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居住在安顺芭尾新村,当时这里住着许多劳动阶级的村民,其中一些人喜爱爆粗,常“出口成脏”,因此生活中会听到各种各样的粗口。
当时一些说粗口成习惯的人,与朋友日常见面话家常,也不停爆粗,说的人很顺畅地爆粗,听的人也习以为常,不当一回事,有者还觉得爆粗很亲切。
ADVERTISEMENT
那时候,我发现粗口常会“问候父母”字眼,特别是对方的妈妈。在最近上映的香港电影《破地狱》中,饰演老道士的许冠文,就问男主角黄子华的父母还健在吗,因为接下来,有时他会被客户“问候父母”。
我想,也许是当时的人非常尊重父母,如果要爆粗骂人,肯定要骂对方最尊重的人,才能取得最强的辱骂效果。
记得当时的漫画,如《老夫子》,描写人们爆粗,就以“鱼虾蟹”或“%×*§π”的奇怪符号取代,这是当年的漫画特色。
那时还发现,大部分的人都以方言爆粗,感觉用方言爆粗还特别顺口,而华语粗话词汇极度少。当时学校禁止方言,只讲华语运动中,所持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说方言容易爆粗。
来到新时代,旧年代爱爆粗的人,大都已进入老年,也有一些已逝世。乡村社会爆粗风气已大减。
可是粗口文化却没完全绝迹,还“传承”了下来,有时会见到,一些年轻貌美的美眉,在气愤或争论之时,粗口就会脱口而出,帅哥们也一样。有时候,在网络社交媒体,还看到有人以文字方式的爆粗,但大多数以谐音字发布。
我觉得,美眉、帅哥需做到尽量不爆粗,因为一爆粗,原本优雅、美丽形象就荡然无存。大家一起努力,让粗口文化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完全消失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