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文化

曾经谈过客家丧事的破沙龙(也叫破城、破沙、破地狱),传统认为若是落入“地”道(地狱),就得进行破地狱救赎之。也有说凡是落入鬼道、畜生道和地狱道的亡灵,都得进行破地狱法事。 今日就谈谈另两种客家丧事的法事,即拜血盆与斩畜。 拜血盆 凡是女子曾经怀孕过,在她离世后就得进行“拜血盆”的法事,意义是要子女们答谢母亲十月怀胎的辛劳痛苦,求取她免受血池地狱之苦难。 惠州及海陆丰客家人的血池地狱法事是在法师的诵经下,喝下一碗红色的水,代表母亲生产的血水与月经,以答谢母恩,每个子女都分得所喝下红色水的那个碗。 河婆客家人没喝红色水的习俗,却有将钱币抛撒进铜锣里赎回寿碗,也蕴含着为先人亡灵赎罪。 拜血盆法事主要源自女性月经或生产的说法,他们通常会以水来清洗月经布或生产后的恶露衣裤床单等布料,这些水终将流入河海里去,倘若被人拿去泡茶酿酒或做成食品来供奉祭祀,就冒犯了神明,因此而被关进血池地狱受苦,拜血盆就是为母亲喝下她的月经血水,替他赎罪。 仪式结束后,亡灵的亲生子女会获得一个寿碗,意味着逝者对子女的喂养及抚育,把他们养大的恩德。丧礼一结束的第一餐,必须采用这个碗来吃饭,此后 [vip_content_start] 谁使用这个碗都没关系了。除了逝者的子女,长孙(长子的长子)也获得此特权,盖因“长孙为子”,他如子女一般,必须披麻戴孝,也可获得财产的分配权,在客家传统法事里,长孙也会获得一个寿碗。 刘善群着《客家礼俗》:“《拜血盆歌》:十月怀胎娘辛苦,三年哺乳在胸前,娘眠湿渍恩难保,诚心斋戒拜血盆……娘乳不是长江水,乃是娘身血液浆……目连救母寻千里,不知流落在何方?……”歌词尽是劝人行善行孝,母恩重大如天,为人子必须孝敬报恩。 房学嘉着《客家民俗》:“‘拜血盆’是以唱为主的科仪。斋嫲坐于鼓旁,伴随鼓点唱诵《血盆经》。其主旨在于安慰亡者,劝解生者,追忆往昔,祝福来日。其时,孝子手捧香炉,怀抱魂幡,不停地磕头礼拜。母死要‘拜血盆’,来自‘目连救母’之传说。”可见《血盆经》有着安慰亡灵,同时兼备劝解生人之效。 斩畜 翻查〈六道神书〉,若是逝者灵魂落入“畜”道(投胎为畜生),就得进行斩畜法事。 沙坛上摆放十二生肖动物的泥塑像(或面粉做成),主持的师傅轮流将每个生肖塑像取到判官台上,由判官评价哪个动物的属性好或不好,好动物留下,孝眷们以钱赎回(小数额的钱),不好的动物则取到台下斩首,求取逝者亡魂来世投胎畜生道,也是投生为好的动物。通常斩首的动物为鼠、虎、蛇、猪。赎回的动物为牛、兔、龙、马、羊、猴、鸡、狗。 现今所见多为铜或金属制生肖塑像,在进行斩畜时,只是虚斩,并不像泥塑或面粉做的真的腰斩成两边。 拜血盆是报答母亲生育之恩,救赎其月事的罪苦。斩畜则是救赎堕入畜生道的至亲亡灵,若是投胎转世为畜,也是出生为较好的动物。 (注:专访马来西亚柔佛客家香花派法师罗冠乐,2025年6月4日,居銮。)
2天前
当处在巨蟹座的木星于2025年11月12日开始逆行,直到2026年3月11日,我们将迎来一段“找回真正的内在安全感”星象旅程。 这也许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木星期。相反,逆行的木星更像是一位返家旅人,不再对外探索扩张,而是踏入了内在的老屋,掀起尘封回忆,面对未竟情感课题,修复破碎信任与厘清缺失的安全感。 巨蟹座象征家的温度、情感的归属、安全感的建立;木星则掌管人生观、信仰、成长方向。逆行时,这些主题会被重新审视、反复经历、重新定位。 