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宝17日讯)一名女子在网上看到一则看似合法的招聘广告,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调查这家公司,参加了三轮面试,甚至还要求对方提供公司文件和官网验证,但还是坠入就职诈骗陷阱。
东盟警察组织(ASEANAPOL)秘书处计划与项目主任阮友玉今天在金宝拉曼大学(优大)的软技能节:国际打工诈骗意识宣传活动上分享上述真实个案,让与会者了解就职诈骗的惯用伎俩。
ADVERTISEMENT
“这名来自南非的年轻女子被网上的出国打工广告所吸引,她向有关公司索取公司简介和相关文件,同时了解过公司所在地点,最终她获得一份在曼谷的工作机会。”
阮友玉指出,“公司”给女子提供一张飞往曼谷的单程机票,抵达目的地后却被接头人带到泰缅边境的湄索,被贩运到缅甸的一个诈骗园区,她的护照被没收,无法自由地与家人朋友联系,和成千上万的受害者一样,被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控制,强迫从事诈骗活动。
“女子假装合作,从而获得犯罪集团的信任。6个月后,她被派去镇上采购食物,抓紧机会逃脱并寻求帮助。”
阮友玉在活动上展示了诈骗园区的照片,他说,不是所有进行电话诈骗的地点都是在园区,有些是在市区的商铺。
“在当今的数字时代,我们集体的意识与警觉性,是对抗网络招聘诈骗和人口贩运最有力的防线。”
诈骗日益猖獗
优大副校长锺志强教授致辞指出,在东南亚日益猖獗的诈骗问题下,通过教育提高意识是预防犯罪的重要一步。
他表示,“国际打工诈骗意识宣传活动”是一个及时且有影响力的项目,为学生和广大社区提供关键知识与预防策略,帮助他们应对日益增加的网络招聘诈骗威胁。
“参与此项目的学生独立制作了宣传材料,包括舞蹈视频、一首由学生创作的主题曲及一段公益宣传视频。这些内容建于诈骗调查员、警方人员及国际合作者的见解,确保其实际且具现实意义。”
诈骗分子无处不在
霹雳州刑事罪案调查主任洛曼高级助理总监说,诈骗分子存在于社区,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人,要做的就是警觉心及避免沦为诈骗的一份子。
“尤其是当我们看到高薪招聘广告时更要提高警惕,我们不能说服自己‘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去诈骗。”
出席者包括大马防范罪案基金会霹雳分会主席拿督再纳、近打分会主席锺镇鸿、项目负责人陈洁心、优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前院长瑟巴迪、赞助商长江国际有限公司项目执行员曾秉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