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心视线|陈世传:伤害形成的“恐惧记忆”


                            
                        虽然,学校场所禁酒的风波,随著华基政党领袖出来喴话澄清后,已告一段落。
虽然,旅游部活动供酒风波,也随著部长道歉及发表声明后,也告了一段落。
ADVERTISEMENT
虽然,国旗风波,也随著国庆日及马来西亚日过去后,停止了争论与喧闹,也还给了舆论平静。
但,以上的数个个案课题,是不是已对华社造成伤害,会不会对华社形成一种恐惧的记忆,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接下来,主权属于董事部的华小或华中,在学校举办宴会,或租借礼堂予私人举办宴会时,会不会自然的产生“敏感”的包袱,无意识的在意识里浮现会不会引发课题的隐患或警觉,进而可能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在“避雷”心态的作祟下,放弃在校内举办有酒的宴会?
到了明年,国庆与马来西亚日将至时,无论是商家或民众,在准备挂国旗迎接国庆与马来西亚日时,会不会因为害怕犯错,最终再次选择了不挂呢?
我认为,以上两个的“会不会”,都有可能成真,原因很简单,因为屡次的伤害早已在华社的心里,留下了“警觉”与“恐惧”的记忆!
事实上,以上的课题除了会对华社留下“恐惧记忆”之外,也造成了华社对开明多元政府期待的幻灭与失望,因为95%华裔选民,当初抱著对开明多元的期盼,而投下的神圣一票,在距离这一届政府任期结束,已走超过一半的路程时,并未见著预期的多元与开明。
在用华文书写的大部分时事评论里,都形容安华为首的昌明政府,对于华社而言,是蜜月期已走到尽头,而这也意味著,华社对首相安华,以及以他为首的政府团队,已逐渐失去了期盼、信心与信任,而换成了质疑、愤怒、不可信,甚至是背叛?
下一届的全国第16届大选将至,对于上一届成功赢得95%华裔选民信任与支持的行动党而言,随著期盼、信心与信任已不再存在时,也就意味著,华裔选民对行动党或希盟的支持,已不再是“定存票”,因此对于行动党而言,绝不能再继续的被动下去,坐井观天的误判,还以为华社在没有其它的更好选择下,还会忍痛继续支持它们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