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像发烧 需治疗” 专科医生:部分感羞耻成挑战




(怡保22日讯)乌鲁近打幸福医院精神专科医生微琳达古说,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上,马来西亚面对最大的挑战是人们对精神疾病感到羞耻,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去咨询心理或精神科医生,代表他们“疯了(Gila)”。
她接受 《PERAK FM》就“紧急和灾难时获取精神卫生服务”的主题接受访问时表示,其实并非如此,心理和精神疾病其实就好像发烧,是需要被治疗的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就医只是代表他患了需要被治疗的疾病而已。
ADVERTISEMENT
她说,此外,其他的挑战包括缺乏资讯,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居民,他们不知道有支援热线、社区中心,他们或许知道自己需要帮助,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获得帮助。
地区限制难获心理援助
微琳达古说,地区限制也是其中一项挑战,尤其是发生灾难时期,道路关闭、电讯和网络中断、诊疗所偏远时,受害者难以获得心理和精神疾病上的援助。
“宜力发生土崩时期,有受害者反映他们觉得被孤立,当时路段关闭,也打不到电话,很难获得心理辅导。”
她透露,马来西亚缺乏精神医生也是一大挑战,病患往往需要排期很长时间,所以,她建议在等待医院的排期期间,患者可先到有提供精神治疗的诊所获取初期的辅助。
5人遇灾难 1影响精神健康
她说,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健康能决定我们思考的方式、行动和感受,也决定我们如何应对压力,如何交谈、交流和做决定等。
她透露,根据研究,遭遇灾难后,5人当中就有1人的精神健康受到影响,包括忧郁、压力、创伤后遗症等。
她说,例如水灾受害者,每当下雨或打雷时就会特别担忧、害怕等,若这种情况没有获得解决且延续下去,将会对受害者形成巨大的压力、焦虑、失眠、沮丧等,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
初期辅助重要 服务对象广泛
她表示,初期的辅助十分重要,包括紧急时期的辅导、危机热线和社区辅助,而服务对象必须广泛,囊括儿童、乐龄人士、残疾人士、前线服务人员等。
她说,在辅助灾难受害者上,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政府提供了各方面的设施和服务,包括有提供精神和心理治疗的诊疗所、乌鲁近打幸福医院、中央医院精神科、“社区精神健康中心”(MENTARI)、24小时社会心理服务热线 15555等。
她透露,霹雳州有两所“社区精神健康中心”,分别位于华都牙也和狮尾;非政府组织方面也有马来西亚医疗援助协会(MERCY MALAYSIA)、马来西亚心灵扶助协会(Befrienders)、MyMinda等。
除药物治疗更需关怀倾听
另外,她表示,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关怀、同理心和倾听更为重要,在家人、同伴、社区和治疗的帮助下,虽然需要时间,但可以帮助患者复原。
她说,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对精神课题理解、支持和开放的社会,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看到有人忧郁时,不要去批判他们,使他们觉得他们的问题被矮化。
她表示,所有人都可应用心理急救 (PFA)来帮助面对心理和精神压力的人。
她透露,其中以同理心、耐心的倾听帮助最大,很多时候当面对危机时,受害者需要的并非劝告、建议、指教,而是需要有人可以听他们诉苦。
倾听者要诀 尊重与同理心
她说,成为好的倾听者的要诀是专注和仔细的聆听,给予尊重与同理心。
她也说,当需要给予建议时,谨记必须诚实的提供资讯,例如灾难时期,必须告知受害者确实的情况和资讯,而非为了安抚他们而隐瞒事实。
她补充,灾难时期传达讯息要以简单明确的方式,因为当下受害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没办法接收太过复杂的资讯。
沟通时勿催促避免频打岔
她说,当与他们沟通时切勿催促或强迫他们倾诉,也应避免频繁打岔,尽量避开“忍耐吧!”、“我明白你的感受”、“还有人比你更惨”、“不要伤心,都是注定的”之类的字眼。
“我们可以说‘我可以如何帮助你?’、‘你需要什么帮助?’,但很多时候,只是倾听已经有很大的帮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