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3:02pm 15/07/2025

传统杂货店

老店寻踪

传统杂货店

老店寻踪

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走过60年 时代转变 人情味不变

报道/摄影:黄顺光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位于太平加冕路的叶德成杂货店,里外都散发着传统杂货店的味道。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拥有透明玻璃的饼干桶,也是杂货店的特色。

在40至80年代,由于交通不便及居民汇集,这个行业便因为有高需求量,而在各城乡如雨后春笋般的冒现。

ADVERTISEMENT

当时,不论是在太平闹市、市区近郊、新村,甚至是甘榜,都有许多杂货店,以方便居民步行前往购买各种日常食用品。

杂货店在过去便宛如目前的便利店,举凡食品、用品及蔬果等,样样都不缺,而杂货店的生意也滔滔,由早上营业至深夜。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旧时用来秤物品的秤,仍保存在店内。

超市霸市等左右夹攻

但在经过数十年的岁月洗礼,加上超级市场、霸级市场、便利店及连锁零售商店的林立左右夹攻后,传统杂货店已经由昔日的辉煌走向黯淡,正陷入夹缝中挣扎求存。

虽然传统杂货店在杂货争霸战中节节败退,但一些生命力顽强的杂货店,仍借助地理环境、便利、低营运成本及人情味等因素屹立不倒。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杂货店仍保留着使用三角型纸袋,及四方型报纸包裹物品的传统。

在太平的加冕路,便有一家创办了超过60年的杂货店–叶德成杂货店,迄今仍以传统的方式营业,坚守着传统杂货店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间全是木建的杂货店是由已故叶德成所创办,过后传承给儿女打理。难得的是在同一条街,当年有3家杂货店,但经过一个甲子的时光消磨后,目前仅有叶德成杂货店仍每天风雨无阻的开门营业,为周边一带的顾客提供杂货服务。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叶清秀坚守着父业,让传统杂货店得以传承。

叶清秀:父由小资本生意做起

现在的杂货店负责人叶清秀受访时说,父亲年轻时是在杂货店打工,在累积了经营经验及一些资本后,便毅然自行创业,开启了现有的杂货店。

她指出,当时在创业时,现有的杂货店是一间亚答屋,父亲由小资本生意做起,每天一大清早便开门营业,一直工作至深夜才休息,属于家许式作业。

她表示,当父亲累积了多一些资本后,才把亚答屋改建成现今的木屋,木屋虽然只是单层,但屋顶建得如两层楼般的高,除了通风爽凉,采光效果也良好。

“旧杂货店的空间获得充公的利用,两旁及中间部分都摆满了各种的杂货,上方也架了许多木条,多种杂货被挂了起来,而店门前也放置了柜子及铁架子。总之,所有的杂货都必须想办法摆放出来,当顾客在目睹后,便有机会售出。”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一包包的面包干,勾起了儿时的回忆。

杂货林林总总

叶清秀说,杂货店售卖的杂货林林总总,从食品、用品及文具,到开门7件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有数百种之多,而这些货物也随着新产品的面市而有所增加。

她表示,由于杂货的数量及种类繁多,因此必须要尽量利用每一寸的空间,包括将货品挂在上方,才能把所有的杂货展示,让顾客一目了然。

她回忆在旧时,杂货店也售卖蔬菜、水果及海鲜。当时多数家庭主妇步行到杂货店买蔬果及海鲜时,顺便也购买一些家庭用品,因此杂货店的生意相当好做。商业模式建立在关系与互信。

叶清秀说,当年在其杂货店前便有2家杂货店。虽然在一条路旁便有3家杂货店,但大家的生意都不错,顾客的选择也相对的多。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叶德成杂货店目前已没有售卖鲜鱼蔬菜,只卖大葱、辣椒干及马铃薯而已。

生意蓬勃时 聘工人送货

她指出,当时生意蓬勃时,父亲本身驾驶三轮摩托车为顾客送货,也聘有工人踏着三轮车,在住宅区一带送货。

“但过后,因为居民多拥有了交通工具,他们开始选择到巴刹购买蔬果及海鲜,因此杂货店才停售蔬果及海鲜,但迄今仍然为顾客提供刨椰丝及出售椰浆的服务,及售卖辣椒干、马铃薯及大小洋葱。”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杂货店仍有刨椰丝机,为顾客刨椰子出售新鲜椰浆。

70年代逐渐面对挑战

她表示,传统杂货店的生意是在70年代逐渐面对严峻的挑战,当时超级市场开始向太平进军,近十年来又迎来霸级市场,而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冒现的便利店及连锁店,对设备较为简陋及没有空调的传统杂货店更形成了无情的打击。

她说,虽然面对霸级市场及便利店的夹攻,但其杂货店由于属于本身的产业,不必租金,因此得以坚守岗位,以薄利多销及人情味,吸引熟客的光顾,让生意得以继续做下去。

她表示,经营杂货店是劳心劳力的工作,因为杂货店的货品多且繁杂,还要不时将一些不畅销的货品淘汰,并与时并进的添加新的货品,以迎合顾客的需求。

“杂货店也有一些应节的货品,如天气炎热时便要多办入汽水、矿泉水及冰淇淋等,因为这些饮品的需求会增加。”

叶清秀说,为了方便顾客,其杂货店仍保存着过去零售白米的传统,因为有些居民家中人数不多,购买整包白米吃不完时间过久会变质,因此选择到其杂货店购买一或两“干冬”(量米的重量)的白米。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用来铲米,然后出零售的大小米铲。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杂货店也与时半进,售卖杯面及各种饮料。

货品推陈出新

她表示,如今与数十年前的杂货店比较,间中的改变是巨大的,许多货品都在日新月异,如以前的售卖的汽水是装在玻璃樽内,现已改为塑料瓶、以前用报纸折成的三角型纸袋,现在已被塑料袋取代,以及以前的天平改为电子秤,许多事物都在不断的蜕变中。

在叶德成杂货店中,仍保留了旧时杂货店必备的吊拉式钱桶。这种钱桶一般上是吊在杂货店的中央。塑料钱桶的提柄由一条线子索着,另一端则是一瓶木制的空酒瓶。

线索之间安装了一个滑轮,利用滑轮的原理,使钱桶可以随意上下滑动,让业者随时可以拉下,在钱桶内找换零钱给顾客,非常方便。

钱桶内虽然放了许多零钱,但业者不会担心零钱被偷,这是业者与顾客间所建立起的信任,是无法被取代的。不过,这种存放零钱及找钱给顾客的方法经已改变,如今,钱都会被收在柜台内。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叶清秀展示如何拉下钱桶。

叶德成杂货店内,也保存着旧时称,以及舀米粮谷类的工具,这些都是传统杂货的历史见证。

叶清秀表示,虽然目前杂货店的经营方式有所改变,经营时间也缩短,每天早上8时许开店,晚上7时便关门,星期天则休息半天,但仍属劳心劳力的工作,年轻人都避而远之。

她指出,目前只是她与哥哥及妹妹仍坚守着父业,下一代都不愿意接手,因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一直做到不能做为止。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杂货店的空间获得尽量的使用,上方也挂满了物品。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杂货店如便利店一般,售卖各种清洁济。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旧时的玻璃瓶装汽水,已被塑料瓶汽水取代。
待上网//霹: 16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叶德成杂货店
光顾杂货让的有许多都是熟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