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孩子

7小时前
一直以来,我和孩子都喜欢吃日本寿司。喜欢米粒饱满的口感,也喜欢那赏心悦目的摆盘。那淡淡的米香配上鲜美清爽,刀工细腻的生鱼片,再沾上一点酱油与芥末,一口放入嘴里,各种味道在口中交融碰撞,合奏出海洋的味道。 孩子正值可贵的青春期,也是可怕的叛逆期。儿子在家的时间,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把自己的心门紧紧地锁上。我们母子的关系有时有如拉紧的弹簧,双方都剑拔弩张,情绪一触即发。我觉得孩子的态度需改进,孩子却觉得我的管教让他烦躁。这样的相处,让我感到心烦,也心累。 我想,大人面对着育儿挫败的无力感,孩子何尝不也面对着课业以内及课业以外的压力与挑战?既然面对了问题,就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来改善及纠正它。在孩子蜕变成长期间,陪伴,倾听,给与支持与自由,能缓和紧张的情绪,促进彼此的关系。 让孩子慢慢地敞开心门 我找到了彼此的共同——享受日本寿司。寿司的味道慢慢缓和了我与孩子之间的情绪。在优美宁静的环境之下,一起喝上暖暖的绿茶,咀嚼一片片的寿司,让我们在满足与放松的时光里,卸下心防。孩子谈着他的校园生活,我分享着我的生活趣事。我们此刻的距离,像料理师傅手中捏着的饭团,紧密不散。我们的心情,也像躺在盘里的寿司,美丽也美好。 日本餐的价格偏高,但味觉的享受与轻松的共处时光能让我慢慢地推开孩子那扇封闭的心门,所以每月我都会带上孩子不假思索地推开日本料理店的大门。这笔开销,比起如履薄冰的关系,是值得的。借着美食的力量,一次又一次的共处交流,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从对手变成了朋友。每个月,我们也很有默契地知道,品尝寿司时间到了。 孩子的年少岁月只有一次。可怕的叛逆期,也可以逆转成彼此的成长,破茧而出。我的年少岁月,过得精彩。我也努力的让孩子的年少岁月,过得精彩。 下个月,我们还是会一起吃寿司。
2天前
睡前,我看见孩子那双小小的手,还紧紧抓着麦当劳附送的赠品——一只玩具鞋。是一只蛮可爱的鞋子,就右脚的那一只。 前几天原本带他去麦当劳,就是为了换这份赠品,谁知早已断货。虽然他并没有太失望,我却生出一种莫名的失败感——作为父亲,连这样一点点小小的快乐都没能替他实现。 那一刻,我不是在遗憾没买到赠品,而是在懊悔自己没能替他守住一份期盼。原来父爱有时候,就是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里被狠狠绊住。 反而是他妈妈今天买到了。不晓得是不是特地跑了好几家店? 孩子已经熟睡,我没把那只玩具鞋从他手中拿走,就让他握着,一起进梦里。几块钱的小东西,竟让他开心好几天。我看着他,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第一次拥有随身卡带机时,我也是这样,一边听着喜欢的音乐,一边紧握着机器入睡。那时的我们,真的很容易满足。 多久没有发自内心的笑 小小的物品,就足以填满整个心房。那时候没有房贷车贷的压迫,也没有明天的会议和工作报告等着我们准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感到如此陌生。那个曾经年轻、潇洒、还有点英俊的少年,到底去了哪里?是岁月摧残了他?还是生活的压力把他一点点磨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如果现在再拥有一部随身听,真的还能让人开心入睡吗?现实里陪伴我的,不再是音乐,而是像钟表齿轮那样精密运转、无法停歇的生活节奏。 我甚至忘了,自己上一次发自内心大笑是什么时候了。久而久之,连脸上的肌肉也像失去了笑的记忆。镜子中的人,仿佛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 但此刻,望着孩子的睡脸,我又觉得,这一切都值得。我失去的青春,变成了他梦里安稳的呼吸;我磨损的容颜,换来了他无忧无虑的笑。如果这就是成长的代价,那么,我愿意继续老下去。 只是在这个深夜的寂静里,我仍会想起那个握着随身听入睡的男孩——他是否知道,未来的自己,会为了另一只玩具鞋而眼眶发热?
