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年轻人投入农务 贡献粮食开创理想收入



(怡保4日讯)年轻一代投入农业种植,贡献粮食自足,也开创理想收入!
马来西亚农业局日前在官方脸书分享分别发生在和丰与江沙的年轻人务农的故事。
ADVERTISEMENT

在和丰,41岁的哈亚迪曾在银行业工作长达7年,2012年回到家乡,从零开始踏入农业领域。这一决定源于他对农业的热情,以及希望延续父亲在1995年至1997年间种植木薯的事业。
尽管起初毫无农业基础,但弟弟凯鲁(33岁)的农业经验,成为他建立知识与技能的重要资产
凯鲁是农业学院毕业生,兄弟俩最初在家门前试种玉蜀黍。短期内,他们便能在0.4公顷的土地上定期种植玉蜀黍,每季收成6000至1万2000根A级玉米。
到了2015年,他们转向种植回报更稳定的蔬菜作物,包括苦瓜、青瓜、老黄瓜、丝瓜和长豆,并采用传统种植与滴灌式现代化“肥水一体化”系统相结合,以确保作物健康生长和营养充足。
他们也实行轮作制度,并在每次收成后进行休耕和耕翻以改善土壤质量。
在市场方面,收成若数量足够,他们会将农作品销往巴生河流域、槟城及新加坡。若数量不足,则供应本地市场如和丰、甘文丁及怡保,他们也与金马仑的中间商合作,把产品出口至海外。
然而,他们也面对害虫侵袭、作物病害及气候不稳定等挑战,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标准作业程序(SOP)以维持农场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
哈亚迪的努力获得认可,他被选为江沙县“市场合约伙伴计划”(RPKP)下的农业企业家。此外,他们也获得来自农业局和地方农民组织(PPK)的各种援助,如农用引擎和种植帐篷等基本设备。
鉴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他们计划在将来扩大种植范围,种植椰子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他说,在13年的农业生涯中,耐心与坚持是每名年轻农夫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
他曾于2017年荣获“最佳农场奖”,也积极鼓励年轻人勇敢尝试农业,并愿意提供知识与指导。兄弟俩的努力不仅改善了家庭经济,也直接贡献于2030年霹雳州繁荣计划下的州粮食安全目标。

此外,在江沙,一名公务员则靠农业创新,每月赚取四位数额外收入
40岁的莫哈末卡玛目前在卫生部任职,而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农业不是落伍行业,只要采用现代化管理,能带来可观回报。
他来自甘榜哥隆,自2016年起接手父母创立的热带水果园,种植的水果包括番石榴、榴梿、红毛丹、菠萝蜜、木瓜、青柠和橙等幼苗。
“我父母是以传统方式经营,我延续家族事业的同时,也进行了多项创新,例如简化流程和减省人力。”
他指出,其中一项重要创新是“精准施肥法”,即研究每个育苗袋中的植物所需肥料比例,以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我发现父母的农作物品质不稳定,于是寻求如联邦土地统一及复兴有限公司种植(FELCRA Plantation)等具实验室及专业技术的政府相关公司协助,研究生物有机肥的使用。”
除了苗圃中心,他也种植包括“猫山王”在内的商业化榴梿,母树是由父亲于2014年栽种。
“一棵猫山王树可带来约3500令吉收益,扣除1000令吉人工成本,净利达2500令吉,若种多棵,就能创造不俗收入。” 他自2019年起也提供果园咨询服务。
他说,最大挑战在于控制种植成本及农产价格被一些中间人操控的问题。
幸运的是,他获得政府机构大力支持,如来自小园主发展局三项总值6万令吉的拨款,第一个用于扩建果园、第二个用于购买土壤混合物加工机器、第三专注于标签与市场推广
他也获得霹雳农业局高达5万令吉温室发展拨款及2万令吉的农业输入物资支援。
2023年,他的榴梿园更通过农业局审核,获颁“马来西亚良好农业规范”(MyGAP)认证,证明其榴梿品质安全可靠。
他说,这些援助与认可彰显霹雳农业局在“食物篮谷旗舰计划”中的主导角色,该计划是霹雳州务大臣拿督斯里沙拉尼所提出的“霹雳2030繁荣计划”旗舰项目之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