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记者心视线

发布: 2:26pm 11/11/2025

记者心视线

双11

陈咏琪

记者心视线

双11

陈咏琪

陈咏琪 | 买买也无妨

每年的11月11日,原本象征“单身”的光棍节,如今早已演变成全球瞩目的购物狂欢。零点钟声响起,无数人守在手机或电脑前,只为抢那一刻的“限时优惠”。然而,当折扣热潮退去,理性的消费思考才真正开始。

对我来说,不只是购物节,更像是一场“购物车清理大赛”。每年,我都会打开购物车,看着那些“等有折扣再买”的商品,开始自问:我真的需要它们吗?一边在心里挣扎,一边对自己说:“这次要理性消费,不剁手。”可结果往往是,嘴上说着不要,手指却早已点下“结账”。冲动与理性在指尖上交锋,这种矛盾让人哭笑不得。

ADVERTISEMENT

曾经的我,也和许多爱购物的人一样,一看到精美包包、时尚服饰、保养品,理智立刻被五颜六色的“限时优惠”冲昏头。再加上朋友的怂恿,“再凑一点就包邮”、“买两个更划算”。就这样,购物车里的商品越加越多,账单金额也节节攀升。

不可否认,有些用品确实实用,比如方便母亲料理的绞肉机,或者让卧室焕然一新的可爱床单套组。但“踩雷”的比例依旧惊人,穿两次就松垮的衣服、被网红吹上天却效果平平的面膜,还有那把号称“能自动折叠”的神奇雨伞,连开都卡顿。每次拆开包裹的兴奋感不过三分钟,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我为什么会买这个”的懊恼。

后来,我学会了在双11来临前先“清理欲望”。我会给自己列一份清单,把真正需要的东西写在上面,其余的商品一律搁置24小时。第二天醒来,如果仍然记得、仍然想买,那它就是真的有价值。结果呢?很多东西隔天就从记忆里消失,原来那些“非买不可”的冲动,只是短暂的幻觉。

当然,双11也不该只被贴上“理性消费”的标签。它其实是一种小仪式,忙碌一年,给自己一点奖励。买下那瓶心仪已久的香水,不是为了折扣,而是想让自己闻起来开心;换掉旧锅旧碗,也不是为了凑单,而是让三餐更有温度。在这个意义上,双11不仅仅是“买东西”的节日,更是一种“照顾自己”的方式。

所以,今年我依然会清空购物车,只是方式不同了。我不再为了折扣而买,而是为了犒劳那个努力生活、偶尔也会犯傻的自己。剁手没关系,只要每一次“下单”,都能让自己过得更好一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