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2:16pm 19/08/2025

脚车

华都牙也

老店

脚车

华都牙也

老店

华都牙也“新力丰”脚车店 三代传承 服务不辍

报道:张慧莹 摄影:刘剑英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现年81岁的陈义兴,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维修脚车的手艺,如今已将这门纯熟技艺传承给儿子。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新力丰不仅售卖各类新型脚车,还坚持提供维修服务,吸引数代老顾客回头光顾,延续着跨越岁月的信赖与情谊。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屹立于华都牙也大街的“新力丰”脚车店,前身为“新华兴”;陈氏三代坚守经营80余载,街坊服务不辍。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店前横梁上悬挂着一块英殖民时期由马来亚政府颁发的“二手货物(脚车)持牌商”执照,历经岁月洗礼,见证了商号的悠久历史。

1930年代,正值锡矿业鼎盛,矿工与商贩往来频繁,居民的出行与运输需求随之大增。彼时汽车尚未普及,因价格相对可负担、保养简便,又适合短途与中程交通,迅速成为居民与矿区工人的主要代步工具。

ADVERTISEMENT

在这样的社会与经济推动下,脚车行业迎来黄金时期,全镇拥有多达6家脚车店,分布在主要街道与商业区。这些店铺不仅贩售全新与二手脚车,还提供维修、零件更换及轮胎补漏等服务,有些甚至经营脚车出租,方便无力购车的居民使用。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摩托车与汽车逐渐取代脚车的主流地位。昔日门庭若市的脚车店,如今缩减至4家,仅有3家仍坚持提供维修服务。斑驳的招牌、泛旧的工具,依旧静静守候在街角,仿佛在低声感叹着那个车轮滚滚,铃声清脆的黄金年代早已远去,却仍在老镇的记忆深处缓缓回荡。

承载着小镇岁月记忆

新力丰脚车商店屹立于华都牙也大街,至今仍保留着马来西亚早期英殖民时期典型的双层骑楼式店屋风格,瞩目的红色外墙配以古典柱式装饰与通风百叶窗,既散发着浓郁的南洋老街风情,也承载着小镇的岁月记忆。

走入店内,映入眼帘的是斑驳的木质柜台、成圈悬挂的外胎与内胎、整齐排列的锤子与锉刀,以及倚靠在角落的小车轮圈和各型号新旧脚车。空气中弥漫着橡胶与机油交织的味道,夹带着岁月沉淀的木香与金属气息,令人不禁联想到昔日脚车行业的辉煌,以及小镇的繁华景象。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陈力丰(左)与陈义兴展示店内“镇店之宝”──拥有70年历史的英国老牌 子Raleigh 经典城市款脚车,原装零件齐全,结构稳固,持久耐用。
陈义兴:从小跟父学艺经商

第二代东主陈义兴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指出,该店已有约80年历史,最初名为“新华兴”,由其父亲陈道模于英殖民时期创立。约10年前,店铺传至他儿子手中,才更名为 “新力丰” 。

他说,自小与父母在店铺楼上生活,伴着楼下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长大。自懂事起,就跟随爸爸学习维修技艺和经商之道。

“爸爸修理脚车时,我就在一旁递送工具。他手把手教我转动扳手、用校圈机校正车轮及调整链条等手艺,我也在多次练习中逐渐熟练,直到能够独当一面,继而接手这家店铺。”

他表示,这不仅是一门谋生的本领,更是父亲留给他最珍贵的手艺;而如今,这份手艺又传承给儿子陈力丰,继续守护着父辈留下的生意与初心。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停在店外的一排脚车,有的车身漆色斑驳,有的篮筐里塞满内胎和零件,成了一道带着旧时气息的古朴风景。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斑驳的老虎钳旁,挂满了各式脚车内胎与外胎,木架上整齐插放着锤子、锉刀等维修工具,仿佛凝结了漫长岁月与夕阳手艺的印记。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店内的老式柜台、木梯、老钟与成圈外胎,共同守望着脚车店的80余年的岁月与温情。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高耸的老式木质玻璃橱柜,结构厚实,柜内陈列着各式脚车零件与工具,布满将近百年岁月的痕迹。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新力丰脚车店至今仍使用“校圈机”,以手动检测和调整车轮的圆度与侧向偏摆,确保调校更加精准。

 
锡矿业没落 脚车业也渐衰落

他披露,1930年代的华都牙也因督亚冷铁船运载锡矿而商贾云集,繁忙的港口带动交通与贸易,也让脚车成为普及的代步工具,促成脚车行业兴盛。

他透露,当年小镇共有6家脚车店,客户多来自华都牙也、布先,以及督亚冷的各族群。后来随着锡矿业没落,铁船停航,港口繁华不再,商贾往来锐减,脚车行业也逐渐走向衰落,慢慢缩减至如今仅存的4家。

他说,从前的脚车以钢铁为主,车架坚固耐用,但重量较重;如今则多采用轻量化合金或碳纤维材料,更适合长途与休闲骑行。

待上网//霹:20日见报/封底主文/老店寻踪︱华都牙也80年新力丰脚车店
陈力丰认为脚车商家不仅是卖车,更必须懂得维修,才能为顾客提供长久而可靠的服务。
陈力丰:未算“夕阳行业”

第三代东主陈力丰指出,如今市场上提供维修服务的同行越来越少,但他认为,脚车商不能只懂销售,更要掌握维修技能,才能准确判断各类脚车的问题,确保其安全性。

“维修脚车是一门结合技巧与经验的手艺,需要细心观察、耐心调试,更要对每一处零件了如指掌,才能确保每辆脚车能够安全顺畅地上路。”

他说,他接手时,脚车行业已不如往日兴盛,但已是当地的老字号,仍有许多熟客支持,不时带着脚车来保养与维修,店铺才能一路经营至今。

他指出,店里业务不仅限于售卖和维修各类新旧脚车,还包括轮椅维修,以及摩托车轮圈的校正服务。

他披露,行动管制令期间,由于当地民众外出依赖脚车代步,加上无法跨州旅游,生意反而出乎意料地好。然而,自开放以来,生意开始恢复冷淡,顾客以马来族群为主,多数购买脚车在甘榜使用。

“从前除了锡矿工人和商家,当地的学生也是骑脚车的主要群体,几乎家家都有一辆,方便上学和日常出行。如今,随着汽车数量日益增加,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改为亲自接送,骑脚车上学的学生已属少数。”

他认为,脚车行业尚未算是“夕阳行业”,关键是不应只局限于销售,而要坚持提供维修服务,因为始终会有人需要脚车的保养与修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