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数字化时代,许多工具都科技化、机器人化或人工智能化。以汽车为例,高阶的可自动驾驶,低阶的至少也有车灯自动照明控制;或住家房屋,高阶的有智能家居,房子里所有家居操控自动化,一键搞定,低阶的,至少家里也有个扫地机器人、智能空调吧。
有的人对这智能趋势趋之若鹜,恨不得立刻“尝鲜”走在潮流前端,有什么新产品马上下订带回家;也有的避而远之不稀罕,一些是出于“站队”传统,觉得东西还是老的好,太智能反而让人不安,也有一些未必抵触,但抱观望态度,觉得新科技可能技术未成熟,待更完善后再入坑也不迟。
ADVERTISEMENT
扫地机器人刚面世不久、仍是“当红炸子鸡”的时候,家里也添置了一台。扫地速度慢没关系,最大问题在于家里家具多,形成大小空间,又有台阶,许多地方机器人无法进入,上岗了约两次就下岗,早早退休去了。
之后又有半自动拖地机,状如扫把变形金刚版,依然要人手持,但底下有滚轴、吸尘器及洒水机,拖一下地等于同时扫地抹地,之后再取出肮脏滤网清洗即可。好处是省时不少,但坏处也不少:握柄和扫把头无法180度伸直,还是有些家具底部无法企及;不比传统拖把来得强效,一些顽固污迹如壁虎排泄物往往抹不掉;电池续航力不佳,充满电得数小时,但只能用约35分钟,造成每次清理都急得不得了。
彼时技术尚不成熟,这把价格不菲的拖地机用了不到一年就寿终正寝,无法充电,因是从外国网购,要寄回给卖家修复又嫌程序繁冗,一样早早下岗,回归传统扫把和拖把,清理时间比拖地机翻了四倍,但包干净,不必赶。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有关“AI洗头热潮”,号称机器全自动,13分钟就把头洗干净,但引起许多体验者吐槽。有的说后脑勺洗不到或洗不干净,有的则担心会触电。而且13分钟洗个头——有比你现在洗头更快吗?好比车灯自动照明或雨刷自动控制也有一些人不喜——大白天的你自动亮灯干吗?雨已经小得不能再小你还开大刷干吗?
许多所谓的智能工具,花俏是花俏,但以现下技术,若真的拿来和传统工具比较,也只是占了好玩优势,实际用途,暂时姜还是老的辣。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