2天前
2天前
4天前
            当华人“少生”成为趋势,来自和丰的80后李淑兰与翁伟文毅然以爱与耐心为帆,驶向养育6名儿女的温柔彼岸。   李淑兰翁伟文朋友牵线结缘   李淑兰和翁伟文因朋友牵线而结缘,相知相恋5年后,觉得彼此就是可以携手共度一生的人,便决定步入婚姻。当时他们从未想过和商议过未来要拥有多少个孩子,只单纯认为,若能凑个“好”字,便是圆满。   李淑兰在生儿育女的历程中,几乎事事如愿,堪称“心想事成”。在婚后第二年,李淑兰诞下长子翁启俊。两年陪伴启俊成长,她察觉他略显孤单,遂萌生再添一子的念头,希望弟弟能陪伴他,共享童年时光。很快,她便顺利怀上了次子启杰。   她先后迎来两名儿子,心里又渴望能得一女作伴。待启杰一岁后,她如愿成功怀上三女祈祈。在养育祈祈的过程中,她渐渐发现尽管兄妹之间相处融洽,却因兴趣与性别差异,祈祈仿佛缺少可以分享心事的同性玩伴,渐渐变得孤僻,爱依偎在父母身边,也变得沉默寡言。   因此夫妇二人决定再为祈祈添个妹妹与她作伴。命运似乎格外眷顾,让她如愿以偿,成功怀上四女婷婷。后来,相隔8年,他们迎来了第五个儿子启枫;再过4年后,小儿子启恒也随之而来,为家中增添更多欢笑。     李淑兰:丈夫当小贩 开销精打细算   李淑兰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访问时指出,她原本是名美发师和服装店员,然而随着儿女相继诞生,便选择回归家庭,专心照顾孩子们;丈夫则从事小贩,维持家计。   她表示,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养育6个孩子非易事,但只要精打细算,把钱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生活依旧可以过得安稳和踏实。   与孩子谈心陪伴玩乐   她说,与其提供儿女的物质需求,她更希望能在心灵上滋养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她常与每位孩子谈心、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陪伴他们学习和玩乐、教导他们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同时栽培他们的自理能力与学习能力,更时刻提醒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珍惜,以及自足常乐。   她表示,作为6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在前4名儿女年纪尚小的那些年,她很少踏出家门,生活尽是围绕着孩子们打转。   “每天一早醒来,就是忙儿女的琐事和家务;把他们安顿好后,才有属于自己的时光。尽管少了自由,也背负了沉重的家庭责任,但我明白那只是暂时的。每当看到他们健康成长,我都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甘之如饴。”   李淑兰感到无比庆幸,既有丈夫这位神队友相伴左右,儿女们也是天使般的孩子,不仅从小乖巧懂事,长大后更成了她生活中的好帮手。   育儿技巧难不倒丈夫   她说,丈夫早上出门做工,傍晚收档回家或在假日,总是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如喂奶、换尿片、冲凉、陪玩、哄睡等育儿技巧全都难不倒他。   她笑言,原本在生下婷婷后,觉得凑了一双“好”字,人生已足矣,岂料多年后又迎来了启枫和启恒。虽然这两个“意外惊喜”打乱了原本的计划,却也让夫妻俩深感家庭更完整,氛围更融洽了。     儿女性格各异互相补足   她分享,每个儿女性格各异,却能互相补足。老大在家中展现领导风范,主动照顾弟妹、打理家务;老二则像个“小管家”,精于理财,还常在弟妹对她大小声时,提倡“家和万事兴”,提醒大家要以友善的态度相处。   她续说,老三就像个“小大人”,性格成熟稳重,不论在学业、交友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从未让夫妻俩操心;而老四虽然依赖父母和兄姐,却个性独立,思想自主。   她笑着说,由于老五和哥哥姐姐的年龄相差很大,大家都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他身上,把他宠成“小霸王”,非常调皮爱闹;老六则活泼可爱和爱笑,是家中的开心果。   