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周年庆

1星期前
(峇株巴辖9日讯)马来西亚永春湖洋仙溪郑氏家族会今日举行成立25周年银禧纪念庆典暨筹募教育基金千人午宴,筹款总额突破原定的50万令吉目标。 家族会族长拿督郑永传表示,这次筵开150席的庆典筹款达标,让家族会能继续为文化与教育工作尽一份绵力,他感谢所有家族会成员和海内外嘉宾的大力支持。 他呼吁民间组织的领导、理事和成员,必须对本身所属的组织献出3颗十分珍贵的心,即永恒的爱心、永远的真心和永存的热心。 他相信华裔同胞都了解“自力”的重要性,尤其是文化领域,华裔民间组织都需要靠自己挑起重担。 “无论是血缘性或地缘性组织,都在捍卫、保存和发扬本身文化方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说,这次午宴呈献的余兴节目,包括宫廷音乐“南音”及永春白鹤拳,就是为了向年轻一代灌输传统文化,让子子孙孙都能把根留下。 家族会顾问郑国陞表示,永春人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教育,所以这次庆典也筹募教育基金以造福族亲。 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总会长郑声泰表示,永联会成立至今已有68年,却还没有一个家。 “目前本会新届理事会正在物色适合的建筑物,为永联会找一个家,这也将成为永联会教育基金的一个后盾。” 马来西亚荥阳郑潘池联合总会总会长郑尚文赞扬永春湖洋仙溪郑氏家族会,通过推动教育基金,为年轻一代开启希望之门,并播下希望的种子。 中国永春湖洋仙溪郑氏家族会族长郑清池及中国莆田市仙游县郑氏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郑庆和致词时,都表扬永春湖洋仙溪郑氏家族会对家乡做出的贡献。 大会也分别移交2万令吉及1万令吉捐款,给新文龙中华中学及永联会教育基金。 一系列精采的节目包括:瓜雪暨沙白县福建会馆南音乐团呈献“南音表演”、中国永春拳师表演“永春白鹤拳”、中国闽南歌王郑志勇献唱及峇株巴辖桃源女团舞蹈表演。 午宴出席者包括:开幕人世界永春社团联谊会永远荣誉会长丹斯里郑福成、大马永春湖洋仙溪郑氏家族会副族长兼午宴筹委会主席郑敬祥、总务郑其冠及新文龙中华中学署理董事长陈安业等。
2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吉隆坡2日讯)雪隆会甯公会庆祝成立102周年、青年团36周年暨妇女组26周年纪念联欢晚宴,并举办“百年特刊”推荐仪式,撰写纪念会甯人的百年篇章。 马来西亚会甯总会总会长拿督廖志明昨晚出席上述晚宴致词时恭贺雪隆会宁公会会务昌隆,青年团与妇女组永续发展。 他勉励会员继续秉承创会宗旨,团结乡亲,弘扬中华文化,积极推动教育与慈善事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他说,面对新时代挑战,会员们要继续发挥会甯人的团结精神,与时并进,传统与创新并行。 “让乡情与国情相融,共同推动会宁社群在经济、文化与教育各方面再创高峰。” 廖志明指出,公会创下百年历史是一个新起点,历经一个世纪而屹立不摇,靠的是“会甯同心、百载传情”精神,展现同心协力,代代传承,情谊永续。青年团是会馆的希望与动力,注入创新思维与活力;妇女组则以温情与奉献,成为凝聚家庭与社群的重要桥梁。 另一方面,大会也邀请大马书法家叶宝心出席盛会,对方在现场挥毫后,赠送墨宝献给主办方。 冼宝源:以传承为使命 同时,雪隆会甯公会会长冼宝源指出,过去102年间,雪隆会甯公会秉承先贤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在马来西亚这片多元土地上,扎根成长,团结奋进。 他呼吁会员以“乡情为纽带,文化为根基,团结为力量,传承为使命”,传承会甯精神,发扬中华文化。 他说,活动庆典主题是“会甯同心,百载传情”,突显会甯人的精神写照。他同时感谢本会筹委会及全体理事的辛劳与付出,传承百年火种,燃烧得更加亮丽璀璨。 此外,首邦市力行华小和八打灵育才华小以及会甯妇女组合唱团,在活动上呈献精彩演出,掀起全场热闹气氛。 大会也安排馆方会员子女及上述两校的成绩优异生也上台领取奖励金。 出席者有雪隆会甯公会顾问苏志鸿、伍有华、李秋群、苏清珠、第一副会长丁海良、秘书长兼筹委会主席萧锡全、财政黄荷喻、副财政黄燕霞、青年团团长谢国豪、妇女组主席陈薇萍、武吉免登区国会议员方贵伦的代表方国昇等人。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新加坡12日讯)“对你爱爱爱爱不完,我可以天天月月年年到永远……” 35年前,就是这首《对你爱不完》,令当年的郭富城从原本籍籍无名的TVB舞蹈员一炮而红,成为万人迷的偶像,一路红到东南亚,再回流香港跻身四大天王,屹立歌坛至今。 《新明日报》报道,为庆祝郭富城本月26日的生日及其经典名曲《对你爱不完》发行35周年,香港和台湾歌迷已于上个月开始发起一系列纪念活动,包括在台北车站投放应援广告等,50多名新加坡粉丝昨天则以一场充满爱与关怀的公益活动向偶像致敬。 由郭富城国际歌迷会——新加坡自发策划的公益项目《AK三十五·爱·喜乐·分享》,携手新加坡慈善机构Helping Joy“助乐”义工组织,为居住在美芝路一带的独居及低收入长者,包括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派发关爱礼包与晚餐,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活动原定目标为100份礼包,最终在粉丝热烈响应下,募集数量超出一倍,总数200份。