讯)怡保东区国会议员李存孝表示,兵如港旧巴刹将在短时间内拆除,以兴建国内第一座绿色巴刹;接下来,他计划为新巴刹争取“升级”,推动将绿色建筑级别晋升到更高层次的黄金认证水平。
李存孝接受到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这座设立已超过半世纪悠久历史的残旧巴刹会在一个月内展开拆建工程,并邀请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倪可敏主持新巴刹动土礼。
ADVERTISEMENT
他说,这项工程由房地部拨款,交由怡保市政厅执行,怡保市长拿督鲁迈兹于11月25日召开了兵如港巴刹重建计划启动会议,确认各项工程细节,费用敲定在1400万令吉,工期为两年,预计在2026年杪前完成。
随著小贩于今年7月搬迁到大红花路Kelab Kilat草场附近的临时巴刹作业,便腾空了位于兵如港新村的原有巴刹,准备原地拆建。
李存孝指出,鉴于这是团结政府首个公共巴刹重建计划,以催生绿色巴刹楷模,集不少“第一”于一身,因此受到房地部和倪可敏的高度重视,不仅通过公开招标遴选理想的承包商承接建造工程,市政厅亦慎重地再三审核工程内容才亮绿灯,供承包商开工。
兵如港新巴刹是采纳绿色地产(GreenRE)银级认证的绿色建筑,李存孝有意争取进一步点“银”成“金”。

“原先的建筑设计距离黄金级别认证只是一步之遥,再采用绿色能源─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就有望达到门槛,所以会寻求房地部和市政厅探讨‘升级’的可能性。无论如何,经过一番咨询,兵如港新巴刹运用太阳能电力的可行性确实存在。”
李存孝说,太阳能发电不仅节能减碳,亦节省电费,减低巴刹的营运成本,也迎合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对环境更友善。
他在穿针引线,致力推进半津学校与国能子公司GSPARX有限公司之间的合作促成太阳能光伏板安装试点项目,也希望把合作模式沿用到兵如港新巴刹。
至于增设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他是争取在不增加负荷的情况下落实。
李存孝说,兵如港新巴刹是排除万难克服种种挑战才获得推行,也是房地部带给兵如港和附近一带居民的最佳献礼。施工期间罗里出入难免影响当地交通和居民作息,他呼吁大家以大局为重,保持耐性。
他说,新巴刹是划时代设计的标志性建筑,拥有炫丽和时尚的外观;根据倪可敏的意愿,这是具备旅游价值的社区建设,具有发展成为观光景点的潜力,成为驱动地方上经济成长的催化剂,这项大跃进,值得兵如港人引以为荣。
“新巴刹为小贩和民众提供全新设备,内部通风、采自然光、收集和应用雨水,打造结合景观的舒适环境,无障碍和乐龄友善设施,大大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