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年前在担任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时,凯里曾经在视频中说出:“我刚打了Sinovac疫苗,我想说,这是安全的,我感觉很好,中文也突然变好”,凯里这句幽默又亲切的中文字语,即使发音并没有很标准,因他努力说出华语来的神情,确实赢了不少人的掌声。
凯里学华语真的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持续投入的精神,最近,他再次因为在汉语水平考试模拟考中取得亮眼成绩而受到大家的关注。
ADVERTISEMENT
原来凯里在卸任部长职务后,花8个月时间认真学华语,甚至还安排长子库格从6岁开始前往补习学中文,他这份“爸爸学华语儿子也要学”的精神,真的让人赞佩。
凯里积极学中文的例子说明中文已不再局限于华人社群,它是马来西亚多元社会中重要的沟通桥梁,所以不只是在华小里越来越多友族学生学习中文,连政治人物也纷纷加入学中文行列,这不但提升他们的亲和力,也展现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学华语的政治人物还包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他曾在今年农历新年前夕发布短视频,用一口中文向华社拜年:“过年好!年年好!心想事成!”,让人感受到这名领导人对各族庆典的包容。
安华过去也曾在国会上引用“仁义智礼”四字讲解政府的施政理念,甚至在财政预算案演讲中引用《论语》中的“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提醒政府在实施任何政策时不能一错再错,一旦错了就要勇于改错的执政理念。
在霹雳州也能看到不少政治人物曾以中文发言取得华裔居民的敬仰,其中前州务大臣、现任高教部长拿督斯里赞比里便曾在多个公众场合用华语问候群众,另一位曾任州务大臣、现任霹雳州行政议员的莫哈末尼查,也曾用中文问候大家,甚至还现场演唱华语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赢得掌声。
当越来越多人努力学习中文的同时,其实也有不少华人依然无法掌握这份珍贵的语言宝藏。
我曾有一次采访经历至今难忘,在我询问一位受访者的中文名字时,他迟疑地说他不会写中文字,也不太认得自己的名字,我只好凭着发音帮他拼出可能的中文名字写法,他看了我写的字随即说:你随便写吧,我真的不会看!
当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尽管中文名字并没有写在大马卡当中,但却是父母恩赐的,也是身分的象征,对我来说,写不出自己的中文名字确实是一种遗憾。
学习语言不同的人起点也不一样,但当其他人都愿意跳出舒适圈努力学中文,身为华人的我们,更应该去学习或认识,同时应努力守护与传承中文,让这个语言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