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人】截肢保命消沉2年 陈树金重启奋斗人生




陈树金34岁时只身赴吉隆坡,努力为家人打拼工作时,吊车触及电缆,强劲的电流击中在吊车下的他,导致他全身烧伤70%,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却被迫截肢保命,从此成为身障人士。
ADVERTISEMENT
他在截肢后失去双腿,看到3名1至7岁儿女需要抚养,心里非常混乱,意志消沉,在家过著吃饱睡,睡醒吃的生活,什么都不想做,这种情况维持了2年。
一天,他躺着看到妻子许美珍为了家计而缝纫沙发套时,感到很惭愧,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从那天开始,他向妻子学习缝纫沙发套,虽然已没双腿,却鼓起勇气重新出发,展开另一种形式的奋斗人生。
陈树金接受本报访问,谈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唏嘘不已!

他说,他只受小学教育就出来工作,早期在安顺园丘担任机械维修员,但因待遇不高,加上当时已与妻子育有2儿1女,应付家庭费用感到吃力,因而到吉隆坡工作。
“1990年12月28日下午5时,我站在一辆吊车下扶着一些物品,吊车的吊手不慎触及电缆,强劲的电流击中我,我顿时昏倒过去。”
“我昏迷了3天,待我醒来发现双腿已被截肢。太太告诉我,医生当时要她作出决定,签名授权医院为我截肢,如果不这么做,一旦双腿败坏,恐怕会影响生命。当时太太替我做主,我就这样成为身障人士。”
他说,他醒过来后心里很难过和混乱。
“那年我34岁,想到儿女还小,前路茫茫,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他回忆,出院后他回家休养,连续2年时间就在家里躺着,除了吃,就是睡。

向妻子学习缝纫沙发套
“有一天,我看到妻子在缝纫沙发套,心里惭愧,也想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念头一转,倒不如向妻子学习缝纫沙发套,于是那天就开始学习,也做了3年多。”
他说,后来一名传统中秋灯笼制作商来找他,邀他参与灯笼制作工作。
“我负责为灯笼折骨架,产量比其他员工多,一个星期可做400个灯笼骨架。灯笼工作也做了3年多。”

安顺特殊人士协会任职
陈树金说,较后一名身障朋友方泉利创设安顺特殊人士协会,邀他加入,并担任受薪的行政人员。
“方泉利带我到外地参与身障人士活动,让我有机会与更多身障人士交流,从那儿了解到,还有更多的身障朋友情况比我糟糕,我不应再埋怨什么,至少我还健康。”
如今,陈树金依然在安顺特殊人士协会任职。有一次,他利用担任机械维修员时的手艺,尝试把自己的汽车改装成适合身障人士的汽车。
“这辆车送到陆路交通局时竟然通过检验,这辆身障人士使用的汽车可以上路。我从这事获得信心,过后为其他身障人士改装汽车,如今已改装了二十多辆。”

亲情支援 勇敢面对挑战
陈树金表示,虽然他不幸因电流导致失去双腿,但很幸运获得至亲的全力扶持。
他说,妻子许美珍在他出事,到他躺在家中2年,同时工作及照顾孩子;过后又推轮椅陪他到很多地方;妻子的不离不弃,让他非常感激。
“我双腿截肢,父母陈亚来和林宝珠非常难过,除了经济上的支持,父母也在各方面协助我。父亲还为我制作一个有轮子的滑板,让我可以在家里自由滑动,较后我将滑板再改良,这滑板让我在室内可如常人般走动。”
“还有我的弟弟陈文泉夫妇,从我出事至今,都在生活中协助我,他们一家去旅行时,也会载我一起出行。”
“居住在峇眼拿督的岳父母许明堂夫妇,让小儿子从小学二年级到中五与他们一起住,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他说,这些珍贵的亲情支援,不仅在生活中协助到他,也激励他勇敢地面对身障后的生活和心理挑战。

可自由行动 生活不留白
今年69岁的陈树金说,如今他们的儿女已长大成人,都在吉隆坡工作,2名儿子也有自己的家庭,而他与妻子则在安顺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家里,我坐在滑板上自由行动;出门也可使用轮椅登上汽车,驾车出行,我已可以一个人自由行动。”
“过去方泉利也带我到泰国曼谷及国内各地参与身障者聚会,加上在安顺特殊人士协会与会长陈建壕不时安排一些旅游行程,我的生活不留白,感到很满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