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少无利可图 多所微小食堂无人经营




(实兆远21日讯)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少,加上越来越多家长选择为孩子准备食物,以致在看不到盈利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微型华小面临了找不到人经营食堂的窘境。
ADVERTISEMENT
《大霹雳》社区报记者在曼绒进行的统计,在24所华小中多达7所华小出现食堂无人经营的情况,另有两所的食堂则是在找不到华裔经营的情况下,由巫裔业者来兼顾经营。
食堂已多年无人经营的华小有爱大华甘光马坡华小、拉也依淡培民华小、莫珍歪群贤华小、昔加里培民华小、双礼佛渊民华小、实兆远革成华小及实兆远五条路华小,至于由巫裔业者兼顾经营的华小是爱大华哲仁华小及木威培青华小。
根据了解,在学校没有人经营食堂的情况下,大部份学校采取了“搭伙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向附近的居民或附近学校食堂业者下单,由居民或业者每日根据订单,把食物送到学校。
至于没有采取“搭伙食”方式的学校,就需由家长自行为孩子准备食物,以便打包到校,以免孩子在学校挨饿。

学生人数有118人,面对食堂无人经营窘境的群贤华小董事长锺世强说,该校自多年前已无人经营食堂,董家协曾努力找了多名业者或村民,邀请他们经营,但获得的回应都是没有钱赚,所以不想做。
“学校贩卖食物价格与种类,受到教育部与卫生部的限制或规定,不能卖太贵,种类也不能卖得太多,再加上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为孩子打包便当带来学校,结果业者看不到有钱赚,就没有人要做了。”
他说,食堂无人经营,校方就通过找同村的茶室业者帮忙,每日准备固定份额送来学校给可享免费餐的学生,至于没有免费餐的师生就自己解决问题,包括打包带来学校。

哲仁华小家协主席黄祖德说,也是因为看不到盈利,以致从多年前开始,该校就找不到华裔业者经营食堂,结果在无计可施下,找来在国小经营食堂的巫裔业者帮忙,兼顾哲仁华小的食堂。
他说,幸好有巫裔业者协助,否则在无人经营食堂的情况下,享用免费餐的学生吃甚么,师生吃甚么?
“哲仁华小目前有75名学生,巫裔业者会根据每日的销量准备食物,而且食物种类也多样化,如会有饭食与面食,还有售卖糕点等,让师生可以每日吃不同的食物。”

木威培青华小董事长黄海驱说,该校一至六年级只有50多名学生,因此在人数少的情况下,食堂生意变得无利可图,实在很难找到人经营,幸好有在国小经营食堂的巫裔业者愿意兼顾。
“试想,如果不是这名巫裔业者就在附近的国小经营食堂,谁要接手经营只有55名学生的学校食堂呢?”

从冠病疫情开始后,就无人经营食堂的双礼佛渔村渊民华小家协主席张嘉豪说,该校获得在直民华小经营食堂的华裔业者帮忙,才克服了食堂无人经营的难题。
“渊民只有44名学生,无法吸引到业者经营食堂,因此校方采取了‘搭伙食’的方式,每天向直民华小的食堂业者下单,让业者每天早上9时许把师生下单的食物及免费餐订单送到学校,才解决了这项问题,因此非常感谢这名业者。”

实兆远革成华小董事长纪力炎说,该校目前有86名学生,加上老师有百人,但还是无法吸引到业者经营食堂,以致需要请求在附近国小经营食堂的巫裔业者帮忙,以“搭伙食”的方式向业者下单,让业者打包好食物送来学校,以解决师生用餐的问题。
“一些吃不惯马来人食物的师生,只能自己解决问题,包括来上课时打包食物带来。董家协还在努力,包括愿意以免租金的方式游说华裔业者来经营。”

甘光马坡华小家协主席王顺义说,该校食堂最少10年无人经营了,一直都是靠“搭伙食”的方式,由距离约两公里的拉也依淡新村一名村民帮忙,每天送来30份提供给学生的免费餐。
“其他没有免费餐的师生,就得自己解决问题,如我每天会让孩子带面包及健康饮料到学校食用,避免孩子挨饿。”
他说,董家协用尽了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但还是找不到人经营食堂,曾成功说服一名越南籍家长协助经营,但因政府不允许外籍人士经营食堂,以致在过去10年,食堂都空置著。

属于曼绒县24所华小中学生人数最少,即只有29名学生的拉也依淡培民华小家协主席林守国说,学生太少,食物又不能卖贵,真的是没有办法吸引到有人愿意来经营食堂。
“我们学校的运气不算太差,因为自食堂无人经营以来,都获得一名女村民的帮忙,愿意协助根据订单来煮食,并且风雨不改的每日送餐来学校,解决了师生的吃饭问题。”
林守国表示,一天就煮10多至20包的食物,哪有甚么钱赚,但这名女村民是不忍心看到师生没食物吃,愿意帮忙。

五条路华小董事长彭宏国说,该校食堂已10多年无人经营,一直是靠一名女村民的协助,在家煮好食物后打包送来学校,才解决了师生的伙食问题。
“对于这名女村民而言,也是没有甚么钱赚的,她是为了华小,才愿意帮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