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考古博物馆重新开放 “霹雳人”遗骸回乡展出





(江沙6日讯)玲珑很无聊,没什么可看的?这个观念该刷新了!玲珑考古博物馆今年7月已完成升级改造,正式重新对外开放。此次最受瞩目的亮点,是东南亚保存最完整的“霹雳人”古人类骨骸,已从吉隆坡国家博物馆“荣归故里”,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ADVERTISEMENT
重新开放的玲珑考古博物馆为两层楼建筑,展览内容与空间均较以往大幅扩充与提升。目前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全年无休,仅主要公共假日关闭,入场目前免费。

全息科技展示区更生动
博物馆引入了全息投影技术、互动视觉装置及现代化照明系统,让史前历史展示区更为生动。博物馆周边区域还保留了多处考古遗址,包括武吉布农的陨石撞击遗迹及哥打淡板的石器工场,进一步丰富了游客对玲珑谷文明延续性的理解。
建于1999年至2000年的玲珑考古博物馆,于2001年首次对外开放,初期以临时展览形式向公众展示考古成果。内部设计与常设展品布置工程于2001年启动,并于2003年正式完工。随后,博物馆由国家遗产局接管,隶属于马来西亚旅游与文化部。

黄福成:完整骨骸极有价值
玲珑世界文化遗产协会主席黄福成对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说,霹雳人骨骸发掘自龙都洞,距今约1万3000年。其最显著的价值在于完整性。与其他地区发现的同期骨骸可能只有头骨或四肢骨不同,霹雳人是一具没有缺失的完整骨骸。
他说,除了霹雳人,玲珑谷范围内如老虎洞、爪哇洞等多个考古遗址,也曾发现年代更久远但零散的人类骨骸与活动痕迹,将人类在马来半岛的活动史追溯至距今10万至20万年前。
“博物馆展览亦涵盖了玲珑地区丰富的史前历史,其中包括约183万年前的陨石撞击事件。真正的陨石主体深埋于武吉布农地下约44公尺处,地表散布的多为撞击产生的碎石块与熔融石。这些由陨石撞击地表岩石融合而成的特殊物质,是当时巨大撞击力的见证。”

武吉布农成地质奇观
武吉布农是一个露天遗址,揭示了地质学和考古学两方面的重要证据。考古证据表明,该遗址距今183万年前至3万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距今183万年前的陨石撞击灾难证据,可从撞击留下的痕迹中观察到,如原生岩石熔融形成的冲击岩。
在冲击岩中发现了大量石制工具,其中包括手斧。这表明在183万年前陨石撞击之前,武吉布农已有旧石器时代文化存在。这一数据支持武吉布农作为东南亚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最古老遗址。

考古山洞须提前申请导览
“为保护珍贵的考古遗址,玲珑谷内的所有考古山洞,包括最新的老虎洞(目前仍在进行步道修缮),均不开放自由参观。游客须通过向世界文化遗产机构或认可的导游提前3天至1周提出申请,方能由专人带领进入。申请时需提供游客人数、年龄及身体状况,以便评估参观特定山洞的安全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