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南海之声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投稿须知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创作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中医
大柔佛焦点
昔中医药业公会跨州义诊 金马士人热烈回响
(昔加末2日讯)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走出昔加末,70年来首次跨州与金马士6个团体联办中医义诊与草药展,获得热烈回响,现场有超过100名民众前来看诊,连友族也趁机尝试中医护理。 此活动由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主催、金马士真宝殿主办,获得金马士福建会馆、金马士客家公会、金马士峇鲁狮子会、金马士少竹山体育会及金马士脚车俱乐部参与。 义诊及草药展今日在金马士神农大帝真宝殿举行,展出50种中药饮片及10种生草药。义诊则从早上8时30分进行至下午2时许,民众络绎不绝。 5名中医师郭怡捷、吴立友、杨天仕、廖奎鉴及马济弘,在现场为民众脉诊、针炙、推拿及提供中医护理咨询。 来自大港新村的印裔男子苏鲁也纳拉耶南(59岁)对此公益活动深表赞赏,他因脚踝疼痛,姑且一试前来咨询,结果被中医师指可能是肾脏问题所引起。他也接受中医针灸,并获医师开出药方。 另一友族沙鲁班(43岁)受访时指出,他曾小中风,虽然痊愈了,但手还是会麻痺,因而前来咨询中医师。 民众苏秀珠(68岁)受访时表示,她早前因跌倒而肩膀疼痛,今天尝试针灸治疗后,情况有所舒缓,她会根据医师所开的药方继续调理。 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会长林烟煨致词时指出,该会成立70年以来,首次跨州与其他团体联办义诊,此次是一个新的开始,也象征著该会走出昔加末,把中医的精神和服务带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认识中医、受惠于中医。 “今天的活动看起来简单,但意义深远,尤其是能在神农大帝真宝殿举行,这里是中医文化的象征,神农尝百草的精神,正是中医药传承的根本,没有神农的探索,就没有今天中医中药的普及与发展。” 他也不忘提醒中医师们,应以扎实的中医基础为根,同时结合现代科学的新思维,不断学习与创新,让中医治疗和护理更完善、更贴近人民的需求,为社会大众的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活动开幕人拿督陈永清在致词时指出,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场义诊,更是一场结合知识与健康的草药展,展出的中药饮片与生草药多达60种,种类丰富。 “我相信,此项活动能为金马士一带的病黎带来实际的便利,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尝试中医护理与治疗,同时也能让本地居民更深入地了解中医中药的奥妙。” 他表示,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周遭有许多植物都是具有疗效的草药,只是我们缺乏认识,误以为它们只是普通的杂草。 “透过今天的展览与讲解,相信能让更多人了解草药的功效,进而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达到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起的效果。” 出席活动者包括金马士福建会馆名誉顾问兼金马士国民华小董事长林昌伟、金马士客家公会会长邓亚林、金马士峇鲁狮子会会长苏进、金马士脚车俱乐部主席陈伟胜、金马士少竹山体育会会长林奕材、金马士真宝殿主席林观福、昔加末中医药业公会署理会长李植友、财政李思华和总务邱广发等。
2天前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陈正华:培养接班人现代化发展 让中医药融入日常健康
