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11日讯)即将在4月26日举行的亚亦君令州议席补选,尽管仅涉及一个州选区,却被视为全国政治气候的风向标,策略分析与政策研究所(INSAP)主席拿督杨燕美指出,这场补选不仅填补议席空缺,更揭示大马政治暗流与社会情绪的转变。
她今日发文告表示,尽管这是一场地方性补选,其象征意义却不容忽视。国阵候选人代表巫统出征,意图稳住基本盘;国盟及其成员伊斯兰党则希望进一步巩固马来选票的支持。
ADVERTISEMENT
“希盟决定在团结政府框架下支持国阵候选人,使这场补选更具全国关注度。”
她披露,这场补选也将检验霹雳州国阵的基层凝聚力。若能胜出,或许可验证团结政府合作的成效;但若败北,尤其是败给国盟,可能为反对党注入士气,并引发选民对现有政治联盟稳定性的质疑。
她分析,亚亦君令为马来选民占多数的选区,因此马来票的走向成为关键。近几场选举数据显示,伊党在保守派与年轻马来选民中逐步取得进展。
“补选时间落在开斋节后,投票率的高低将成为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她指出,年轻选民倾向于对反建制与道德论述有共鸣,传统政党若无法提供清晰、一致的愿景并与年轻人进行真实对话,恐将失去这一关键群体的支持。补选是各方重新与年轻人建立政治连接的契机。
她强调,竞选活动应超越传统的“3R”(种族、宗教、王室)叙事,转而关注治理、发展与领导能力,以避免社会进一步撕裂。
杨燕美说,亚亦君令选民中约有21.1%为华裔,他们的投票意向也可能左右选情。
“适逢清明节后,一些在外工作的华人或许难以返乡投票,进一步影响投票率。”
她说,华社对团结政府的期望持续升高,但若未能有效回应基层关切,可能造成选民冷感;因此,国阵及其盟党需采取策略性参与,回应华人社区的现实关切,以争取信任。
她指出,只要有足够的承诺与有效沟通,加上马华基层力量的配合,华人选票或能为国阵带来决定性的支持。
她表示,亚亦君令与由马华代表的积莪营州议席以及由国大党代表的打巴国会议席同属一地,三席分别由国阵成员党掌握,展现了马来西亚政坛中多元、温和与合作的模式。
“这一区域的政治结构正是国阵倡导多元协作的典范,有望成为全国政治温和化的表率。”
“选民人数逐年上升,但投票率未见增长,尤其城市及摇摆选民,对政治幻灭的情绪逐渐蔓延。传统动员策略或难以奏效,候选人需以真诚、情感连接与未来愿景吸引选民。”
她认为,强调稳定与善治的信息可能更能触动选民内心,而非老调重弹的政治宣传。
杨燕美指出,亚亦君令补选不仅是一场选战,更是马来西亚人反思国家未来的契机。人民渴望的是超越族群、以全民利益为中心的领导人。
“这不仅仅是关于谁胜出的问题,而是关于我们希望建立怎样的马来西亚。投票不仅传达民意,也提醒领导者,国家更需要信任、团结和以人为本的政治成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