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即时国内

发布: 2:52pm 21/11/2025

罗里

李存孝

超载

罗里

李存孝

超载

李存孝:须终结超载货车时代 要告别“公路棺材飞弹”

(怡保21日讯)怡保东区国会议员兼行动党政治教育主任指出,在大马的高速公路上,巨卡呼啸而过,若继续放任这种“重量暴政”,等于是把利润摆在生命之前;当代价是死亡、伤残与道路崩坏时,任何退缩都变成一种不负责任。

他在脸书贴文表示,先粉碎最广泛的误解,即“我的设计承重40吨,为什幺法律只允许载20吨?”。车辆的“工程极限”从来不是“法律载重”。最大总重量(GVWR)包含车辆本身、油料、司机和所有装备,而法律允许的载重量(BDM) 则基于桥梁承重安全、车轴负荷物理极限、刹车距离、路面容忍度及国际安全标准。

ADVERTISEMENT

李存孝:须终结超载货车时代  要告别“公路棺材飞弹”
李存孝:所有噪音面前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即为了维持行业低价,让国人在路上送命,可以吗?我们应该接受吗?(档案照)

他说,政府必须确保罗里不会破坏公路、压垮桥梁,更不能在雨天路滑时变成“40吨的高速飞弹”。机器能抬起的极限重量,并非它每时每刻应负的重量。基础设施有极限,物理定律不会让步,而公共安全从来不是可选项。

他指出,许多大基建工程承包商抱怨工程受阻、供应链滞塞;物流公司指责交通部“不亲商”甚至“排商”。他们的焦虑真实存在,但暴露的是整个行业长期依赖超载的运作,而非真实效率。

他回应近期网民指责时说,涨价并非改革造成,而是多年累积的结构性问题被揭开。

他指出,近来网络上流传一段怨气深重的控诉:“部长搞大罢驰、建材起价、工程亏钱、花红泡汤、人民吃草……改革不能太快,不要脱裤子就来。”。这样的情绪,他理解。

“涨价带来的压力,我也不会否认。但我们必须诚实面对一个现实:这次涨价,不是因为执法太快,而是因为过去几十年都太慢。不是因为改革造成成本增加,而是因为过去靠违法超载来压低成本,如今不能再靠危险行为补贴价格。”

他表示,当一个行业长期习惯透过超载来补贴运费、压低建材成本、掩盖效率不足,那幺一旦规则被恢复,价格必然会调整。

他说,这不是改革带来的新痛苦,而是过去被隐藏的旧成本终于浮上台面。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工程只要恢复合法载重就会立刻亏钱,那不是政府害你亏钱,而是行业过去的价格结构从一开始就是不可持续的。

他指出,指责政府“太快”其实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规则不是去年才写出来、BDM不是这几个月才规定、安全标准不是某位部长“突发奇想”、法律从来存在,只是过去长期被选择性无视。执法恢复秩序,看似突然,实则迟来太久。

他说,至于“花红泡汤”、“工程亏本”这一类真实的经济痛点,他不会轻视,但必须点破另一层真相:利润若依赖违法才能维持,那不是生意,是隐形补贴;若行业要靠危险来生存,那不是改革的问题,是模式的问题。

“我们不能因短期阵痛就回到‘人民的命换行业的便宜’。也不能为了‘不涨价’,把道路当成废弃品,把司机当成牺牲品。改革不是为了让谁‘过不去’,而是为了让所有人以后‘过得去’。”

他表示,所有噪音面前仍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即为了维持行业低价,让国人在路上送命,可以吗?我们应该接受吗?若一个行业的存亡要靠危险维系,那它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改革。

他说,执法不是惩罚而是一种给新技术、新营运模式和守法企业打开生路的变革性解放。唯有“排毒性”的一致执法,才会带来更健康的市场。新常态规则一旦稳定执行,运输价格自然回稳、“黑市操盘卡特尔”式价格勒索操作会被削弱,真正有效率的运输物流企业将胜出。

他指出,许多所谓“物流公司”并无自有车队,而是定价、揽生意,再把所有风险转嫁给小型车主。司机多数按重量算钱,而不是按趟次或安全标准计算薪酬。当载重受限时,他们赚得更少,不是因为政府执法,而是因为物流操盘公司拒绝提供公平的薪酬模式。

“换言之,不是法规逼司机超载,是商业模式在奖励超载的危险行为。”

他说,代价不是数字,而是司机们流的血和他们家人的泪水。

他表示,马来西亚道路安全研究院(MIROS)的数据触目惊心:6年间1457条人命被超载重型车辆夺走,平均每36小时就有一人丧命。超载降低刹车效能、提高侧翻风险,让单一事故变成群体灾难。

他说,一个高风险行业,不可能像驼鸟埋头避险般,通过否认真相逃避现实来获得安全。风险要幺被监管、被减轻、被公平补偿,否则就被转嫁给司机、给承包者、给道路上其他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客,给全体国人。

他表示,道德结论简单明了,没有任何利润值得一个人的生命。经济逻辑同样清晰,一个靠“默许违法”维持竞争力的行业,不可能长久。执法迫使行业修正,公平定价、诚实成本、正确的资产运用、更少故障事故。规范的物流体系能降低保险费、保护公路,也提升国家竞争力。战略层面更无需赘述:一个将危险超载视为“常态”的国家,无从谈什幺区域物流枢纽。政府不是在扼杀物流业,而是在拯救它。

他指出,陆路交通局与交通部并非反商,而是反悲剧。此次执法是保护生命、保护司机、保护道路,更是保护行业自身的可持续性。拒绝转型的被淘汰,不是政策带来的结果;他们终将被自己的落后模式淘汰。

他强调,马来西亚必须告别“公路棺材飞弹年代”。唯有让法律回归法律,让公路回归公路,才能迎来一个安全、公平、现代化的物流新时代。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