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亚亦君令镇虽小,却孕育了3名资深大妗姐,是当地主持传统结婚仪式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见证邻近一对对新人携手迈入人生新阶段。
大妗姐在传统婚俗中,主要负责主持婚礼中的各项仪式流程,每逢黄道吉日,她们的红衣身影就会活跃于场合,并以妙语如珠与丰富的主持经验,让传统结婚仪式既庄重又洋溢着欢乐与喜气的热闹氛围。
随着时代变迁,在3名大妗姐中,1人已退休,2人继续为新人主持婚礼。
潘清兰:为胜任曾拜师学艺
外号“清姐”的潘清兰(74岁)从1994年开始担任大妗姐,至少已有31年的丰富经验。
个性开朗的清姐指出,以往在亚亦君令一带,无论是客家人或广东人,办喜事的时候都会请大妗姐主持结婚传统仪式。在结婚旺季时期,她试过一个月内接到五、六场婚礼主持工作。
她表示,当年因为喜欢唱歌跳舞,朋友认为她适合做喜事的主持人,于是鼓励她入行,为了胜任这份工作,她还特地拜师学艺,学习拜神仪式与迎亲流程。
清姐主要以广东话主持迎亲仪式,工作范围包括金宝一带、怡保、安顺、大港、吉隆坡、金马仑等。

她说,做大妗姐,最重要的是要熟悉各种拜神仪式和会说吉祥话,在新人奉茶的环节,她会说很多祝福语,例如“财多福多子孙多,满屋都是小孩子,又好抱又好拖,老爷奶奶笑呵呵。”幽默中带着祝福,逗得在场人士笑嘻嘻。
她也分享她常用的一句祝福语是:“戒指圆又圆,福禄寿就喜富贵全,生意兴隆赚大钱。”,每每念出这些充满祝福的话语,大家听了都会乐开怀。
她最难忘的是,有一户人家曾经5次请她主持喜事,从儿子娶媳妇、女儿出嫁,到孙女结婚,每一次都指定找她,让她深感荣幸。
除了口才了得,热爱唱歌跳舞的清姐有时也会即场唱歌、跳舞,带动现场气氛。
如今年纪渐长,她不再出远门,只接在附近的双溪古月、金宝、双溪古罗等邻近地区的邀约。
巫秀兰:难忘主持跨国婚临时学日语

现年75岁的巫秀兰于1989年起踏入这行,至今已有40多年,虽然现已半退休,她仍不时出动,在亚亦君令、双溪古月等附近主持传统婚礼仪式。
“当年我是在无心插柳下当上大妗姐,因为朋友结婚时找不到人帮忙拜神,于是我就尝试上阵,结果因口耳相传,越来越多人找我做大妗姐的工作。”
她指出,当年大妗姐很抢手,90年代,她一个月曾接多达18场主持工作,最少也有14场,忙到连声音也沙哑了。
她说,当年她还算年轻,体力充沛可以自己驾车“上山下海”,跑遍霹雳州各地包括实兆远、邦咯岛等,甚至到金马仑和吉隆坡工作,当年在冷甲和水闸地区工作最多。
她说,主人家最喜欢听她讲吉祥话,现场每次都笑声连连,取个好意头,大家自然开心。
她最难忘的一次经验就是在吉隆坡主持一场跨国婚礼,是一名日本男子娶来自冷水河的太太,她当时还临时抱佛脚,学了几句日语来应付,把大家都逗乐了。
她说,这些年有不少家庭多次请她主持,一家两三代人结婚都是找她主持仪式,令她很感动。
她指出,结婚有旺季和淡季,农历八月、十月最旺,农历三、四、六、七月就较少人结婚。
在主持工作中,她见尽不同家庭背景的新人,有些家境不是很好,她会象征式收一点费,帮到别人减轻负担,自己也会感到开心。
曾月霞:喜欢感染婚礼喜气

73岁的曾月霞当过30多年的大妗姐,她从40多岁开始当大妗姐,主持过无数场婚礼,足迹遍及双溪古月、安顺、大港,甚至远至柔佛。
她说,她喜欢感染婚礼的喜气,在主持工作中说一些吉祥话,让大家开心,自己也会感到开心,但随着年纪增长,她在行管令前已决定退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