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穿行于两个新村追寻亚亦君令的过往,试图寻得曾在此处采锡的铁船和矿场员工的踪迹。在探问过程中,部分村民记不清时代太遥远的事情,一些知情村民已不在人间,而另一些村民已搬离此区,幸得数位村民的热心安排和指引,尽管铁船早已消逝无踪,但站在废矿湖岸边,听着昔日铁船拆卸的故事,还是不禁让人心生惋惜。
从亚亦君令新村通向万岭新村的途中,有一块醒目路牌,写着里边一个甘榜的名字。拐入这条小径,两旁是油棕树,一望无际不知何处是尽头,幸好轿车前方有一位当地村民在骑着摩托缓缓行驶。他是我们的引路人,在前方带着路,助我们寻找零零散散的史迹。
我们跟随他绕进一条沙石路,走了不久,眼前豁然开朗,左侧是一片辽阔的湖泊,湖水静谧无波,再继续往前走抵达数百尺处,是更大的废矿湖,这里也是铁船最后停靠的地方。
我们的引路人曾参与拆卸铁船的工作,指着一处靠近陆路的湖岸,告诉我们这里便是拆铁的地点。谈起那时的铁船,他记忆中的船身庞大,却不至于占满整个废矿湖,船型与督亚冷五号铁船相仿。
我们也与几位年长村民谈过,他们的叙述如出一辙,口径相同,大家都记得,这片废矿湖是“三号公司”铁船的运作地,称船为“三号船”,但没人能准确说出三号船停运的年份。
无论如何,这艘三号船与督亚冷五号船的命运迥异,三号船被拆卸后,遗骸已无所追寻,所剩下的只是这片废弃的矿湖,对岸养着鸭群,而督亚冷五号船在停运后未被拆解,它见证着岁月的更迭,如今涅槃重生,成为让后代可以登船学习昔日矿业的重要景区,也成了亚亦君令村民们在叙述三号船模样时,用以参照的实体遗迹。
过后,在和万岭新村一位年长村民交谈时,他曾是矿场的甲巴拉,他提到部分村民过去都和他在同一个矿场劳作,也列举了数位老邻居的名字,当时我想着可以采访这些老邻居;然而,他的下一句便是,那些曾一同并肩作战的乡邻,早已不在人世。他们只能留在他的回忆中,成为过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