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心视线 | 陈咏琪:灯火下的传承


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马来西亚各地迎来九皇爷诞庆典。庆典期间,庙宇从起篙灯柱、恭迎九皇大帝圣驾晋宫、友庙交流与晋香、补运、游街巡狩、布施,到过圣火与平安桥等一连串仪式,非常热闹,直到恭送九皇大帝圣驾与落篙灯柱,才圆满结束。
在这九天内,许多平日茹荤的信众都会严格守素,以示虔诚与敬意。
ADVERTISEMENT
每年趁着这个节日,我会跟随母亲前往怡保斗母宫拜祭,似乎成了一种年度惯例。买乌龟包、买桃包、买清香,是拜神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小时候懵懵懂懂,只知道照着大人指示去做;如今能熟记所有步骤,也更能体会到那份庄严。
日前前往庙里参拜时,恰巧遇上接神队伍抬出神轿,准备迎接九皇大帝副炉与李府元帅回宫。鼓声阵阵,香烟缭绕,我发现队伍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而在售卖乌龟包的档口前,招呼顾客的同样是笑容可掬的年轻人。
这情景让我想起大学时期参与的柔佛古庙游神活动。每年农历正月举行的柔佛古庙游神,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活动从亮灯、洗街、众神出游,到夜间抬神轿巡游街道,气氛逐步推向高潮。鼓乐震天、人潮涌动,观众高喊“兴啊!旺啊!发啊!”,抬轿者奋力摇轿,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合境平安。游神队伍中,同样可见不少年轻人,他们肩扛神轿、汗流浃背,却依然笑容满面,展现出对信仰的热忱与活力。
许多人常说,社团组织与传统信仰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年轻一代不愿投入,也缺乏兴趣与耐性。然而,当我看到这些年轻人参与祭典、默默奉献时,便深信那并非全然如此。
信仰不只是香火鼎盛的庙堂仪式,更是一种凝聚与传承。九皇爷信仰历经百年,未因时代变迁而消退,正是因为背后有一群人,无论老少,以虔诚与热爱,将这份信念代代相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