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记者心视线

发布: 2:24pm 16/04/2025

记者心视线

陈咏琪

记者心视线

陈咏琪

记者心视线︱陈咏琪/援助须走心

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风灾吹袭市内部分住宅区,一些地区的树木连根倒下、数间民宅受损严重;屋瓦被狂风掀起,甚至飞落到对街、砸毁铁门,现场怵目惊心。笔者走访灾区时,只见在“开天窗”的屋顶下,居民忙于收拾家园,神情焦急,疲惫写在脸上。

所幸,议员团队及时到场,协助搬走瓦片、清理残局,动作迅速,令人动容。但随着夜幕降临,居民迎来另一个不安:电源是否安全?是否会断电?连番追问之下,迟迟未见回应,直至国能人员赶到,方才让人松了口气。在此,也必须为国能人员的专业与效率点个赞。

ADVERTISEMENT

这一幕,让人不禁回忆起去年红鹰园的严重水灾。当时,官员同样迅速现身,带队“视察民情”;但居民更关注的是赔偿申请、生活重建。一场灾难,留给人们的不只是眼前的废墟,更是日后的漫长复原。而在这过程中,灾民需要的不是安慰照和言语慰问,而是实际可依赖的援助。

布特拉高原的天然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也映照出类似困境。灾后疏散中心人潮汹涌,政要轮番亮相,媒体镜头频闪,礼堂俨然成了临时“秀场”。各方善心踊跃,企业、组织纷纷捐出品牌产品,善意本应令人感动,却也让灾黎有些无所适从。堆满的饮料、糕点和药品,并不能抚慰不安的心情。

灾后关怀,不该沦为“形象工程”。我们不能否认善意的存在,但若脱离灾民真正需求,便可能徒劳无功。慰问不应是表演,物资也不该成为品牌展示。灾民真正需要的,是一份保障、一句解答、一个能安稳入睡的地方。

如今,灾情已进入善后阶段,是时候放慢脚步、收敛喧哗,把关怀拉回原点。在物资之外,也需倾听灾民的真实心声。

别让温情变了味,更别让灾区成为一场大型展演。真正的援助,应该在掌声散去之后,仍能留下陪伴与支持的身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