曾是“虎妈”注重孩子学业   她坦言,在两个哥哥和姐姐年纪还小的时候,她曾是一名“虎妈”,对孩子的学业和考试十分看重。随着他们渐渐长大,她逐渐转变为朋友般的相处方式,主动与孩子谈心,因此让儿女更愿意与她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她指出,爸爸性格非常柔软,儿女们都特别黏他,甚至有时候会“欺负”他,撒娇或闹脾气,他却总是笑着包容。   “每名家庭成员都为家庭注入了不同的色彩。正因为这份差异与互补,才让我们的家更温馨,以及充满欢笑。”     发生争吵 沟通化解矛盾   询及许多少子家庭夫妻常因育儿方式的差异、家庭琐事及柴米油盐等问题而争执不休,拥有6个孩子的他们又是如何维系家庭和谐,李淑兰强调,无论何时,面对任何愉快或不愉快的事,都必须“有话好好讲”!   她坦言,自己和丈夫也难免会因为孩子的事情而发生争吵,但他们始终坚持不分房睡,也绝不冷战,用沟通化解彼此的矛盾。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和伟文之间没有了共同话题,彼此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后来自己意识到问题的源头,主动跟他商讨和解决,便和好了。”   她指出,夫妻若因尴尬或放不下面子而避而不谈,问题不仅难以解决,反而容易加深误会,使感情疏远。唯有双方都愿意敞开心扉,坦诚沟通,才能维系感情,携手同行。    
5天前
6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在华裔生育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居住在双溪古罗新村,现年39岁的何厉萤和45岁的丈夫邓志豪仍育有5名年龄从3岁到18岁的子女,一家七口加上同住的爷爷奶奶,家里最不缺的就是人声,每日都是闹哄哄的景象。   何厉萤指出,自己是独生女,从小便渴望有兄弟姐妹,并向往大家庭的热闹气氛。在沙巴长大的她,考完大马高级学校文凭考试后便准备到马大升学,在开学前居住在双溪古罗新村的外婆家,因此结识了邓志豪,并在21岁那年结婚,在18年间诞下5名孩子,他们分别是曜晖、伊晴、伊甯、筠颐与竣阳。   何厉萤:喜欢大家庭热闹气氛   “在生完第一个孩子后,自然就想生多一个孩子来陪伴,过后又接着生了3女儿,隔5年生下第四个孩子,相隔5年,我们迎来第7个家庭成员。我和丈夫都很喜欢小孩,也喜欢大家庭的热闹气氛,加上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就顺其自然地迎接这些小生命。”   她说,大儿子曜晖目前正在培元华中就读中六,二女儿伊晴则入读亚亦君令国中特殊教育班,三女儿伊甯是金宝英华中学的学生,四女儿筠颐在双溪古罗小学就读,年幼的小儿子竣阳则在家中进行家庭教育。   她笑言,在亲戚或同辈朋友中,自己可说是“最会生”的一位。每逢农历新年,甚至有人打趣道不敢来她家拜年,因为一来就得准备5封红包,压力可不小。   2小孩是家中“开心果”   谈起家中的“开心果”,则非筠颐和竣阳这对小捣蛋莫属。姐弟俩总是成双成对嘻哈玩闹,笑声在屋里回荡不绝。他们性格活泼开朗,容易与他人亲近。犹记得采访当日刚进客厅,姐弟俩毫不怕生地牵起记者的手,拉着问东问西,那好奇宝宝的模样甚是可爱。 其中,小儿子竣阳更是“惊奇”制造机,他勇于探索、天不怕地不怕,看到猫狗总要凑上前摸一摸,也常常爬高高挑战极限。何厉莹笑说,但凡他静下来,肯定又有什么古怪,他甚至会钻进拿督公神台里捣乱,让人头痛不已,而且精力旺盛,哪怕晚上11时了,依然精神奕奕,一刻也闲不下来。   “去年,他脸颊突然生红痘粒,即使涂药也不见好转,我以为他是发热气,细查下才发现他竟然把积木塞进鼻子里。我和丈夫连夜带他到怡保医院取出积木,幸好鼻腔没有发炎和流鼻血,照顾这个孩子真是一刻都不能放心。”   养育过程少不了困难挑战   她坦言,育有5名孩子,养育过程自然少不了困难挑战。二女儿伊晴有学习障碍,早年无法正常交流,身为母亲,她在忧心之余,始终积极为女儿寻求合适的教育方式,不仅带她参加“开脑班”训练,助她逐步克服对学习的恐惧,也安排她在中学时入读特殊教育班。 “伊晴小时候个性安静,不太善于表达,如今沟通能力大有进步。她小学就读于双溪古月华小,在中学特殊班中成绩名列前茅,这大大提升了她的自信心。她现在生活能够自理,也会主动照顾弟弟妹妹,是家中的‘第二个妈妈’。”   她也提到,第四个孩子筠颐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这类病症必须及早治疗。