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不断转型的时代浪潮中,金宝培元独中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与推动学生全方面均衡发展的办学理念,持续调整教学策略,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ADVERTISEMENT
杨汉保:教师定期培训提升水平
培元独中董事长杨汉保说,该校目前共有363名学生,教师38人及职员19人,师资方面没有面对太大问题,因附近就有拉曼大学及拉曼理工大学,因此聘请教师也相对容易;校方注重培养教师综合素养,在积极引进与时并进的教学模式之余,也定期安排教师参与教育讲座及培训课程,以确保教育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他表示,为满足外坡学生的住宿需求,培元独中将部分原有教室改建成临时宿舍,并于去年4月开始启用,宿舍空间舒适及拥有齐全的基本设施,并配有舍监看管,让学生在良好及安全的环境下度过住宿生活,家长大可放心。
“临时宿舍收费为每月360令吉,200令吉为住宿费,160令吉为晚餐费,目前共有12名来自吉隆坡及美罗的学生入住。”

宿舍楼料年内动工
至于培元宿舍楼的进展,杨汉保透露,该计划多年来因土地问题而屡遭波折,直至近日,金宝县议会终于批准有关准证,校方也已着手筹备招标事宜,宿舍楼可望于今年内正式动工,待竣工之时,势必为培元发展再添助力,迈向新的里程碑。

刘婉冰:实验评量明年纳入课程
校长刘婉冰指出,为了提高学生对数理的学习兴趣,董总今年将推行高中理科实验评量先行计划,而培元独中是参与学校之一。
她说,校方在2004年开始规划实验课,也获育才基金赞助实验室器材如电子显微镜等,即使常面临经费不足问题,仍会请实验室助理规划各种实验,而实验评量会在明年纳入课程,这对理科生而言是个好的开端,实验应当在课程中担当重要角色。

“学生在初一开始就做实验,校方鼓励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及结果,亲身体验变化,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在实践中培养观察力及探究精神,毕竟自己动手做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及参与感,他们不再只是为了交功课才去实验。”
她表示,培元独中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能与时代接轨、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与社会适应力的全能学生。除了注重学术表现,也强调“德、智、体、群、美、劳”六育,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全人教育,以此激发学生潜能及发展。
她说,该校联课采取2+2的课外活动模式,每名学生都有机会自主选择两种联课(文+武),且每周会上两次联课。

24类社团供选择参与
“我校现有24类社团,其中包括华乐团、二十四节令鼓、扯铃、武术、多媒体制作、书法、吉他和羽球等多样化的种类供学生选择,旨在满足学生的多元兴趣与特长发展。”
“校方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尤其是较为文静的学生,更要在活动中锻炼表达与组织能力,以及培养责任感。”
在学生能力评估方面,她透露,自冠病疫情开始,对学生实施多元评量,不仅是纸面考试,连操作考试、绘画及实验的完成等都已纳入作为学生成绩的指标,这种全面评量方式,也更贴近学生的真实能力。

“走班制”教学今年验收成果
此外,在疫情缓解之后,初中部(初中一)采取因材施教的“走班制”教学,即数学、英文和马来文3门学科各开设基础班、中级班和高级班3个等级,让老师根据学生程度和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年校内考试正是能够验收“走班制”教学成果。
刘婉冰说,从去年开始开设高中文美班,以培养有美术兴趣和艺术天赋的学生,他们从兴趣入手,以激发学习动力,校方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学习条件,为他们未来的发展道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与10中国大学签合作协议
为提供学子更广泛的升学指导及机会,该校与本地和国际大学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与资源共享,并与10所中国大学签订学术合作协议,旨在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共同培育国际人才。签署的大学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扬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东科技大学及澳门城市大学。
此外,学校也与国际接轨培养技术专才,包括与森松集团、东钢集团合作,开拓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让学生在升学至就业之路有多重选择。

覃霆辉:提供多样化电脑课程
副校长覃霆辉表示,为了让学生能够与时代接轨,学校不断尝试突破传统框架,致力提供多样化电脑课程,中国驻槟城总领事馆也捐赠80台高性能电脑,让学生可以用更完善的设备学习电脑课程,包括基础编程、视频剪辑等,也接触扩增实景(AR)技术。
“去年实行的AR课程,利用手机为学校牌匾增加AR效果,即使是学习能力落后的学生,亦能发挥创意,从中掌握要领,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他指出,为顺应人工智能(AI)科技的崛起,学校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AI,这样才能辨别学生是否有在作业中使用AI,以及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科技,辨识与规范其用途。

胡苏安:鼓励走出校园拓展人脉
董事胡苏安认为,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无论是表演、比赛还是社会实践,只要交通许可,学校都积极鼓励学生“带着培元的名号”走出去,这种走出校园的学习模式,不仅是展示成果的机会,更是自信养成与视野拓展的过程。
“除了课堂上的知识,校方让学生走出校园与社区互动,学习关怀社区民情、提升对社区的认识,以便通过全方位学习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此外,他鼓励教师不只在课堂内深耕,更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与外部培训、社区活动,同时邀请外界资源进入学校,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例如该校华乐团就曾邀请大学、小学合作演出,不仅拓展人脉,也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

潘宝仑:完善宿舍招生根源
董事潘宝仑说,除了本地学生,区域性学生是该校的主要生源,但近年来区域性的学生逐渐减少,主要问题是在于缺少可容纳多人的完善宿舍,因此建造宿舍楼对于培元独中而言是势在必行。
“在一些地方,学生可以通过公共巴士及校巴往返学校,但有的交通不便利,家长自然优先考虑有住宿的学校,就如安顺三民独中就凭着宿舍大楼吸引许多外地生及附近地区如冷甲及美罗的学生就读,因此宿舍楼对于招生而言非常重要。”
培元于1912年成立,前身为“福建学堂”,1915年创校董事决议改名为“培元”,以纪念故乡泉州市1904年创办的“培元学校”。培元中学因1961年教育法令落实,而在隔年一分为二,即独中及华中,三校包括小学行政分开,稳健发展。多年以来,培元独中得到社会各界人士鼎力支持,硬体设施逐渐完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