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慷:沙彭建火箭发射站申请 处“可行性研究”阶段




(端洛1日讯)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表示,沙巴和彭亨两个州政府有兴趣和向联邦提出建造火箭发射站的申请,目前正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因需研究各方面,所以会较耗时。
卫星用途广泛需求高
ADVERTISEMENT
他表示,火箭发射站的建设是为了发射卫星,主要是因为对卫星的需求日益提高,目前世界上的发射站并不足够。若有一家公司要发射卫星,需耗用长时间,因为他们要排队。
郑立慷昨晚在国油大学进行该部所举办的“核科技优势”科技讲座后,受访时说,当今卫星的需求提升了,以前也许只是用来通讯、电视,但现在很多私人公司如汽车领域、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全都需要卫星来进行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通讯功能等,因此需求很高。

尽早动工建发射站
至于会否在2026年前开始动工建设发射站,他表示,要看可行性研究的进展,毕竟可能会面对一些问题,和必须参考和重做,但会尽可能及早落实动工。
较早时,他表示,该部的科技讲座先后在马大、国大、沙巴大学和登嘉楼大学举行。
“这次是第五场活动,也是首次在私立大学举办,通过此活动凝聚科艺部和大学生,让他们尤其是对工艺科学有兴趣的学生,更了解科艺部和科学社群的最新事务。
他表示,此活动获得极佳反应,每场活动中,可看到大学生充满兴趣,接下来将继续举办,希望今年内能走遍全国举办该活动。
他说,科技讲座是由3月开始举办,每场主题不同,先后是人工智能(AI)、稀土元素、宇宙和氢能。
他说,当晚的主题虽然是“核”,但是总而言之,可看到学生对科学工艺的兴趣日渐提高,他希望此趋势能持续下去,让未来新生代都精通科学和工艺。

马需考虑核能发电
郑立慷表示,马来西亚需要考虑核能发电,这是全球趋势,已有33国使用核能,包括新加入的孟加拉。
他说,我国许下目标,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为此必须考虑核能;到了2033年将淘汰燃煤电厂,2040年起不再建新化石能源电厂。
他说,在我国当前能源结构中,约80%依赖化石燃料如煤和天然气、约50%水电和5%太阳能,随着AI、量子计算、数据中心发展,电力需求上升,能源需求增加;风能与太阳能属间歇性能源,但需稳定的干净能源补充,如核电。

无完整核能法令成挑战
“不过,当前的挑战是,我国尚未有完整核能法令,所以需签署国际公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和培训人才,例如核工程师、健康物理师、反应堆操作员、辐射安全官、废料管理专家等。”
他在科技讲座会上说,在这方面政府计划送青年赴法国、美国、中国、韩国、日本接受培训。他鼓励青年参与政府的上述努力。
他说,事实上,全球的核反应炉设计已经从第一代进化到第四代,每一代都更安全、更稳定。
不过,他说,马来西亚目前连核电相关的法律体系都还没建立,也还未加入所有国际公约,所以2028或2029年建成第一座核电站是不现实的,但必须从现在开始准备。
核子技术被用于提升粮产
他说,其实核子技术的用途非常广,包括医院已使用核子技术,进行譬如X光、磁共振成像,还有放射性同位素等侦测疾病的重要技术,还有通过地层穿透雷达技术在灾难中寻找被困者。
他说,核子技术也被用于提升粮食产量,例如稻米品种如NMR-151和NMR-152,是我国的核子机构研发的。很多人不知道,“NMR”其实代表“Nuclear Malaysia Rice(核子大马稻米)”。它具有很强的抗病和抗药性,是我们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创新成果。
当天出席者包括国油大学主席费鲁斯、校长拿督依布拉欣、科艺部副秘书长(发展工艺)拿督莫哈末诺阿兹曼和副秘书长(策划和科学文化)鲁芝雅、Billion Prima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钰俊和马来西亚核能机构技术支援处主任祖丽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