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兆远20日讯) 实兆远垦场博物馆馆长廖克民牧师表示,文化建设工作需三股力量,即政府、社团及民众的支持与合作推动,方能使文化沙漠开出江河,而在2003年,成功把甘文阁大街路段申请改名为林称美路的创举,就是一个实证。
他形容,打造甘文阁文化街的计划,并不是异想天开的梦想,一旦三股力量配合,包括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社团包括教会和华团团结起来,将文化传承工作视为己任,再加上百姓与文化工作者的支持与配合,必能让梦想成真。
ADVERTISEMENT
廖克民日前在实兆远垦场博物馆捐赠割胶器具,包括两台胶片机、一辆脚车、胶桶、胶杯、胶刀及胶片,作为文化巷的实物布置仪式后,在记者会上也提到,甘文阁又称牧师楼,是开垦初期最热闹的地区,以致设立了教会与多所学校,更是商业中心,因此深具潜力发展为实兆远垦民文化巷,以推动人文旅游发展。
他表示,该馆将于9月6日(星期六)至7日(星期日)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在文化巷举办“文化街市集活动”。
“同时,也将在该为期2天的活动期间,在思源广场特别为4岁以上的儿童举办的‘童玩角落’,通过传统童年游戏如跳房子、丢石子、套圈圈、拍纸牌、踢毽子、纸飞机比赛、跳皮筋及滚铁环等,增进亲子互动,传承传统文化。”
黄天荣:老屋翻修为民宿
出席仪式的阿斯达卡州议员黄天荣表示,正在翻修为民宿的一间老屋,原为甘文阁早年著名的“福同兴客栈”,当年设有37间客房,如今提升成民宿,正好延续了它作为历史见证者与承载者的使命。
“再好的旅游基设和文化底蕴,都需要地方政府、华团和人民的配合及支持,方能发挥更大效益,如曼绒市议会要维持环境整洁美观,华团和教会扮演传承角色,商家要给力和人民要参与。”
他说,若旧巴刹获得保留,去年已迈入100周年,因此政府努力重新定义重建后的“甘文阁旧巴刹社区文化中心”,在这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且设立垦民文化巷,就是为了避免让重建工程沦为白象计划,成为只有空壳而没有灵魂的建筑物。
“我们将文化巷设计成具有四大主题的立体壁画,增加游客与壁画的互动性,通过壁画推广旅游业。文化巷成功与否,需要当地人配合响应,将经济活动带入此地,就能开始吸引顾客。我们鼓励民众参与当中,做生意和市集,希望将这里打造成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