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前,一场冠病疫情重重打击了整个世界,如今虽然病例已消减,然而其对社会、经济和家庭和个人所带来的冲击,可是对心理健康方面所刮起的风暴仍未停息。在后疫情时代,成年人的忧郁症或小孩的情绪问题比疫情前增加!
根据2023年度全国健康和发病率调查(NHMS)报告,国内有100万名或4.6%的16岁以上的人口患有抑郁症,而2019年的发病率是2.3%,这也代表5年内该病率增加近一倍。
ADVERTISEMENT
“至于15岁以下孩童的情绪问题,在2019年曾经从2015年的15.7%发病率,下降至8.3%,然而在2023年则提升至16.5%。”

成人儿童情绪问题翻倍
金宝拉曼大学心理及辅导系讲师兼怡保班台医院临床心理师戴国伟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相较于2019年,无论是16岁及以上成年人的忧郁症,或15岁以下的儿童的情绪问题翻倍上升!
为何忧郁症在5年内翻倍增加呢?他认为,这和2019年爆发的疫情时代所经历的行动管制令(MCO)有绝对关系,而各种因素也带来影响。
他表示,忧郁症看似有年轻化的趋势,而且数据越来越高,目前他手上有很多个案,显示咨询者依然活在冠病的影响之下。
他举例,身为孩子的经历父母失业、欠房贷卡债,父母在家吵架,虽然刚回返职场,但经济压力依然重大,家里有很多日常生活开销等情况。
“虽然冠病疫情已消退,却影响至今天,在一些接触的个案中还在发生。”
他说,冠病疫情也导致社交媒体更蓬勃发展,真正是什么原因就分不清。
女性更易受忧郁症困扰
戴国伟认为,有许多因素都与忧郁症相关,例如性别、年龄、种族、经济收入、职业、婚姻状况、居住在城市或乡村、教育水平程度等。
他解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面对忧郁症困扰,其中一个原因是生理期,以及处理问题和压力的方式,与男性不同,男生很多时候可能通过可致上瘾行为来处理生活压力。
“但男性只是在这个阶段压力低一点,在另外一个阶段(因承担行为结果)可能就高起来,最后还是两性平等。所以男性是往另外途径走。”
他指出,一如很多发达国家,少数民族面对很多社会挑战,这些社会挑战等加起来都是导致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多数民族高。
他表示,教育水平、职业和家庭收入也与患病率息息相关,在职业方面,无论是蓝领或白领其实都一样面对压力。
他也说,根据数据,公务员患病率6%、私人企业5%、自雇人士5%、处于这些就业情况的发患病率都差不多,学生患病率最高,即12%,而无业者则是9%。
他指出,至于年龄层方面以16至19岁最高,刚好处于高中或大学考试年龄,所以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

儿童忧郁症有3肇因
忧郁症是否有年轻化的趋势?戴国伟表示,虽然过去数年患病率增加,但他觉得这未必是越来越年轻,而是大家以前并未发现,包括相关数据和去在乎年轻人的患病率。
他指出,约60至70年前,一群心理学家甚至相信,儿童是不会有忧郁症的,因为儿童的头脑发展还没有那么高,他们没有能力去体会成人的痛苦。
他表示,后来才发现儿童也会有忧郁症,只是他们所表现的行为不同,对于成年人来说、忧郁的代名词就是伤心、难过和易哭,不过青少年或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却是易怒和暴躁。
“很多时候,大人觉得,这是纪律问题,送到纪律老师那儿,用处罚来处理!因为你易怒啊,老师问你为何没有带功课,你就翻老师桌子、比中指!”
他指出,儿童忧郁症肇因分成生理、心理和社会,生理可能是天生营养不足,但只是风险因子,没有办法直接导致,心理可能是天性和父母从小到大的接触方式。
“还有大家可看得见的社会环境因素,如果家长本身就有心理健康状况,他们肯定也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还有被同学欺负、或者孩子本身就有一些困难,例如自闭症和过动症等,都会直接和间接与忧郁症有关。”
他表示,自闭症和过动症所导致的困难令他们遭受责骂和处罚,但这是他们天生所面对的困难,没有办法通过所谓的努力和自身的改变去处理,因此卡在死循环内,卷进忧郁的状况中。
“很多人都很想找出导致忧郁症的最大原因,以为只要处理那个原因就好了,不过都找不到,因为它是一个千丝万缕互相联,就好像鸡和鸡蛋哪一个先,分不清,太多因素扣在一起了。”

