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阵凭5006张多数票守住亚亦君令州席,比起大选的2213张多数票翻了126%,这项成绩也显示,国阵+希盟发挥了“1+1=2”效应。
在全部选区投票中心,国阵仅丢失一个,并且在从未胜过的华裔票仓冷水河新村胜出。
ADVERTISEMENT
国阵延续了夺下马哥打州议席补选的气势,也是相隔多年,在未曾丢失城池的亚亦君令再获取逾总数六成和破万票数,但比起先前定下的1万8000票目标,相差了7000票,相信主要是受到投票率低迷拖累。
收受了希盟票源,使国阵的得票率飙升至60.7%,但也因投票人数欠缺踊跃,也有别大选的种族投票比率,跟先前国阵+希盟加起来的66.8%有所减少,还有国盟得票率上升了4.7%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落差。
初步观察,此役巫统基本盘变动不大,国阵马华和国大党亦卯足全力,希盟更尽了最大程度努力转移票源予国阵,奠下胜利基础,美中不足是游子票没有替国阵锦上添花。
回顾国盟在竞选期间挑起养猪场课题、“UMDAP”(巫统行动党)和“换政府”论述,放大行动党,将矛头指向国阵与希盟联合执政的团结政府宣传手法,系列连环招,看来是在网上的效应高过选票效应。
国盟深知难以染指非巫裔占四成比率的亚亦君令州席,尤其是国盟伊斯兰党用养猪场制造竞选课题后,相信心理有数,难再指望华裔票,策略改为火力全开抢夺巫裔票。
国阵巫统对于过去牢控的铁票,证明依然是定存,在剩余的两年半任期内致力争取乡区社会的支持,将是巩固团结政府继续执党霹雳州乃至联邦政府的助力。
可靠的非巫裔票给力,夹带了希盟的“红利”,令来势汹汹的国盟伊党无功而返,欲扩大绿潮影响力功亏一篑。
此外,亚亦君令州选区的选民偏向老龄化,鉴于首投族与年轻群体欠缺踊跃,可作为下届大选年长和年轻一辈的政治倾向参考。
华裔选民也在选票中表态拒绝国盟,唯独中年以上的群体撑场,许多游子相信基于补选输赢不会左右霹雳州政权而没有回来投票,不然相信有助推高国阵的多数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