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讯)若你收到自称是警察的人要求视讯通话,对方穿着警察制服,后方墙壁上还有警察总部字样,如同身处警察总部或警局,千万别相信,这是诈骗分子诱使你上当的手法!
根据马新社事实查核平台MyCheck,一名Tiktok用户日前上载一名“警员”透过视讯通话联络他的视频,对方自称是来自玻璃市警察总部的“莫哈末法乌兹警曹”,不过一开始没有打开镜头露出本身样貌。
ADVERTISEMENT
该Tiktok用户随后催促这名“警曹”打开镜头,证明自己是真警,多番催促后,“警曹”开启摄像头,可见其穿上警察制服,后方墙壁上写有“玻璃市警察总部”字样。
Tiktok用户随后质疑“警曹”通过视讯通话联络他的举动,并指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没有任何警察会这么做,该“警曹”被激怒,开始提高声量及辱骂该用户不相信有关通话是来自警方。
有关视频引起网民热议,还有人在下方留言,称自己也接获类似的视讯通话。
MyCheck查核后发现,玻璃市警察总部已针对该事件在Tiktok发布视频做出澄清,玻璃市商业罪案调查组主任旺艾迪尔在视频中强调,警方不曾透过视讯通话联络任何投报者或嫌犯,上述事件是诈骗分子为了说服受害者的欺诈手法。
他指出,诈骗分子手段层出不穷,包括使用人工智能混淆受害者,促请公众保持警惕,并且可亲身前往邻近的警局以获取正确资讯。
MyCheck也发现,媒体过去曾报道从2023年中就开始发生类似事件,根据报道,全国警察商业罪案调查总监拿督斯里南利尤索夫揭露诈骗集团的干案手法,受害者一开始会接获自称是快递公司的来电,对方会营造出让受害者恐慌的情境,并将电话转接给伪装成警察的诈骗分子,试图说服受害人使用“电子报案系统”报案。
他说,假警采用视讯通话方式,让受害人看到其身穿警察制服和有警察总部字样的背景墙面,如同身处于警局,使受害人更容易坠入陷阱,遵照假警吩咐付款或转账,蒙受金钱损失。
“电子报案系统只限于让公众针对文件或物件遗失等等非刑事案件进行线上投报,警方不会以视讯通话来接受投报或进行调查,任何调查过程只会在警局或警察建筑物里面对面展开。”
MyCheck针对此事也询问大马网络安全机构首席执行员拿督阿米鲁丁的意见,他指出,若视频通话是人工智能技术伪造,会出现一些痕迹,包括迟滞或与声音不符的嘴唇动作,僵硬的面部表情,或没有自然表情变化,如不正常的眨眼动作。
他说,此外还可观察到,对方脸部光线与背景光线不一致,视频素质不均等,比方脸部比背景更清晰,还有延滞或不自然的声音,比方过于完美,听起来如同合成人声。另外可能也会出现视觉干扰,如面部边缘模糊,或脸部移动时产生奇怪效果。
“此外,可以善用能检测深伪(deepfake)或视觉伪造的软件,比如Deepware Scanner或Microsoft Video Authenticator。”
他提醒公众接获这类电话时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轻易受对方恐吓影响,并用别的渠道证实对方身份,比方结束通话及联络警局;另外,切勿分享个人资料如银行账户号码、身份证或一次性密码(OTP),并立即向警方或国家诈骗应对中心(NSRC,热线997)投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