霸凌者有自身健康状况
戴国伟说,在霸凌事件中,很多时候被霸凌者都有社交困难,而霸凌者都会选目标,当那个人看起来比较弱,就霸凌他,他们想要看到对方的反应如哭泣。
“很多霸凌者都会跟朋友说,信不信我去弄他,哭给你看,不信吗?我去弄他,做给你看。”
然而霸凌者,也有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是3个原因造成,一是曾被霸凌、二是天生头脑发展不一样,需做一些更刺激的东西来让他们提升,这个情况称为“Cortical Underarousal Hypothesis”(皮质低唤醒假说)。
他指出,以成人来说,那些有性格扭曲或者是反社会人格的人,在平时生活里,其大脑的皮层激活比常人低,他们需做特别紧张刺激的东西,才能达到平常人的水平。
霸凌者或许曾被霸凌
他也说,霸凌人的孩子,他们或许曾被霸凌,家里情况或从社会经验中,知道原来霸凌人才不会被霸凌,或者这是在保护自己。
“霸凌者长大了,他们回顾自己小时候,会说小时候不知道为何自己被欺负,可是却知道说,如果人家说我,不管什么都好,我先打他们一捶,先下手为强,即使我知道自己打输都好,别人都知道我不好惹,就没有人敢动我。”
他本身曾接获类似案件,霸凌者本身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状况,头脑的执行比较弱,包括情感和行为控制,有时在冷静时,他们知道自己做什么,什么该做和不该做。
“他们甚至在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就会显得冷静,譬如说有一个孩子自己在家养孔雀鱼,会和邻里安娣安哥分享,可是当父母提及孩子在学校有很多状况,安娣安哥却说:哪里有可能,你孩子这么乖!”
他说,反之在学校,情绪一来的时候失控,之后在后悔自责和进一步陷入忧郁。若要治疗,则是从三方面下手,即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

【马来西亚成年人2019至2023年大马成年人忧郁症患病率】
2019年 | 2023年 |
2.3 | 4.6% |
【2015–2023年马来西亚5至15岁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趋势】
心理健康类别 | 2015 (%) | 2019 (%) | 2023 (%) |
整体心理健康问题 | 12.1 | 7.9 | 16.5 |
情绪问题 | 15.7 | 8.3 | 16.5 |
行为问题 | 16.7 | 15.9 | 24.5 |
多动问题 | 4.6 | 2.3 | 7.7 |
同伴交往问题 | 32.5 | 42.9 | 45.9 |
亲社会行为较弱 | 11.2 | 27.7 | 15.5 |
【2023年根据社会人口结构分类我国16岁及以上国人忧郁症患病率】
地区 | 患病率 (%) |
城市 | 4.6 |
乡村 | 4.6 |
性别 | 患病率 (%) |
男性 | 3.9 |
女性 | 5.0 |
年龄 | 患病率 (%) |
16–19 岁 | 7.9 |
20–29 岁 | 7.6 |
30–39 岁 | 4.1 |
40–49 岁 | 3.6 |
50–59 岁 | 3.2 |
60 岁及以上 | 3.1 |
种族 | 患病率 (%) |
马来人(含原住民) | 5.0 |
华人 | 2.6 |
印度人 | 4.6 |
沙巴土著 | 7.5 |
砂拉越土著 | 9.5 |
其他 | 2.8 |
教育水平 | 患病率 (%) |
无正规教育 | 5.5 |
小学教育 | 4.1 |
中学教育 | 4.4 |
高等教育 | 3.6 |
婚姻状况 | 患病率 (%) |
从未结婚 | 8.0 |
已婚/同居 | 2.9 |
离婚/分居/丧偶 | 4.7 |
职业类别 | 患病率 (%) |
政府公务员 | 3.7 |
私人公司雇员 | 4.2 |
自雇人士 | 4.5 |
家庭主妇/照护者 | 3.0 |
退休人员 | 2.6 |
学生 | 9.6 |
无业 ★无业包括失业、年老、健康问题无法工作、未上学儿童等。 | 6.7 |
月收入范围 (RM) | 患病率 (%) |
少于 1000 | 6.3 |
1000 – 1999 | 5.3 |
2000 – 3999 | 4.2 |
4000 – 5999 | 5.0 |
6000 – 7999 | 4.5 |
8000 – 9999 | 4.3 |
1万及以上 | 4.6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