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时事焦点

|

大霹雳焦点

|
发布: 6:36pm 02/02/2025

芽菇

芽菇

泡水9小时摸索挖采 一身泥换鲜芽菇

报道:刘慧君
摄影:刘剑英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陆世花从13岁开始下水田里采收芽菇,每次采收都只需要带一个水盆,用以装载已摘芽菇。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邝国忠透露,其种植的本地芽菇多数销售至吉隆坡市场,作为年菜食材,因此必须做好保鲜工作。

从13岁的少女花样年华开始,每一季采收期,陆世花从天未亮开始浸泡在水田里长达9个小时,双手伸入水中摸索和采摘芽菇,当她起身离开时,染黑的半身衣物及满盆的芽菇就是她一天的战绩,这一摘,一眨眼就接近半个世纪。

ADVERTISEMENT

60岁陆世花在芽菇水田耗了无数年华,而位于珠宝的芽菇水田也在今年农历新年迎来最后一季的收成期。此后,芽菇种植塘主邝国忠将会迁移至新地种植,而他也预测,新农耕地的空间不大,因此减产种植芽菇。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采摘芽菇时必须谨慎确保不能伤及芽菇蒂,才能让芽菇保鲜耐久。
须确保芽菇蒂完整保留

眼见陆世花蹲在水田中,身前有一个水盆,装着大量沾了淤泥的芽菇。她的双手顺着绿株摸至水底后,围着根部绕一圈将周遭横茎顶端的芽菇摘下,一手一摘,把十余个芽菇拉出水面。

她在水中微微摇动手中的芽菇,冲刷外表的泥垢后,将芽菇尾端的横茎扭断,但必须确保芽菇蒂完整保留下来,这样一来,才能保鲜和耐放。

询及她当初为何会从事采收芽菇工作时,她直言,采摘芽菇工作赚不了钱,不过当时正值年少未结婚的她,恰好身边的朋友从事芽菇种植工作,于是仗义的她就想着帮忙友人采收的工作,没想到就摘到现在,她还笑言:“采收一公斤才换得10仙,完全赚不了钱”。

水田工作并不容易,她在采收时摸到碎片,捡起后放到地面上轻声说,采收芽菇偶尔也会碰到一些不属于田地的物体,因此她每次下塘前会穿戴医用手套保护双手,避免刮伤双手。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蓝东华上岸时,蓝色的上衣和裤子已布满泥浆。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邝国忠在芽菇塘上盖上了网罩,避免水鸭大军入侵。

雨季肥料流失影响产量

依据她的经验,如果不受雨季影响,一棵芽菇母株可以采收二十八至三十个芽菇,而受雨天影响,雨水冲走肥料,让芽菇母株欠缺营养而欠收。

浸在水中多时的她站起身时,即使满身泥巴也没有多言,她笑了笑,将手中一大盆的芽菇倒入大袋内,喝了口水就又走入田里开始另一行的采收工作。

另一位摘收芽菇的“老师父”蓝东华在水田的另一个角落默默工作,68岁的他同样从十几岁开始采摘芽菇,不怕辛苦,也不畏冷。他笑言自己做了数十年早已习惯浸在水里工作的状态,没有周身发疼或不适的症状。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陆世花顺着母株摸至水底,围着母株绕一圈采收长在横茎的芽菇。
长时间蹲水里身子难受

邝国忠坦言,采收芽菇是份艰难的工作,员工需长时间浸泡在水里,身体容易出现问题,如腿部和腰部会酸痛、皮肤会难受、身子会受寒,还可能被田里的虫子咬等,有的员工身子吃不消,当天采收,当天看医生,也有的禁不住“吐槽”挖芽菇赚得的薪水不足以缴付医生看诊的费用。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邝国忠经常翻动芽菇,避免芽菇受潮或闷热而变质。
季节性收成难聘员工

他也说,种芽菇最挑战的地方难以聘请员工,因为这类农耕是季节性收成,一些员工在其他地方工作,而未能随传随到。

来自霹雳州珠宝瓜拉光的邝国忠自二十余年前开始继承父亲种植的芽菇塘,继承的不仅有芽菇苗,更是有培植、种植、施肥、采收和保鲜的手法和农耕精神。对他而言,水田工作充满未知数,水底情况不明朗,而种植这么一种冷门的季节性农耕物,前途多舛或光明,也难以预测。

他在珠宝种植的芽菇塘因土地受限的问题,已进入搬迁的倒数期,今年农历新年前采收完工后,该芽菇塘便不能再被使用,所有芽菇树和秧苗将会被迁至位于布先的新水田。

他表示,种植芽菇的条件需要山水和黄泥,山水是自然的水源,而黄泥的原因是不能够有沙石,避免在采收芽菇时,颗粒沙石会伤及芽菇的外皮和果肉,导致芽菇容易糜烂或不能耐久。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芽菇蒂在华人传统中有人兴丁旺和年生贵子的寓意。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员工将采收的芽菇倒入袋子里。

算日子栽种收成

芽菇种植并不容易,它是一种季节性的农作物,唯有在华人大日子的时候才会被需要,从种植至结果的时间需要四个月,过程需要的人力、照顾和肥料成本太高。因此,邝国忠在近几年逐渐减少种植芽菇,而是改种常年都有市场需求的莲藕。

每一次种植芽菇树,他都会先精准计算农历新年和中秋节的日期,确保在这两个大日子结出的果实刚好成熟,不会太嫩,也不会太老。

“配合农历新年的收成采收后,我们会等至四月才种植新的一批,四个月成长期后,恰好能在八月十五采收,而这一次采收后就必须马上种植,以赶在农历新年有收成。我们种植的日子必须算得非常精准,如果日子算不准,迟采收,芽菇肉会糜烂;早采收,芽菇可能会太嫩。”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邝国忠分享,一些芽菇母株出芽时不会打果。
搭围栏帐篷防飞禽偷吃

邝国忠也指出,这个水田在十多年前并没有搭上围栏和帐篷,当时他看见水面的绿叶茂盛,就以为芽菇株长得好,不料的是,在采摘时,才知晓泥里的芽菇肉被水鸭咬得稀里巴烂。自此,为了防止这类飞禽在塘里“大快朵颐”,他雇佣两位员工在夜间帮忙监督,后来便是盖网罩护,隔绝天敌入侵。

“芽菇塘的水泥松软,水鸭可以轻易喙取泥里的芽菇,而我们一直注意水面的动静,却忽略了水底发生的事情,就这样被水鸭吃了超过十公斤的芽菇。试想想,超过十公斤的芽菇,这群水鸭是吃了多久?”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邝国忠种植芽菇超过二十年,耗了不少心血和精力。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颗颗带泥的芽菇都是种植农民和采收工人努力取得的成果。

采收后需细心“呵护”

在芽菇被送往市场售卖前,邝国忠先将芽菇放置在特制的槽里保存,而在这过程当中,芽菇的脾性相当“傲娇”,受不了闷热,也不能一直受潮。于是,邝国忠每一天都会翻动它们,更是要注意在翻动的过程中,指甲不能“划伤”外皮,也不能弄坏芽菇蒂。同时,他会使用帆布盖着芽菇,避免阳光直射,也需要每天浇水,保持湿润。

“不翻开这些芽菇,它们会黏着,容易发霉糜烂。一个芽菇发烂,若没有及时抽走和处理,就会一直‘传染’让周边的芽菇变质。”

“它们(芽菇)还怕油,如果稍不留意,例如使用有油迹的袋子装芽菇,芽菇碰到油就会容易发霉。”

新年备稿/身子泡水半天采芽菇  此塘最后一摘
邝国忠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