(新山25日讯)柔南中医药业公会会长陈正华促请同业,鼓励年轻一代发展中医药业,并培养接班人,敢于创新和突破,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中医药业更专业与现代化,同时更贴近民众,让中医药不只是药柜里的草药,而是融入每个人的日常健康里。 陈正华昨晚出席柔南中医药业公会52周年联欢晚宴时,发表上述谈话。 他说,面对西药行如雨后春笋般增加、药物广告法令的约束以及网络平台竞争等因素,中药店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但门市中药店提供实体选购及面诊咨询是一大优势。 “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中医药店的核心使命始终不变,那就是照顾老百姓的健康与福祉。让我们携手同行,继续传承中医药业文化,造福社会。 ” 他提到,5年前,冠病病毒突如其来,全马中医、中药行在对抗疫情、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当时,中医药业不仅帮助了大批感染者度过难关,恢复健康,也减轻了国家公共卫生系统的压力。 “如今,流感无处不在,中医药此时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在预防抗疫和扶正去邪方面可以发挥最大疗效。 ” 他希望政府能给予中医药业更大的关注,并在中药应用方面给予更大的谅解和发挥空间,积极支持中医药教育、科研与创新,让中西医之间能加强沟通与配合。 而随着柔新捷运系统(RTS)即将在不久后通车,到时大量游客将涌入新山及周边地区,他提醒同业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颠覆性的时刻,以求分得一杯羹。 另一方面,柔州卫生及环境委员会主席林添顺的代表陈传平,在代读致辞内容时表示,柔佛州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业的发展,认可其在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我们将继续支持包括柔南中医药业公会在内的各中医药团体,在标准化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协助。” 他说,柔南中医药业公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行业专业水平、服务广大民众健康的宗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卓越就。 “公会不仅是联结同业、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更是守护与传承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坚实堡垒。中医药业者的坚持与奉献,为柔南乃至全国民众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他续说,在当今时代,中医药正以独特的优势,在全球健康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倡导的“治未病“理念、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也与现代预防医学和个性化医疗的趋势不谋而合。 “我期望公会能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团结业界把握时代机遇,让中医药这一古老的智慧结晶,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陈传平较后也代林添顺宣布拨款5000令吉给该公会。 晚宴上,大会也移交各5000令吉华校基金给哥打丁宜育华小校长杨佩佩和古来四维华小董事长巫仁勇;会员子女亦获颁金牌表扬奖及奖励金。 出席晚宴者尚有柔南中医药业公会署理会长冯俊丰、副会长曾宪光、曾德华、财政洪明亮、总务赖瑞祥及新山客家公会会长拿督斯里杨国兴。
1星期前
大柔佛焦点
草堂书架
张草 / 古代医生要会念咒
