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六月拉长淡季 业者多管齐下稳住营运



(怡保29日讯)进入农历六月后,不少酒楼生意明显转淡,加上闰六月与农历七月更被业者视为传统“冷清期”,许多婚宴喜酒都鲜少在这期间举行。
面对长达三个月的淡季,加上政策调整和成本上扬的双重夹击,酒楼业者唯有使出各种“生存之道”,包括推出优惠套餐、主动出击联系旧客、精简人手等方式,力求稳住营运,静待农历八月起的旺季到来。
ADVERTISEMENT
除了面对季节性淡季,今年酒楼业者还必须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新压力,受访业者指出,电费调涨、原料价格波动,这些都加重了营运成本。尽管淡季让许多业者喘不过气,但大多数人都已学会与“低谷”共存,熬过淡季期待旺季。

陈萦卉:推出优惠套餐招揽客人
霹雳姑苏慎全行茶酒楼熟食公会总务陈萦卉对《大霹雳》社区报指出,整体来说,酒楼业者配合农历六、七月的淡季,一般上会推出优惠套餐招揽客人光顾,这个优惠是限时的,到了旺季又会重新作调整。
“在这段淡季,客人可以吃到比旺季优惠的套餐,因此部分社团、私人公司等会把握优惠,在旺季前先举行周年庆宴会,借此省下一笔开销。”
据她了解,因为淡季晚间生意少,尤其电费在7月调涨,有的业者为了能省则省,索性缩短营业时间;不过就没因此而扣员工薪水,只是下回旺季时让员工补回工时,作为取舍。
“员工在淡季时可以养精蓄锐,待旺月的时候才来“打战”。同行们依然面对人手问题,年轻的固定员工难请。”
她指出,华人注重传统习俗,相信农历八月起就会逐步进入旺季,尤其是婚宴订单会有所增加,各家餐馆就会设计新菜单来迎客。
至于成本上涨的调整,陈萦卉说,同行们的应对方式各异,有的来价太高,不得已就会微调,需知会客人;业者们是尽量自行吸纳,薄利多销,都不敢随意调高,担心顾客却步。
她提到,电子发票政策使一些年迈酒楼业者无法适应,选择结业;大型的酒家已经在实行此政策,小型的酒家包括她本身,就还没落实,观望配合政府。她说,目前还未实行电子发票的业者居多。
也是太湖地茂餐馆(De Mouth)东主的陈萦卉透露,本身餐馆在农历七月也很忙,有生意肯定是开心的。

古瑞鸿:给社团订单特别价
怡保打昔国泰酒楼东主古瑞鸿认为,今年的淡季比往年来得更冷清,闰六月延长了淡季,业者纷纷推出优惠配套留客,吸引散客来酒楼举行生日会、家庭聚餐、朋友聚餐等。
“每当我们有新配套推出,就会吸引一波来尝鲜的客人。我们根据客人的反应来调整菜单,一些受欢迎的会继续做,一些反应平平的就转换新菜式。”
古瑞鸿说,他会另外给社团有别于其他散客的特别价,因此他的酒楼在淡季时能接到很多社团的订单。
他指出,农历八月起至年杪都会是一直旺到年杪,是传统的婚宴旺季,目前已有不少新人提前下订。
“政府仍未开放申请外劳,本地人也难请,业者目前的人手是勉强足够应付小型宴会,要举办大型宴会就要靠兼职员工支援。”
古瑞鸿表示,即时在淡季也不会缩短营业时间,鼓励员工趁淡季轮休年假,否则到旺季就难请假了。
询及成本上涨是否调涨,他指出,优惠价都招客不易,再涨价恐怕无法做生意,没有业者敢大起价。
“我们会在预订食材份量方面严格控制拿捏,避免浪费资源。同时,业者会在淡季为接下来的旺季积极准备,预先冷藏一些海产,如明虾、斗鲳、兜底鲳等。”
古瑞鸿认为,政府新落实的税务政策使消费者抱着谨慎消费的心态,比如本身所接的旅游团团餐生意也因此下降了约20%。

林星宇:人手调配 应对成本提升
摘星楼创办人林星宇表示,淡季全靠接散客来支撑营运成本,同时积极找旅游社配合合作,做团餐的生意;团餐可以根据顾客的预算来设计菜单,价格大众化。
“不过不是说我们肯做优惠就会有人愿意来,比如以前一些直销、保险、做遗嘱的业者,每逢周末会在我们这里预订餐席会见他们的潜在客户,现在也都少了许多。”
林星宇补充,就算是婚宴模式,现代年轻人一切从简,酒席席位更是大减,以往可能会摆50桌起跳,如今是男女新人两家共请20桌左右即可。
他说,为了应对成本调升的问题,该酒楼要作人手调配,菜单也得重新设计,价格走亲民路线。
对于电子发票的情况,林星宇认为问题不大,因为已适应了销售与服务税(SST),要习惯电子发票不难。他说,大前提是有生意做,其他挑战就见招拆招。
金华楼员工王小姐表示,除了推出淡季限定优惠套餐,同时会主动出击,根据过往顾客记录去联系旧顾客,提供新配套资讯和邀请光顾,比如一些曾在该酒楼办周年庆宴会、秋祭宴会的社团、乡团、公会等。
“我们陆续有接到一些农历八月后的婚宴订单,有些顾客在询问后没有当场确认下订,我们的员工就要去跟进,询问顾客的意愿。”
王小姐提到,该酒家在本月已开跑电子发票,会计部的同事正适应着使用特定会计软件处理电子发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