每份礼包均包含长者日常所需用品,如沐浴露、洗发水、洗碗液、牙刷牙膏及卫生纸等。 其中一名筹委会委员潘怡慧受访时指出,这是他们首次主动发起慈善活动,不仅展现“城粉”的温情与团结,还把对偶像的爱升华为社会关怀的“大爱”力量。 12岁开始崇拜‘蘑菇头小鲜肉’ 自称从12岁起便开始崇拜“这位拥有蘑菇头的小鲜肉”,潘怡慧不仅欣赏郭富城在舞台上又唱又跳的功力,更被他深情演绎抒情歌曲而感动,渐渐地爱上他的电视、电影等。30多年来,他在新加坡和香港的演唱会,她几乎都没有缺席过。 “郭富城不仅是我们的偶像,更是我们的榜样。他在香港成立‘郭富城国际关爱慈善基金’,致力帮助基层青少年与独居长者。身为他的粉丝,我们也想要尽我们的义务,经过这次的活动后,我们希望能继续和Helping Joy合作,一起用行动传递这份爱,因为真正的爱,是永不完结的。” Helping Joy成立于2012年,长期服务超过500位弱势群体,包括年长者、身心障碍者及低收入家庭。
1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槟城讯)槟华今年3月迎来建校105周年的盛大庆祝活动,以《槟华105·续圆》为主题的这场庆典,弥补了5年前百年校庆因冠病疫情来袭而无法团聚的遗憾。 槟华105周年校庆的系列活动包括有千人晚宴和四校义卖会,众多校友、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热情响应,共同见证历史性时刻。 千人宴当天,槟华校园内灯火辉煌,超过千名校友、董事、师生齐聚一堂。曾经的同窗、熟悉的面孔相见,校园里充满了久别重逢的温暖和欢笑声。 校友们与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相拥而笑,寒暄声此起彼伏,仿佛时光从未流逝。最令人感动的是,校友纷纷与当年的老师合影留念,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与敬意。 槟首长拨款10万 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的到来,为晚宴增添了隆重氛围。他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槟华的祝福,还宣布额外拨款10万令吉,支持槟华四校的设备升级,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华文教育,助力学子成长。 晚宴上,大会特别颁发服务奖,表彰长期为学校付出的董事会成员和教师们。他们的无私奉献与坚守,让槟华在岁月长河中稳步前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精彩表演赢掌声 千人宴的成功离不开庆委会的精心策划和四校师生的通力合作。舞台上,扯铃社、合唱团等社团的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而最震撼人心的当属压轴节目“槟华百人大合唱”,四校学子身着整齐校服,用饱满的热情演绎《槟华家》和《一步一脚印》,歌声中饱含对母校的深情,让在场校友无不为之动容。 舞台背后的学长团、新媒体团队、音响、司仪等默默付出,为这场盛宴的完美呈现添砖加瓦。槟华独中家政班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200份蛋糕,为校友们的重逢增添了一份甜蜜的温馨。 105年悠悠岁月,校园风貌或有更替,但槟华精神始终如一,温暖每一个归来的槟华人。 义卖会充满活力 105周年庆的另一高潮,便是盛大的四校义卖会。经过数月筹备,这一天,槟华四校师生齐心协力,呈现一场充满活力与温暖的盛会。 义卖会现场,槟华师生各司其职,热情招待来宾。槟华新媒体的同学则穿梭在校园中,记录每一个精彩瞬间。 此外,槟华独中的家教协会不仅为学校争取了档口赞助,还亲自到场售卖商品,甚至协助垃圾清理工作,他们的辛勤付出令人感动。 与此同时,槟华百年校庆校史馆也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校友和外宾前来参观。校史馆内展示了槟华的历史变迁,校友们在校史馆中也重拾了昔日的回忆。 老照片中的校长和老师、校址的迁徙历程,都让校友们感慨万千。馆内还展示了槟华独中的学术成果,包括人文、社会、美学、历史、经济学等成果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来宾驻足观看。 廖静仪:让昔日学生重聚 槟华独中校长廖静仪受访时说,槟华105周年校庆能够让昔日槟华生重聚一堂乃是此次活动的最大意义。 她认为,此次活动弥补了100周年庆时,因疫情关系而无法盛大举行的遗憾,今次让散落在外的各槟华生欢聚于此,是何等珍贵的机会。 身为独中校长,她一直希望能够培养本校学生成为独立、能干、关爱、优雅的女性,她也通过各种校本课程来教导学生们良好的价值观。 “学生不只应该拥有优异的成绩,更应该有着良好的态度。” 除此之外,由于此次义卖会规模是平时的好几倍,廖静仪坦言筹备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例如各单位想法不同,因此更需要互相包容与理解。 “当然,因本次义卖会规模更为庞大,人潮也是平日里的好几倍,给了槟华更大的收益,用于日后的发展。” 她说,义卖会最大的用意也是让学生们懂得饮水思源,如今所有的一切设施及设备乃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希望学生们在毕业后懂得回馈母校。 