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苏丹:反映教育体系失败 校园暴力是国家警讯



(怡保5日讯)霹雳苏丹纳兹林沙指出,近来国内频频发生校园暴力、霸凌、性侵、甚至少年凶杀等悲剧,施暴者多为17岁以下的学生,反映了教育体系在培养人性价值方面的失败,造成了精神危机与情绪失衡。
“学校本应是孩子最安全的地方,如今却暴露在各种可威胁安全的氛围下。当最安全的地方发生人性危机,便是国家的警讯。”
ADVERTISEMENT
“这种危机不应被政治化或被用来攻击当下的领导。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癌细胞’并非一日形成,而是长期积累和蔓延的后果。”
苏丹今早在霹雳州政府大厦为2025年全国廉正月庆典主持开幕,致御辞时指出,教育的真正目标已经偏离,人们过分追求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却牺牲了重质的教育内涵。
“我们之所以陷入今日的困境,是因为过去未能及早和果断地防范。长期的否认、拒绝承认错误、傲慢自负、不愿听取批评与改正、再加上过度妥协与缺乏果敢行动,使问题不断恶化。”
苏丹表示,教育的意义并不只是培养最聪明的人,而在于塑造最有仁心的人。自独立以来,政府一直把教育视为国家根基,并给予巨额拨款,而在2026年度预算案中,教育部获拨662亿令吉,高等教育部获186亿令吉。
“但这些数字若仅停留在账面上,而学生心灵空虚和缺乏价值观,教育的真正意义仍旧无法实现。当教育失去道德方向,学业上的成就将不再代表文明的进步。”
殿下表示,廉正必须通过持续的教育,即在家庭播种、在学校滋养、由社会强化,并由具榜样力量的领导激励。父母在培养诚信方面的角色最为关键,因为家庭是一个人最早的学校。
“廉正的根基始于灵性与品格教育,由父母开启,再由教师、领袖与社会延续。”
苏丹表示,反贪会前首席专员拿督斯里莫哈末苏克里曾揭露,学校内也存在贪污行为,涉及教师与学生;有教师以性骚扰换取学生通过考试,也有学生以金钱贿赂同学以获取班长职位。而校园霸凌事件也并非新现象,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被媒体报道出来了。
“已故彭亨州苏丹阿末沙在2004年曾亲临学校了解学生霸凌事件,当时的教育部长承诺要查到问题根源的最底层,并誓言立即解决。”
苏丹说,大马国立大学于2002年的研究显示,受访大学生中有30.5%表示愿意收受贿赂,这反映出年轻人的廉政意识严重流失。大马廉正学院于2017年针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每三名大学生中就有一人认为,接受回馈作为服务报酬并不算贿赂。
“28.1%的受访者认为,擅自取用公司财物作个人用途并非错误;37.3%的受访者认为,即使公干已有全额资助,仍申报外勤津贴也不是道德问题。反贪会对1000名大学生的调查亦显示,16%表示愿意接受贿赂,另有18.5%表示若不会被惩处,他们会选择收贿。”
“社会应该自问:是否对考试成绩与关键绩效指数的过度追求,使教育的核心目标被遗忘?是否过分执着于名次与统计,反而忽略了灵魂的培养?在追求高分与学术卓越时,是否牺牲了精神与道德教育?我们是否亲手塑造出一代缺乏人性、没有同理心与良知的学生?孩子们被反复训练应付考试,熟记技巧,却不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感受。”
殿下指出,廉正教育必须从学校阶段开始,让年轻一代明白:不老实的成功,不会得到祝福。因此,学校与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也应是品德养成的机构。
苏丹纳兹林沙说,要在全国廉正危机中创造成效,除了需恢复教育的神圣意义,也要重温国家原则第一条的“信奉上苍”。
苏丹表示,廉正价值在所有宗教、信仰、文化与文明中都有被强调。而推动廉正文化的努力,不仅仅是推出政策或喊口号,更需要思想与态度的改变。
“这种转变必须通过教育与实践来实现,通过勇于承认错误、愿意接受批评,并最重要地,通过领导层的表率来体现。”
历史提醒廉正失守的代价
殿下引述历史,指中国古人建万里长城,深信高墙能抵御外敌。然而,在建成后的头一百年间,中国三度遭受入侵,敌人不必攻城或攀墙,只需以金钱贿赂守卫,城门便为他们敞开。
“我国的历史,同样提醒人们廉正失守的代价。1511年,马六甲的沦陷并非完全因外敌强攻,而是源自内部的腐败与背叛。《马来纪年》和《东方志》都记载,当时的政权因贪婪、权斗与叛变而失守,最终为殖民势力打开了城门。”
“历史映照出廉正的价值。一旦廉正崩塌,权力便会变得脆弱;当诚实不再,独立也会失去根基。无论是公职人员、企业领袖、政治人物、宗教领袖,还是社会团体与志愿组织的成员,都应以历史为鉴,以廉正为本,才能稳固国家与社会的根基。”
殿下说,在2003年,即《国家廉正大蓝图》推行前一年,大马在全球180个受评国家中,位列“贪污印象指数”第37名;然而到2024年,即推行二十年后,我国下降了20个名次,排在第57位。而在2018年与2022年,我国更跌至第61位,这是有史以来的最低排名。
“大马廉正学院(IIM)于2004年4月23日正式宣布成立,作为独立机构来肩负监督与协调《国家廉正大蓝图》的使命。这20年期间,学院共获拨款近2亿1200万令吉,从2004年的500万令吉,至2024年增至1800万令吉。”
“IIM被赋予极广泛的职责与沉重的任务。在资源有限与拨款不多的情况下,该机构肩负巨大挑战,仍被寄望能在全国诚信危机中创造成效。因此,必须重新思考战略方向,开创新的方法,确保廉正文化的培育能结出成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