明初已有医家指出,祝由术已沦为巫师惑人骗财之术,甚至立法禁止巫师。 中医在历史过程中,丢失了一样很奇特的科目:祝由科。 “祝由科”就是利用念咒和符咒来治病,如今常跟荒谬、迷信、骗财摆在一块,但其实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就有提到了。 事实上,上古的医师和巫师是没有差别的,新石器时代的巫师甚至可能是一族之长,后来巫、王分家,前者负责和天地神灵沟通,后者统治人间。即使如此,巫师仍然具有三种身分:史(记忆史事)、巫(与超自然沟通)、祝(祈祷治病)。 国家诞生后,先秦和秦汉时期的巫医和巫祝仍为主流医疗,巫师负责治病,医师要会念咒,从近代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就可以看到咒术疗法已经很专业化。 隋代官方医科吸收佛教和道教的咒术疗法,开设“咒禁”专科,在太医署之下设“咒禁博士”,成为医、药、按摩之外的第四专科,唐代又增设针灸为第五专科。 两宋时期吸收道教符法,又改名为“书禁科”,加上当时出版业开始发达,政府也整理出版医学教科书,用咒术和画符来医病也成为官方医学教育的一环。到了元代,终于结合咒禁(念咒)和书禁(画符)二者为“祝由科”。 然而,明初已有医家指出,祝由术已沦为巫师惑人骗财之术,甚至立法禁止巫师。随着明穆宗于1571年废除官方的祝由科后,便不再有官方正规教育,然而在民间依然继续发展。到了清代,连续发生的大瘟疫,更是刺激民间祝由科兴盛,但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也日渐受到批评和贬低。 1959年之后,中共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古医书时,认为其内容“不正确”、“不合理”、“没有参考价值”而通通删除,变得后来重印古医书内的祝由科内容就直接消失掉。直到1990年代,才有一些中国的中医师开始试图用心理治疗的角度来重新诠释祝由术。 历史博士林富士早年名作是《汉代的巫者》(台北,稻乡,1988),一生的研究都环绕着宗教和医疗,晚年还成为利用数位方法研究历史的推手。这部祝由科的历史其实是他未竟完成的遗作,恐怕已将古书中所有跟祝由科有关的史料都纳入了。 林富士借由研究祝由科在历代的浮沉兴衰,讨论它在现今社会该如何定位,还有现代中医如何重新赋予它新的价值。可惜他还没有整理好这部作品,就在2021年过世了。 更多文章: 【特辑:书房与镇山宝】张草/手写的感觉真好 张草 / 蒙古人眼中的中国史
4星期前
草堂书架
问医
林顺木 / 中医助力腰椎保守治疗 遇马尾神经症候群 须果断手术
1月前
问医
VIP文
养生讲座12日举行 听医师分享养生之道
由大山脚福德正神会属下终身学习委员会主办、威省五大乡团联合妇女组协办的“婆妈医师说养生讲座”,将于本月12日(星期日)下午2时在日新独中视听馆举行,入场免费。
1月前
VIP文
VIP文
刘永山.让全世界看到大马中医发展和贡献
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实践,从药材培育到产业创新,从诊疗服务到养生文化,我国中医药产业已构建起全链条生态体系,展现蓬勃的发展活力。中医药不仅守护着各族人民的健康,更成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促进文化交融的强劲引擎。
1月前
VIP文
沙巴潮讯
沙中总商会与中柬签协议 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
(亚庇9日讯)拿督刘顺泰昨日代表马来西亚沙巴中国总商会与中国亳州市商务局、柬埔寨相关政府部门及柬埔寨中国港澳侨商总会签署合作协议,深化中医药领域国际合作。
2月前
沙巴潮讯
问医
林顺木 / 88岁长骨刺腰椎痛 服药物疗难缓解 中医能否“解围”?
2月前
问医
星云
【岛屿漂流】针灸记/黄荟如
“马来西亚的工资不是很低吗?” 医师一针刺进我背上不知道第几节脊椎的侧边,进去以后还旋转了方向,这种痛不是那种很明显的刺痛,就是隐隐地在肌肉里扭转,牵动一些平时极少触及的神经。 我这腰肌劳损的毛病自从来到台湾后就愈发严重。写论文看书坐在书桌前往往就是一整天,房里的椅子是硬邦邦的铁板凳,研究室的椅子稍微好一些,但坐久了屁股和腰都承受不住。每天走路应该还算是一种复健,但背着沉重的电脑每天走路搭巴士真的不见得对我可怜的腰有什么好处,司机大叔是全球统一的爆脾气,突然踩油门、踩刹车、急转弯,这样被甩来甩去,有时真的痛到我默默流泪。日积月累,最严重的时候真的站起来和坐下的那一刻实在让人苦不堪言,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就连趴着都觉得难受。 “和其他国家比较的话,工资确实比较低,但我们房子和生活费也算比较便宜,当地人还能活得下去。” 我趴在医疗床上,也看不清医师的表情,只能自顾自稍微解释一下马来西亚的社会环境。普通老百姓说穷的话,其实能孕育几个子女奉养老人的家庭还是大有人在,大家还能住自己的房子,开自己的车。