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时事焦点

发布: 1:16pm 12/05/2025

校园性骚扰

颜登逸

校园性骚扰

颜登逸

颜登逸:拒猎巫式批判 校园性骚扰应检视制度漏洞

(怡保12日讯)霹雳董联会主席说,,是教育者心中最沉重的梦魇。

“监管失误”不等于“道德共犯”。当社会用道德标签盖过事实、用情绪取代法治逻辑时,正义便容易沦为集体宣泄。把校长塑造成“全民公敌”,其实是在转移对更深层制度问题的关注。

ADVERTISEMENT

他说,事件发生后,施害者依法被控,受害学生勇敢举报,社会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但在这场道德与法律的风暴中所看到焦点逐渐从“问题”转向“人”。当一个人被钉上耻辱柱,仿佛只要惩罚他,问题就能解决。这其实是一种假象。我们必须警惕,一场以“正义”之名的“猎巫行动”正在上演,而真正需要检视的恶,却在喧嚣中隐身。

他发文告说,“拒绝猎巫式批判”不是放过责任,而是提醒我们,责任的认定需要更精准。

“我们更该追问的是:为什么制度漏洞长期未修补?为什么教师筛选与监督形同虚设?为什么学生的声音如此微弱?为什么申诉与保护机制缺乏公信力?这些问题,不是靠一个人的意志就能扭转。校长成了‘箭靶’,只是因为他处在‘看得见的权力顶端’。真正让恶滋生的,是失效的教师评估、形同虚设的举报箱、缺席的性教育课程,而这些太复杂的问题,往往被舆论选择性忽视。”

不能要求校长“无所不知”

他认为,教育现场的复杂,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懂。校长每天面对的,是人性、信任、规则与情感的交织。我们不能要求校长“无所不知”,又在事发后质问“为何你没早发现”。他们是制度执行者,也是人性的中介者,不应因一次悲剧而被“全面清算”。教育者不是无所不能的圣人,而是需要制度支持的凡人。

他说,中世纪,人们把天灾归咎于“女巫”,通过处决异类获得快感,却错过了研究医学的机会。今天“把校长推上舆论火刑柱”,孩子的哭声被淹没在制度死角,同样失去了重建校园安全的机会。

他认为,教育的希望,不在于找到“不会犯错的圣人”,而在于建立“让凡人不敢作恶”的制度。那些在愤怒中仍愿追问真问题的人,才是照亮深渊的光。

“愿我们在愤怒之后,仍保有理性;愿这个社会,依然值得教育工作者为之坚守。”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