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8:08pm 07/03/2025

曼绒

独中

南华独中

教育改革

曼绒

独中

南华独中

教育改革

【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报道:陈世传  照片:校方提供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独中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可容纳逾百人的古田会馆大礼堂。

为了培育具备能力以迎合未来世界的挑战,走在的前线,跨出传统的办学方针,提出了“学会读书,学会做人”的办学理念,培养迎领21世纪中华文化素养领袖人才的办学方向,大刀阔斧的进行教改,期许为华社、国家,甚至是全球培养具竞争能力的未来人才。

从字眼上解读,无论是办学理念的八字真言,或是培养迎领21世纪中华文化素养领袖人才的办学方向,予人宏观与格局大,却抽象之感。

ADVERTISEMENT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独中董事参与改革,与学生一起参与各项活动,激发南华的教改士气。前右二起为何添胜、颜登逸;左五为陈丽冰校长。

颜登逸:针对性策划非空喊口号

对此,南华独中董事长颜登逸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解释,未来世界变化多,且存在许多的未知,以致传统教育的针对性培育已无法满足未来世界的需求,因此南华独中团队思考应培育甚样的人才,才能让从南华走出去的学生具备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与条件。

“既然未来是个未知,那么学校就无法针对性的培育,反之应培育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南华提出的‘学会读书,学会做人’的办学理念,是有针对性的策划,并非空喊的口号。”

他说,学会读书的意义层面很广,简单的描述就是通过掌握的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会做人则涵盖了抗压能力、认识自己及塑造品德等。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位于爱大华区的南华独中,目前全校学生有逾350人。

“一名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应该有强大的内心及具备厚实的知识与技术基础,这样才能让一名人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里,热诚在哪里,进而面对挑战时能自信应变,不会躺平。”

培养学生具中华文化素养

至于办学方向强调“中华文化素养”这一块,颜登逸说,这里面有两层意义,其一是南华为,无论在办学上进行多大改革,始终不能忘本,须传承中华智慧与品德,其二从功利的角度出发,随著中国崛起,中华文化素养下培育出来的学生,具备家国天下的情怀,是一种优势。

“大马华社之所以能把母语及中华文化传承下来,华校的中华文化特征是关键,因此南华独中培养的引领21世纪人才需具备中华文化素养,这是不可妥协的,以确保大马的中华文化一直获得传承。”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家长通过参观孩子的作品,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果。

教育学生成“走动品牌”宣传南华

颜登逸说,可能大部分学校每年会为生源多寡问题烦恼及寻求对策,但目前全校只有350多名学生的南华,选择暂时把生源问题放一旁,投注所有资源在搞好教改,办好教育。

“南华独中校长陈丽冰常把‘学生就是最好的宣传’这句话挂在嘴边,用意就是提醒全校上下先把教育办好,把学生教育好,进而就能让学生成为‘走动的品牌’,宣传南华的表现。”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独中通过举办领袖生活营,为社区培育培养迎领21世纪中华文化素养领袖人才。

他说,南华团队都清楚知道教改是一条长远的路,不是短期内可看到效果,但让人欣喜的是,通过学生的表现,如参与社区垦场博物馆的舞台剧演出,以及新春文化街的演出等,已让民众看到学生的精神面貌,通过学生在演出时展示出的热情及快乐,就是教改成效的最好验证了。

陈丽冰:按部就班落实教改2.0

南华独中校长陈丽冰博士说,南华独中的教改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计划,1.0的教改从2022年开始,当中落实的包括初中“校本课程”中新开展18门技职与兴趣班课程,还有在高中落实的“选修课”等,而从今年开始,南华会落实教改2.0计划。

她说,该校的教改理念,可说是走在全马独中的前头,而教改的计划围绕在办学方针行进,如开办更多的选修课(技职/兴趣班),与各大专学府合作的课程,以及常年举办多场领袖训练营等。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独中定期举办跨国学习团,让师生开拓眼界。

她说,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而南华的教育愿景是要为孩子提供发挥天赋的平台。

“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业上不是这么强,但他有自己的天赋及兴趣,比如喜欢运动,那校方就应提供这些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机会,并且引领学生往这方面发展。近年,南华毕业生中,有5名学业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在校方的引领下到中国的大学完成了体育系学士及硕士课程。”

她说,南华独中每年有35至40名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主要是选择国内的拉曼大学,还有中国、台湾及日本的大学升造。

首开先河落实跨学科教改

她说,最近南华成为全马独中之最,首开先河的为高中生落实了跨学科的教改,即从高一生开始,让学生选修除了6科主修科(华巫英、地理、历史及数学)之外的选修,而学生选修这些科目并非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兴趣及学习更多的基础知识。

“学校也落实了AI人工智能教学,由教师引导学生,以一对一的方式,使用AI来辅助学习,同时让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AI的知识,让师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独中走入社区,与友族学生合演跨种族的文化大汇演。

谈到吸引生源及宣传方面,她说,学生就是最好的宣传,因学校自说自己多好欠说服力,但若学生的表现展示给大众,就会收获更多的认同,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她坦言,南华的教改需要相对长的时间才能看到具体效果,但在落实教改的过程中,也已看到循序渐进浮现的成效了,如从2022年开始的教改至今3年里,每年增加20至30名学生。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独中不断开展与大专的合作,落实更多的技职课程。

与全县华小共享资源达致宣传

她说,今年的70多名新生及10多名插班生中,多达80%是本地学生,当中有许多是本地华小教师的儿女,这证明了南华的教改已引起注意及获得认同。

“在宣传上,南华除了采取由学生表现来达到宣传效果的方法,也提出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即主动把南华的资源与全县的华小共享,甚至与社区共享,以达致社区好,南华也好的效果。”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独中的建筑墙壁标示培养“迎领”21世纪中华文化素养领袖人才的愿景。(陈世传摄)

她举例,南华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讲座或生活营等开放予华小师生参与,借此让师生与家长踏入校园了解南华。

“南华正在修建的社区图书馆,就是落实资源共享理念的建设,里边设有咖啡庁及剧院等,计划在周六及周日开放给华小学生及社区民众,也欢迎各界租用图书馆办活动。”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独中的游泳池,开放让学生与社区使用。(陈世传摄)

何添胜:先办好教育 暂搁生源少压力

南华独中董事总务何添胜说,南华董事会的办学理念是“不以人少为耻,要把孩子教好为傲”,因此目前暂把生源少的压力搁在一旁,专心的先把教育办好。

“我们坚信办教育就是要把教育办好,进而获得家长的认同,把孩子送进来南华。”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独中的1.0教改计划,包括开办了18门技职与兴趣班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林嵩胜:校友孩子就读 南华改革见成效

南华独中校友会主席林嵩胜说,母校的改革已初见成效,包括许多校友认同母校的改革,开始把孩子送来母校就读,例如今年的70多名新生中,就有5至6名是校友的孩子。

“校友会的责任除了协助母校发展,就是凝聚校友的力量,用行动来支持母校的改革与持续发展,当中包括呼吁校友把孩子送入母校就读。”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独中邀请家长到校见证学生的学习成果。

叶燕妮:校方频繁互动交流 获家长认同

南华独中家长联谊会主席叶燕妮说,南华的发展与改革目标清淅,通过频繁的与校方互动交流,获得越来越多家长认同。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星洲日报高级记者陈世传(左三)与南华董事部代表合影。左起为林嵩胜、何添胜;右一起为南华教务主任杨秀珍老师、叶燕妮、陈丽冰校长及颜登逸。
★3月8日刊登/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培养21世纪人才 南华独中落实教改
南华学生到中国演出廿四节令鼓。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