说富有的话,其实一般家庭未必能提供子女优质教育,也承受不起天天在外吃三餐,更别说出国旅游。 背上又传来几下刺痛,不是难以忍受,一种说不上来的扭捏,什么东西刺进我的魂魄里。 “那你打算留在台湾吗?我认识很多马来西亚人都留在台湾工作,发展很好呀!能出来的人,应该很少要回去吧?” 为什么不回去呢?21岁起我就开始游走各个国家,在韩国公司工作,在北京上学,去过繁华的纽约,到过美丽的夏威夷,流连过洛杉矶、芝加哥、法兰克福、奥克兰,更别说日本、香港、越南、泰国。新加坡就算了,我们这种南马人一直都觉得新加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国家不国家的说起来太生分了。我也曾经想过要逃跑,但越是见到这些地方的美丽,我就越是想念马来西亚,可回到马来西亚后我却总是没多久后又逃出马来西亚。这种乡情就像我腰上的伤,针灸后能舒服几天,几天后又疼得撕心裂肺,得出逃到处找医生。 “台湾多好,你看有健保看医生多便宜。” 真的庆幸台湾的健保计划,因为中医也在健保范围内,看中医大部分都只需要一百多台币,我这不争气的腰一星期复诊一次真的也花不了多少钱。除了看中医,我也借此机会去看了台北几个比较有名的专科,但越是有名的医生,有时是连号也挂不上的,门诊费也会稍微高一些。 靠着一块钱救活自己 要是比起国家的币值汇率、经济科技、政治风气、环境卫生,说真的我在外国人面前总是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但说起医疗福利,我稍稍才有些硬气,只要拿着马来西亚身分证,政府医院和诊所的挂号费只要一令吉,这真的是国家给人民最好的照顾。当然,这种福利或许只有我这种低下阶层爬起来的人能感受得到。我中学时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好几次是自己搭巴士到政府医院靠着几块钱救活自己的。对,我们也有公共巴士,只是想搭上的话需要一点毅力和运气。 医师打开烤灯,照在我的腰上暖暖的,针还埋在我的皮肉中,但肌肉似乎已经适应了异物的嵌入,疼痛渐渐消散。 “马来西亚常年都是夏天,很难受吧?” 哦不,我喜欢太阳,就像现在照在我腰上的小太阳。马来西亚的天空蓝蓝的,云白白的,树绿绿的,阳光金灿灿的,吹来的风是暖暖的,衣服推出去晒一下就干的,一天冲两次凉整个人香香的,午后雷阵雨开风扇睡午觉凉凉的。 医师轻轻拔起针,扔进铁盘中噔噔作响,我紧绷的肌肉也随之一点点放松。缓缓坐起来,腰间的拉扯感已经消散,终于可以自如地站起来。 嗯,针灸结束了,不只是针了我的身还针了我的魂,一个马来西亚的身体和灵魂又鲜活了起来,这个身体要跑回去那个养不活我又饿不死我的那片土地,面向我的大太阳蹦蹦跳跳地继续活下去。
2月前
星云
即时国内
何德君:推动中医药制度化 政府应纳入医疗体系
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总会长拿督何德君呼吁政府,应加快推动中医药制度化,让中医药成为国家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公共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2月前
即时国内
华社
马汉顺:无需忧内卷文化 盼加强马中中医交流合作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鼓励人民不必对中国的内卷文化感到担心,并做好准备加强竞争。
2月前
华社
社区动态
中医义诊进利民加地 逾百村民踊跃参与
霹雳针灸学会联合霹州人民资讯组织及利民加地村委会,今日在该新村举办第四场中医义诊活动,吸引近百名村民参与,反应热烈。
3月前
社区动态
问药
陈文恬 / 扶正气 调阴阳 养情志 好作息 中医防癌4大关键
3月前
问药
问医
林仁吉 / 补肾不等于壮阳 中西结合调理更安心
3月前
问医
读者观点
何志民.中医规范管理才能走更远
中医若要成为我国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就必须告别“个体作坊式”的运营逻辑,转而开展规范管理的发展道路。
3月前
读者观点
华社
黄保国:以免影响执业 中医须定期更新行医证
马来西亚中医师暨针灸联合总会(医总)总会长黄保国呼吁全国中医从业者,务必及时更新卫生部颁发的行医证,避免因证件过期而影响执业资格。同时,他也鼓励会员秉持终生学习的精神,持续精进医学专业,以提升行业竞争力。
3月前
华社
更多中医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