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保15日讯)一名华裔青年自18岁染上赌瘾,10年来在外欠下巨额债务,不断编造借口向父母索取金钱偿还债务,父母心软之下陆续替他还了高达41万令吉欠债;如今,儿子又欠债,疑是大耳窿将催债目标转向其父母,频频发出恐吓讯息骚扰,令两老身心俱疲,最终决定与儿子断绝关系。
事主欧先生(61岁,退休人士)及太太(57岁)今日在怡保东区国会议员及兵如港州议员社区中心安排下召开记者会,宣布与28岁的儿子脱离关系,促阿窿向当事人讨债。
ADVERTISEMENT
欧先生指出,儿子是家中三名子女中的长子,18岁读大专开始接触线上赌博,并向大耳窿借贷。
他说,行动管制令实施前,儿子经友人介绍到吉隆坡工作,担任电召车司机,不久后又染上赌瘾,欠下巨额债务。
“这期间,我们多次帮他偿还债务,累计约10万令吉。去年7月至8月间,我们又为他还了30万令吉,债主来自多个阿窿集团。我已明确向儿子表示这30万令吉是最后一次帮他还债。”
他指出,儿子经常编造各种借口向他们索钱,如谎称被警方逮捕,需还朋友代垫的保释金,骗取他们的钱财。

他说,他们从未与阿窿直接接触,催债信息均由儿子传达,他们也不愿与阿窿发生冲突,因此把钱交给儿子偿还。
“每次还债我们都有收据,我们是希望尽快了结这件事。”
他说,儿子最初不承认赌博,但随着债务越积越多,才坦白是因赌博导致欠债。
他表示,儿子最后一次回怡保是在农历新年,最后一次联络是在今年3月初,通过WhatsApp告知欠下10万令吉债务,但他已无能为力,转给儿子1万令吉后便封锁了儿子号码。未料3月底开始,陆续收到疑是阿窿的恐吓讯息。
“3月27日,我收到陌生号码的WhatsApp信息,称儿子欠债,要求缴付500令吉了结此事,但未明确总欠款。我当天就报警处理。”
他披露,自3月底,夫妻俩陆续接到多个疑是阿窿的骚扰电话,甚至昨日仍不断来电,一天多达四至五通,令他们心力交瘁。
他说,夫妻俩今日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与儿子断绝亲子关系,并郑重呼吁阿窿及债主停止骚扰。
他们强调,“冤有头,债有主”,已无力偿还债务,家中积蓄已耗尽,恳请债主将追债目标面向真正的欠债者,而非无辜的家人。
吴锡华:面对诈骗债务应报警
兵如港州议员吴锡华表示,针对这宗案件,目前尚无法确定涉事者究竟是大耳窿还是诈骗集团,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应警惕的。
“父母为了孩子背负赌债,这实在令人担忧,而且这类债务往往无止境,偿还一次又一次,没有尽头。”
“若这是一场诈骗,我们希望受害者勇敢站出来举报。”
他说,尽管此案中资金并未直接交给大耳窿,而是由儿子代为偿还,但情况依然复杂。
他呼吁民众面对诈骗或债务问题,应果断采取行动,及时报警,避免自身及家人陷入更深困境。
李存孝:诈骗集团“本土化经营”
另一方面,怡保东区国会议员李存孝指出,近期尤其是过去数月,外交部已成功处理多起跨境诈骗集团案件,营救了多名受害者。随着执法力度加强,跨境诈骗已逐渐行不通,诈骗集团开始转向“本土化”经营,在本地继续作案。
“过去两三个月,我接获的相关个案明显增多,但许多受害者出于羞耻或压力,不愿公开。”
他表示,诈骗集团常利用受害者的弱点,如毒瘾、赌债或刑事记录,逼迫他们向家人索取钱财,以偿还赌债或赎身。这类事件通常有固定的“剧本”与套路。
“我想提醒大家,如果家人频频以各种借口向你索钱,就应提高警觉。一次妥协可能引发第二、第三次。亲情固然重要,但绝不能成为包庇犯罪的借口。遇到此类情况,最重要的是立即报警,让警方介入处理。”
他补充,许多加害者在外诈骗失败后,转而向家人下手,若放任不管,社会将有更多受害者。
他强调,自己并非指涉具体案件,但多起事件的作案模式与诈骗集团标准作业程序极为相似。
他披露,曾接获一宗案件,当事人早年因抢劫被捕,后来获一间公司出面“摆平”此事。事后,该公司以此为由,不断向他勒索金钱,形成长期压榨。
“我曾问他是否愿意站出来揭发真相,但他反而询问我们是否可以替他偿还债务。我直接告诉他,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他说,另有一宗个案,一名父亲发现儿子因赌博欠债,儿子竟被迫加入诈骗集团从事非法活动;由于未达业绩,最终将魔爪伸向家人,令人痛心。
他呼吁民众勇敢举报,揭露背后运作的诈骗网络,让社会提高警觉,防止更多人落入陷阱。
出席记者会者包括怡保市议员林智安、李存孝助理李德健及吴锡华助理罗浚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