谭惠英:见证槟华成长进步 本校任职最久的老师谭惠英,见证了槟华的成长与进步,能够参与槟华30多年来数次周年庆,对她而言是一件无比光荣的事。 她忆起当年100周年庆时的遗憾,当时身为校史的编委,兴奋不已,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而令原有计划全数落空。 恰好今年“槟华105周年庆·续圆”,可说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谭惠英还代表槟华独中的老师们,在千多人的场面上台领奖,倍感自豪。 “槟华独中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也改变许多。因有着大家的捐献,学校许多设备获得提升,整体环境也更为舒适。” 她最大的感触便是看到董事们一把年纪了,却仍活跃于槟华的各项活动,致力于槟华四校的发展,他们将心思置入教育的态度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许丝棋:感动老校友回母校 槟华中学资深教师许丝棋全程参与了105周年校庆的筹备工作,主要负责校友联络和活动协调工作。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却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 在筹备过程中,让许丝棋印象最深刻的是联系到一名90多岁的老校友。白发苍苍的老校友,虽然行动不便,却坚持要子女推着轮椅带她回到母校。 老校友动情地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回母校了。” 这句话让许丝棋深受触动,也更加坚定了她做好联络工作的决心。 此外,作为校史馆筹备组的成员,许丝棋花了大量时间整理学校的历史资料。当她发现一份1950年代的学生名册时,内心涌起无限感慨。 名册上那些泛黄的字迹,记录着几代槟华人的成长故事。最令她感动的,是有位校友带着孙女来参观时,在名册上找到自己当年的记录,而她的孙女目前正是学校初一的新生。 校庆当天,许丝棋也参与了百人大合唱的筹备工作。当她看到观众席上,从白发苍苍的老校友到稚气未脱的新生都起立合唱校歌时,眼眶不禁湿润。 特别是那位坐着轮椅的老教师,颤抖着双手打拍子的场景,让她深深体会到槟华精神的传承力量。 “这场校庆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宣言。” 作为亲历者,她深刻感受到槟华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它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记忆,寄托着对教育的热忱。她相信,在全体槟华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份精神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王雪儿:薪火相传 “身为槟华生,看到母校走过105年的辉煌历程,我的内心充满感恩与自豪。” 槟华生王雪儿受访时分享道,作为今次校庆活动的幕后工作人员,她亲睹了这场盛典从筹备到落幕的每一个感人瞬间。 谈及槟华105年的发展,她说,通过校史馆的珍贵资料,可以感受到母校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从学校领导到普通师生,每个人的付出都值得铭记。 她表示,正是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激励着她也要为母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槟华的未来,王雪儿有独到的见解,她希望母校在保持学术优势的同时,能引入更多创新课程和实践机会。 “比如增加企业参访、社会服务等项目,这让我们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学以致用。” 当被问及校庆最难忘的瞬间时,她双眼顿时亮起来,说:“百人大合唱!当四校同学同台献唱,那震撼人心的歌声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特别是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全场爆发的掌声,让我真切感受到槟华人强大的凝聚力。” 作为幕后团队的一员,她追溯说:“回想在调试音响设备时,我们遇到不少困难。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大家齐心协力解决问题,这种团队精神让我很感动。” 她坦言,虽然幕后工作辛苦,但看到活动圆满成功时,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 “这次校庆的经历,让我更加珍惜与槟华的情感纽带。相信在全体槟华人的共同努力下,母校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评语: 一场大型活动办下来,动人的故事往往藏在细节里。而在筹备过程中,工作人员正是接触并感受这些故事最多的人,他们在奔波中见证温暖,在忙碌中收获感动。学记的采访篇,我们得以一窥这动人的画面。另外,像这类大型校庆系列活动,建议照片方面可以更多元,例如校史馆、校友团聚寒暄的温馨画面等,绝对可以为整篇报道加分!  
3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