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选区走透透

发布: 4:29pm 12/04/2025

亚亦君令新村

选区趴趴走

亚亦君令补选

亚亦君令新村

选区趴趴走

亚亦君令补选

亚亦君令补选【选区趴趴走】“小金山”纯朴农耕村庄 亚亦君令村民安居乐业

报道/摄影:王奕霓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亚亦君令标示牌,中文字迹因风吹日晒而变得斑驳。(档案照)

原本默默无闻的亚亦君令,因原任州议员希山沙鲁丁心脏病逝世而举行补选,让亚亦君令进入了广大公众的视野,举国关注。

ADVERTISEMENT

《大霹雳》社区报在这补选期间推出《》系列,与读者们一起走入亚亦君令选区,一探其面貌,掀开它的面纱。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亚亦君令商业中心,两边街道为当地最繁忙的地段。

亚亦君令是打巴国会选区里的一个州选区,选民共有3万1897人,当中3万1315名普通选民及582名军警。选民男女比例相当,女性1万5980人,男性1万5917人,两者相差仅63人。从年龄层来看,以30至39岁选民居多,共有7173人,其次为40至49岁(5924人)、21至29岁(5753人)、50至59岁(4482人)、60至69岁(3830人)、70至79岁(2211人)、18至20岁(1601人),最年长的80至89岁选民则有764人、90岁及以上选民有159人。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随着年轻一代外流,亚亦君令新村目前约有2000名村民,700户人家。

划分为20个投票区

根据第15届大选资料显示,亚亦君令选区的巫裔选民占逾半,有55.6%,华裔及印裔各占22%及14.3%,其他种族8.1%。

该选区划分为20个投票区,涵盖7个新村及1个重组村,即、双溪古罗新村、打巴律新村、北根吉打新村、冷水河新村、万岭新村、万岭园新村,以及万岭园重组村。

今天我们进入亚亦君令新村趴趴走。这个新村距离金宝市镇及打巴市镇约20分钟车程,原名“新路村”,当时村民都是在紧急法令下被英殖民地政府谕令从附近地区及芭地搬来聚居,后来改名为亚亦君令,音译自“AIR KUNING”,据悉此名来自于附近一条河流,由于河水颜色泛黄,故得此称。

国家独立初期,政府给每户拨出3英亩芭地,有80%的村民获得土地发展农业,获得芭地的村民在早期种植橡胶,加上适逢当时橡胶价格高涨,让村民收入大增,因此也有“小金山”之称。待胶树老后,村民改种油棕,现在芭地大多数为油棕园,占地超过2000英亩。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亚亦君令及周边地区的芭地种植大量油棕园,预计占地超过2000英亩。

亚亦君令新村村民以种植农业为主,除了油棕,近10年榴梿种植也兴起,榴梿地约有16英亩,品种包括101、D24、猫山王及黑刺。此外,本地也有养殖肉鸡和蛋鸡的农场、养猪场及小型菜园。

新村面积约有80英亩,目前周围已增建5个花园住宅区,花园屋、平民屋及新村屋,总计约有700间房屋。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少数青年继承家业,经营鸡蛋生产生意。

缺就业机会 年轻人外流

与许多新村情况相同,因当地及周边地区缺少就业机会,亚亦君令新村也面临大量年轻人外流的问题,这些年轻人多到大城市如吉隆坡或新加坡等地发展,新村目前以中老年人为主,村民人数约有2000,其中华人占90%,印裔和巫裔各10%。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商业中心店铺的前身为木板屋,简朴却充满人情味。(村民提供)

尽管新村看起来并不繁华,但村民可说是安居乐业。说起亚亦君令新村最繁忙的地段,当属被一条马路相隔两边的商业中心,这些店铺前身为木板店屋,但其中一边的36间店屋于2004年被一场大火烧毁,所幸当时无人伤亡。

被烧毁的店屋于2008年动工重建,连同对面街道的板屋也被拆除重建,在2011年启用。现在,两边的店铺有数间茶餐室、嘛嘛店、杂货店等,也引来连锁店入驻,包括MR.DIY及99便利店,因此商业中心成为村民常来聚集之地。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亚亦君令新村内的巴刹朴实。

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村内也配备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在公共服务方面,有一间郊区诊所及一间警局;新村内亦设立民众会堂及多元用途礼堂,让村民进行活动,包括举办宴会。为让村民拥有更良好的运动环境,礼堂旁的篮球场也进行加盖,让运动者免受日晒雨淋,同时设置游乐设施,让孩童快乐玩耍。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加盖篮球场,让村民在运动时免受日晒雨淋。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1984年创立的观音庙,至今仍香火鼎盛。

当地也有一座1984年创立的观音庙及一座1979年成立的保生大帝宫,供村民膜拜祈求神明庇佑。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经历过日军侵略、马共对抗英政府的日子,大家都希望过上平安喜乐的日子,所以小学以“平乐”命名。

至于教育,新村内于1926年创立的平乐华小、一间华小学前教育班及一间睦邻计划幼儿园,附近则有亚亦君令国小及国中。据知,平乐华小在高峰时期多达500名学生,但随着年轻一代外流及一些村民移居金宝或外地,孩子也前往较大型的小学念书,该校学生人数大降,今年则有130余名学生就读,学生以华裔为主,只有少数的印裔及原住民。华小毕业后,多数华裔学生会到金宝就读,包括金宝培元独中、培元华中及金宝英华中学。

亚亦君令新村没有夜生活,白日的喧嚣来自途经的运输罗里及车辆,入夜后回归宁静。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91岁的曾廷保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现为培元独中副董事长,积极为学校发展贡献心力。

曾廷保:马共动乱 床底挖洞藏身

现在看似平静的亚亦君令新村,其实过去有着一段动荡的岁月。在50年代建村前,马共已活跃当地,亦有私会党华记与洪门势力,英殖民政府因此培养当地村民作为保安队员,以协助维护当地治安,这些片段如今都已成为历史。

现年91岁的曾廷保,见证了亚亦君令新村的历史变迁。他2个月大随父母从中国广东来到此地,爸爸来到亚亦君令后从事种植行业,当时日子还算平静。

他回忆说,童年没什么娱乐,那时盛行种植橡胶,为了帮补家用,他凌晨4时便起床割胶,完工后休息一会儿,早上8时再去上学,在学校一待就是9个小时,下午5时左右回家,简单梳洗吃晚餐后就早早入睡,这样的生活作息日复一日,有些单调,也是老一辈亚亦君令人当时的生活写照及共同回忆。

他说,因马共动乱,他曾见证打斗与枪战,夜晚必须在床底挖洞藏身,后因战乱被迫转学至金宝,仅就读至三年级便辍学,随后到江沙及红土坎谋生。

他表示约25岁的时候返回亚亦君令发展,使用政府拨出的土地栽种木薯,曾种植多达600英亩,当时被誉为“木薯王子”。后期,他改种油棕,持续耕耘30余年。

尽管只上3年小学,但曾廷保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大力支持子女读书或创业,如今6名孩子皆事业有成,他本身亦热心教育,现为培元独中副董事长,积极为学校发展贡献心力。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曾廷保老当益壮,仍能骑着摩托车到处走。(丁祖兴摄)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村民空闲之时便会聚在茶室畅谈,生活悠闲。
大霹雳封底主文/【选区趴趴走】/亚亦君令村民以农为主 虽不繁华 岁月静好
亚亦君令大街的36间板店屋于2004年被一场大火烧毁,并在2008年动工重建砖屋,沿用至今。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