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兆远30日讯)曼绒县最新最大的壁画绘在了爱大华七条路文物馆建筑物的墙壁上,叙述了福州人于122前南来实兆远开垦及发迹的历史。
ADVERTISEMENT
这幅由两幅绘图连接起来成一幅,以达到连接历史发展脉络的巨型壁画,阔60呎,高20呎至24呎(占两层楼建筑高度),相信是目前曼绒最大幅及最新的壁画力作,料必成为最新的打卡景点。
构思绘上这两幅壁画的曼绒古田会馆七条路文物馆主任林时兴说,虽只有两幅的壁画,但它已清楚的描绘了福州人南来开垦,以及靠橡胶业发迹,并且在这里落地生根,让曼绒成为西马小福州的历史与特征。
他形容,画不需要太多,最重要的是能够把真实的历史描绘出来,传达了福州人是于1903年南来开垦,以及靠橡胶业发迹与发展的史实。

两幅绘图里人物真实存在
“为了还原历史真相,两幅绘图里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其中代表1903年南来福州垦民的人物,是已故曼绒慈善家王守添的父亲王则俊,而手持胶刀在割胶的妇女则是王守添的夫人颜秀英。”
他说,为了让画作更加逼真,特别安排颜秀英到胶园拍摄割胶的照片,而已故王则俊的画相,则让画家根据他生前照片的样貌绘图。

林时兴:坐落七条路文物馆获拨15万
林时兴说,七条路文物馆进行的这项壁画计划,是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拨款15万令吉,用于推动环保及历史文化的活动,当中已进行的计划,包括了传承历史的这幅壁画,回收循环物品及地方历史与文化的展示等。
“这幅‘双连图’的壁画已完成,接著会在壁画的下方墙壁,贴上福州人开垦实兆远的历史文字说明,让福州人的后代及到来观光的民众,可以完整了解福州人开垦实兆远,以及古田人开垦爱大华(七条路)的历史。”

王荣桐:接到林时兴献议
祖父与母亲成壁画中人物
画中人颜秀英的儿子拿督斯里王荣桐受访时说,他是接到林时兴的献议,可否让他祖父与母亲成为壁画中的人物。
“我询问母亲的意见,并说明画这个壁画的意义,是要描绘福州人的开垦史,目的是要传承开垦历史,以及让后辈知悉先贤开基立业的艰辛时,我妈妈就马上答应了。”
也是马来西亚善心组织创会会长的王荣桐说,从他祖父到父母这一辈,过去都曾是靠割胶养活一家人,因此他觉得曼绒古田会馆在文物馆绘上这幅壁画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母亲为了把自己穿扮成更像割胶工人,还买了多套衣服试穿,直到感觉会像当年割胶时的穿扮时才满意,并且还特地从吉隆坡回到爱大华家乡的胶园拍摄割胶的照片,而且在画家绘图时,也赶了回来当‘模特’,好让画家可以画得更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