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社区动态

发布: 6:02pm 30/04/2025

壁画

小福州历史

曼绒最大壁画

壁画

小福州历史

曼绒最大壁画

阔60呎高24呎 叙述实兆远开垦史 曼绒最新最大壁画 近完工

报道/摄影:陈世传

曼绒最新最大壁画 绘在七条路文物馆
曼绒最新最大壁画,就绘在位于爱大华大街上的七条路文馆。
曼绒最新最大壁画 绘在七条路文物馆
这幅阔60呎,高20呎至24呎的“连环图”壁画,叙述了福州人于122前南来实兆远开垦及发迹的历史。
曼绒最新最大壁画 绘在七条路文物馆
来自吉隆坡的两位画家,正在为壁画做最后的修饰工作。

(实兆远30日讯)曼绒县最新最大的绘在了爱大华七条路文物馆建筑物的墙壁上,叙述了福州人于122前南来实兆远开垦及发迹的历史。

ADVERTISEMENT

这幅由两幅绘图连接起来成一幅,以达到连接历史发展脉络的巨型壁画,阔60呎,高20呎至24呎(占两层楼建筑高度),相信是目前曼绒最大幅及最新的壁画力作,料必成为最新的打卡景点。

构思绘上这两幅壁画的曼绒古田会馆七条路文物馆主任林时兴说,虽只有两幅的壁画,但它已清楚的描绘了福州人南来开垦,以及靠橡胶业发迹,并且在这里落地生根,让曼绒成为西马小福州的历史与特征。

他形容,画不需要太多,最重要的是能够把真实的历史描绘出来,传达了福州人是于1903年南来开垦,以及靠橡胶业发迹与发展的史实。

曼绒最新最大壁画 绘在七条路文物馆
来自吉隆坡的两名巫裔青年画家与颜秀英因画结缘,在刚完成的壁画前合影。

两幅绘图里人物真实存在

“为了还原历史真相,两幅绘图里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其中代表1903年南来福州垦民的人物,是已故曼绒慈善家王守添的父亲王则俊,而手持胶刀在割胶的妇女则是王守添的夫人颜秀英。”

他说,为了让画作更加逼真,特别安排颜秀英到胶园拍摄割胶的照片,而已故王则俊的画相,则让画家根据他生前照片的样貌绘图。

曼绒最新最大壁画 绘在七条路文物馆
古田会馆领导层与两名画家阿斯拉(右三起)与SM拉惹在刚完成的壁画前合影。左起为古田会馆礼堂主任许元安、古田会馆秘书陈世传、古田会馆会长潘作钦;右起为文物馆主任林时兴、古田会馆财政程进泰。(游先生摄)

林时兴:坐落七条路文物馆获拨15万

林时兴说,七条路文物馆进行的这项壁画计划,是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拨款15万令吉,用于推动环保及历史文化的活动,当中已进行的计划,包括了传承历史的这幅壁画,回收循环物品及地方历史与文化的展示等。

“这幅‘双连图’的壁画已完成,接著会在壁画的下方墙壁,贴上福州人开垦实兆远的历史文字说明,让福州人的后代及到来观光的民众,可以完整了解福州人开垦实兆远,以及古田人开垦爱大华(七条路)的历史。”

曼绒最新最大壁画 绘在七条路文物馆
王荣桐(右二)特地从加影载母亲颜秀英(右三)返回爱大华家乡当“模特”,确保画家画的更逼真。右一为林时兴;左一为林万利。

王荣桐:接到林时兴献议

祖父与母亲成壁画中人物

画中人颜秀英的儿子拿督斯里王荣桐受访时说,他是接到林时兴的献议,可否让他祖父与母亲成为壁画中的人物。

“我询问母亲的意见,并说明画这个壁画的意义,是要描绘福州人的开垦史,目的是要传承开垦历史,以及让后辈知悉先贤开基立业的艰辛时,我妈妈就马上答应了。”

也是马来西亚善心组织创会会长的王荣桐说,从他祖父到父母这一辈,过去都曾是靠割胶养活一家人,因此他觉得曼绒古田会馆在文物馆绘上这幅壁画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母亲为了把自己穿扮成更像割胶工人,还买了多套衣服试穿,直到感觉会像当年割胶时的穿扮时才满意,并且还特地从吉隆坡回到爱大华家乡的胶园拍摄割胶的照片,而且在画家绘图时,也赶了回来当‘模特’,好让画家可以画得更像。”

曼绒最新最大壁画 绘在七条路文物馆
这名小妹妹捷足先登,当看到“画中人”颜秀英时,赶紧来张合影留念。(小妹妹家人提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