自出生以来,筠颐每天都需服药以维持荷尔蒙水平,确保脑部正常发育成长,因此在教养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心思与耐心。   长子性格沉稳 盼培养责任感   至于大儿子曜晖,性格较为沉稳,身为长子,自然肩负着更多期望。何厉萤说,她与丈夫从小着重培养他的责任感,希望他能成为弟妹们的榜样。虽然有时会对弟妹的笨拙及顽皮有些许嫌弃,但仍会默默照顾他们,承担起作为哥哥的责任,是个让人安心、值得信赖的孩子。   “三女儿伊甯则个性单纯天真,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想象,正因如此,她常让人不自觉地多一份挂念与保护欲。”   相比许多年轻父母外出打拼,何厉萤和邓志豪选择留在双溪古罗这个小新村。她指出,丈夫原在新加坡工作,但哥哥姐姐全在新加坡,他便返乡继承家业,与父母一起经营果园。   “小时候爸妈忙于工作没太多时间陪我,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过这种生活。我们不追求大富大贵,只想陪伴孩子成长,否则赚再多的钱,也换不回与孩子相处的时光。” 孩子长大后 任新村发展官   原是家庭主妇的她,在孩子长大后,就担起马登巴冷县新村发展官职务,也不妨碍她兼顾家庭生活。虽然有时候会很忙碌,但她也享受这种生活节奏。平日丈夫和她会各别载送孩子上学,她负责洗衣做饭打扫,丈夫则在清晨晒衣服,周末则让孩子分担家务,日子尚算惬意。   “这个家庭是两夫妇的,养育孩子绝不是母亲一个人的责任,丈夫必须要参与家务与教育孩子,不能只靠一方支撑,所以我也时常鼓励丈夫多与孩子聊天交流,我也会坦诚地和孩子聊心事。”   与丈夫达共识公平对待孩子   面对5个性格各异的孩子,何厉萤在育儿路上有自己的心得。她与邓志豪达成共识,尽可能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论是买玩具、食物还是其他东西,秉持“要就一起买,否则都不买”的原则,避免孩子之间产生攀比或感觉被冷落,不要让任何一个孩子觉得父母偏心。   “很多时候,父母会要求哥哥姐姐忍让弟弟妹妹,但我觉得不应如此,因为大的也不过是个孩子,也需要被体谅、疼爱及照顾。如果只是一味要求他们退让、牺牲,只会让孩子对家人生厌。孩子小的时候或许不懂表达,但他们真的会对这种事记很久,尤其是爸妈对待他们是否一碗水端平。   她也说,作为父母需要及时回应孩子。她曾因忙于煮饭而忽略大女儿向她展示的画作,直到女儿委屈地说:“你每次都讲等一下,那我要等到几时?”这句话让她深受触动。从那以后,她更努力在第一时间回应孩子的需求与情绪,若孩子感觉被忽略,久而久之,就不愿再与父母分享事情。   她始终相信,孩子的人生属于他们自己,作为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他们面前点亮一盏灯,而不是替他们走每一步路。   让孩子选择自由学会负责任   “我们会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因为要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任,比如进什么大学或是做什么决定,我都会给予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留给孩子,在能力所及下,帮助孩子完成梦想,孩子真对什么有兴趣,就让他去学。”   何厉萤表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被外界的声音影响。有时别人一句批评,也会让她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没教好?是不是不是一个好妈妈?但她渐渐明白,一个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的妈妈,才能够照顾好孩子。如果妈妈自己每天都在焦虑和自责中打转,又如何带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我不会把所有压力往自己身上压,因为这个家庭是我和丈夫一起经营的,只需要我们彼此理解、共同承担养育与维护家庭的责任,我们不需要外人插足,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我该当一个怎样的妈妈。”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