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寻踪|肩负家族使命发扬白铁手工艺 源昌叮当声响百年







ADVERTISEMENT
当锡米于1840年间在拉律被发现后,以打造各种器皿的手工艺行业也慢慢涌现,而到了1900年,这个行业因为需求殷切,从事者也愈来愈多。
当时的工匠,都是通过工具及纯手工,一槌一槌的将器皿打造,这些器皿除了实用外,也可说一件件的艺术品。
在早年,太平因为锡矿业的发达而拥有多家打造器皿的商店,这些商店过后在锡业开始走下坡时,便逐渐改用白铁或原铁,因此有白铁店之称。
当年,其中一间极具盛名的白铁店,便是“源昌”了,这间白铁店于1913年承传迄今已有四代,在这112年的历史长河当中,曾经历过辉煌,也面对过最艰难的日子。
在经过太平马结路增龙公市附近的路段时,偶而会听到店屋内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在循着声响探寻时,抬头一看,便可以见到店前挂满了各种各样钢制品,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这就是“源昌”白铁店了。
第一代创史人温源泉从中国南来
“源昌”的历史可以从1913年开始追溯,当年其第一代创史人温源泉由中国南来,然后在太平马结律门牌110号的商店,与一名友人杨金生一齐从事锡器及白铁工作。
过后杨金生返回中国,便以150元将“生泰昌”店铺顶给温源泉,并立下了一纸合同,将店内所有的工具都转让给温源泉,并允许温源泉改换字号继续营业。
这张详细记录了当时交易及承诺的珍贵契约,目前仍完好的珍藏在“昌源”白铁店内,见证着当年那段创业的起点。
温源昌在顶过“生泰昌”后,将店铺易名为“源昌”,让这间白铁店一直传承直今,目前是由第四代传人温槟华经营。



温槟华凭着精湛的手艺及细心的构思,为消费人提供及创造了许多实用及耐用的白铁产品,以及维修各种破损的白钢用品,让“源昌”声名远播。
温槟华:镀锌铁广泛使用70年代生意兴隆
温槟华受访时说,其曾祖父温源泉过后将白铁店交由爷爷温吾汉打理。爷爷在经营时,因为当时像胶业蓬勃发展,打造像胶用具的生意极佳,当时也处于采用原铁取代锡的时代。
他说,白铁店过后交由二叔经营,但二叔在接手约1年后便不想再继续,当时在吉隆坡的父亲温炳吉便返回太平,继续传承这项家族手工艺。
“源昌”在1970年代因为镀锌铁被广泛使用而生意兴隆,店内聘请了多名工人,而且还拥有电话及货车,在白铁业界中极有名气。
惟好景不常,随着机器化浪潮的来袭,怡保一些工厂采用机器制造了大批的白铁器皿,由于机器制造的器皿价格低廉,因此对手工打造的白铁业形成了极大的打击。
温槟华说,当时“源昌”的生意一落百丈,工人也全都被遣散,最后只剩下爷爷一人经营,生意从火红掉到谷底。
他表示,当其父亲在接手白铁店时,太平拥有数间白铁店,加上塑料产品的涌现,造成生意相当的竞争。
“当时,父亲也曾尝试通过批发白铁产品以促进生意,但这些白铁产品不断的涨价,只有蝇头小利。”





父亲研发咖啡炉热卖
温槟华说,过后父亲凭着匠心研发出以煤气取代木炭的多功能咖啡炉,这种大型的咖啡炉,几乎所有咖啡摊档都在使用,炉内可以烧热水,炉旁还有一个小空间可以装满烧水,并把瓷杯放到热水中保温。
他表示,旧时的咖啡炉都是以煤或木炭作为燃料,但煤及木炭在燃烧时会发出薰人的黑烟,对环境造成污染及不符合卫生。
其父亲过后便研究打造采用煤气作为燃料的咖啡炉,结果需求殷切,许多小贩也将原本的火炉带来改造,“源昌”的生意也节节上升。
温槟华本身则是因为父亲过后身体不适,而在1999年接手白铁店,成为了第四代的继承人。
起初,他对白铁工艺并没有兴趣,但作为传承人的责任,以及维护家族生意的自觉,促使他继续经营这门事业。
在这期间,他面对许多新的挑战,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来自工厂制品以及中国廉价产品的竞争。此外,本地的手工制作往往需要更长时间与更高成本,与工厂制品相比缺乏优势。

打白铁须花心思琢磨学习
他说,打白铁并非是一门容易的手艺,必须要花费许多的心思去探索、琢磨及学习,才能慢慢的上手。
“这项手艺的挑战相当的大,必须依靠手工去完成每一件产品,而当顾客要求维修及改造旧器皿时,也必须要知道用什么材料,以及如何焊接修好。”
他指出,目前所采取的做法是继续接受客制化订单,并利用现代设备,例如铁板折弯机,以加快制作过程。然而,大部分工序仍旧依靠手工操作,以保持手工艺的品质。
温槟华也复制父亲当年制作的旧式信箱出售,这些信箱的设计和工艺技术,依然保持传统的原汁原味,以维持独特的质感。
没继承人太平剩两间白铁店
他说,不久前接获一名顾客的要求,以打造一个传统的炭烧咖啡炉,而这个咖啡炉必须如传统般的拥有保温茶杯的功能,因此挑战相当大。
他表示,打白铁可以说是一项强化金属工艺的遗产,这项工艺如今面对没有继承人的问题,至今太平只剩下两间白铁店而已。
“如果孩子对这个行业没有兴趣,我不会强迫他们继承事业。而年轻人若有兴趣,我也会愿意将这门手艺传授,让白铁业能传承。”

见证太平矿业辉煌变迁
“源昌”从第一代创业至今,其发展历程反映了本地社会从传统手工艺的锡制品到白铁制品,再到不锈钢制品的经济适应能力。
这家历经112年而不衰的家族行业,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唤醒社会对濒临消失的传统工艺保护的重视。
“源昌”的历史也告诉人们,白铁工艺不只是打造器皿,更是对时间的锻造。它也见证了太平从矿业辉煌到城市变迁的百年脉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