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家长接百日咳病例通报 卫生局:出现症状即就诊




(怡保11日讯)怡保家长纷纷接获校方转发昆仑喇叭地区出现今年第一宗百日咳病例的讯息,近打卫生局劝告,学生有长咳、发烧或感到难以呼吸的症状,应即刻到附近诊所治疗。
这则讯息署名近打卫生局疾病控制组,交代学生和学校上下,一旦有征状就要戴口罩、勤洗手,以及身体抱恙就别前往学校,共同防止百日咳流传开来。
ADVERTISEMENT
百日咳可以通过打喷嚏和咳嗽传染,细菌经过口鼻喉感染,咳嗽可以持续一两个星期,甚至拖上两个月;可戴口罩、勤洗手与维持社交距离防范,婴儿和孩童受促接种疫苗,他们和体弱与免疫力低的群体是属于风险群体。
父母受促为婴儿和孩童接种疫苗,确诊病人应该留在家中和服用医生开出的抗生素。

务边国会议员陈家兴说,怡保确实在过去两个月出现一宗百日咳病例,惟情况受到控制,没有新病例,意味着并无蔓延与形成感染群,所以大家不必担忧和惊慌。
他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大家需注意卫生,前往人潮聚集的地方须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除了百日咳,流感或各类流行病也要作出预防。
“其实,经过了冠病疫情考验,人们对于个人的卫生意识已大大提升,这一点可从民众不抗拒出门戴口罩显现出来。”

马来西亚家庭科学术协会霹雳州主席叶承志医生说,一旦感染百日咳,病发时间是介于3天到12天期间,普遍上不会发烧,成人的状况是长咳到深吸气,孩童方面,有的没有咳嗽,却感到难以呼吸。
他建议民众别忽视百日咳,咳上超过三天就要求医,医生依病况决定是否进行鼻喉拭子测试,甚至要求X光诊断鉴定是否百日咳、肺纤维化或肺感染等疾病,惟肺感染会导致身体发烧。
他说,如果证实是百日咳,通过服用抗生素就能够康复,当然越早治疗越好,也越早摆脱咳嗽困扰,否则可以连续约六个星期。
“百日咳传染性高,而且会迅速蔓延开来,传染高峰期是染病的首三个星期,与天气变化没有直接影响;2岁以下婴儿死亡风险增,长者和慢性疾病患者也要关注,因此不妨咨询医生,以接种疫苗提防。”
叶承志表示,预防百日咳跟冠病相像,只要戴上了口罩,加上勤洗手消毒和减少到人潮聚集的地方,就有助避免感染和传染给他人,惟经过冠病疫情后,大家都提高了防范意识。

昆仑喇叭华小校长邬绮清指出,在接获讯息后,她第一时间转发给各班的级任老师,要求提高警惕,留意学生是否有征状,以及通知家长关注孩子健康。
“校方启动了应对机制,说明征兆、传染途径和防范措施,要求像预防冠病般勤洗手和使用搓手液消毒,更鼓励学生戴口罩,无论有没有状况,都可保护自己和他人。”
邬绮清也呼吁家长,如果孩子不舒服,就不要让孩子上课,尤其是持续发烧和咳嗽,应该马上求医,通过医生检查是否是患上流感或百日咳,对症下药,以便及早恢复健康。

三德华小家教协会主席梁卓能表示,校方高度关注近打县卫生局通报的昆仑喇叭百日咳确诊病例,务必加强警觉和防范这项传染性极高的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对儿童构成重大威胁,有类似症状必须尽快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校方在接获官方通报后,已第一时间发布到家长群组,家协会全面配合学校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提醒家长与学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多喝水和保持充足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梁卓能呼吁家长,在发现孩子不舒服后,不要勉强上课,正确做法是求医和留在家中休息。
“我们希望校方在获得家长配合下,为孩子打造更安全、更健康的学习环境。”

翠林城华小家协主席李弥仕说,校方接到了邻近社区有确诊百日咳病例的消息,便在群组通知老师与家长,并说明百日咳会通过飞沫传播,建议咳嗽或打喷嚏时,以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纸巾用后丢入垃圾桶和盖起来,并且避免与感染或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
“校方鼓励利用肥皂和清水正确洗手,或含酒精的搓手液消毒。”
李弥仕表示,百日咳典型症状包括剧烈咳嗽、呕吐、呼吸困难、“鸡鸣”般吸气声,及早就医和服用抗生素可以减轻症状、降低传染性;若怀疑感染,应该尽早治疗和隔离。
他说,校方一直关注,也在周会上提醒学生照顾健康,勤洗手和戴口罩,老师发现学生不舒服,就要联络家长来带孩子回家,并叮嘱看医生,不宜拖延,也希望家长监督孩子的饮食及卫生习惯。
“校方会密切跟进社区的百日咳最近进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