以下5大提醒,将协助你在这段木星逆行巨蟹座的时期,不迷失、不过度情绪化,稳稳地走在真正的成长道路上。 一、人生观的“回家”:你的信仰根基稳吗? 首先,木星掌管我们的信仰体系、人生观。而当木星在巨蟹座逆行,意味着你可能会开始质疑: 我坚持的价值观,真的源自内心吗? 我的信仰、宗教、哲学,是我自己选择的吗?还是家族、文化灌输的?   这段时间适合回溯童年、原生家庭对你的人生观塑造。你可能会发现——你的“世界观”其实根植于一种情绪记忆,而非理性分析。 这里给你的建议是: 1. 写下你对“成功”、“幸福”、“人生意义”的看法,并反问自己:这是我的吗? 2. 回顾成长过程中被家人或社会灌输的信念,重新选择那些真正适合自己的。 3. 学习接纳“不同的信仰”也是一种成长。 二、情绪课题再来:过度付出与自我牺牲的反思 接着,巨蟹座象征情感、安全、照顾。而木星逆行可能放大某些你以为“早就解决”的问题,比如: 在亲密关系中,一再重复“我付出很多,却被忽略”的循环 对家人、伴侣、朋友总是“无条件给予”,但却心里失衡、压抑 情绪爆发之后,又陷入自责与否定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回看自己怎么照顾自己”的阶段。不再去当那个“顾大家的人”,而是开始学习“顾好自己”。 这里给你的建议是: 1. 留意哪些人事物总让你“情绪用尽”,并设下温柔而坚定的界限 2. 学会对自己表达情绪,不压抑、不隐藏 3. 建立新的“照顾模式”,先顾好自己,才有能力稳定他人 三、家庭、家人议题重新启动 再来,木星逆行在巨蟹座,家庭议题极可能被重新唤起。 你可能会: 与家人有某种沉默许久的矛盾突然爆发 对原生家庭的过往感到悲伤、愤怒或怜悯 开始想要回归家庭生活、照顾年迈父母,甚至重新理解“家的意义”   这些看似“旧课题”的重启,其实是宇宙在协助你做一件事——从家中拿回力量,不再依赖或逃避,而是觉醒与承担。 这里给你的建议是: [vip_content_start] 1. 不急着和解,先好好感受当下的情绪 2. 若需要,不妨写封信(不一定要寄),对父母说出那些你从未说出口的话 3. 理解“我来自哪里”,但也有权利决定“我要成为谁” 四、对金钱与物质安全的焦虑升温 然后,巨蟹座也与“内在的安全感”有关,也许最终更是会延伸至“金钱/物质安全感”上。此期间你也许较容易感觉: “我拥有的不够” “我赚的钱是否足够照顾自己和家人?” 陷入“恐惧失去”的焦虑中 此时若加上经济环境不稳定,更容易放大你对金钱的不安全感。 但请记住:真正的安全感,不仅来自银行账户的数字,而是来自你对“人生有掌握”的信念。 这里给你的建议是: 1. 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不盲目投资、不恐慌消费 2. 不要拿钱来补偿情绪空虚(例如疯狂网购) 3. 提升“情绪韧性”比盲目追求物质更重要 五、在爱里,重新看见自己 最后,这段时间也是重新整理你对“爱”的理解与经验的好时机。 很多人在木星逆行巨蟹座时,会经历这样的感受: “我对别人这么好,为什么他们看不见?” “我付出这么多,为何还不被珍惜?” “我好想要一个温暖的家,但又害怕失望”   是的,这些感受都是真实的。而逆行的意义,就是要我们放下“被爱的期待”,转而练习“好好爱自己”。 这里给你的建议是: 1. 花时间独处,泡澡、写字、做手作,陪自己好好过生活 2. 审视你爱的方式是否建立在“讨好”或“怕被拒绝”上 3. 停止“向外求爱”,开始“向内充电” 总括而言,逆行不是倒退,是重新对焦你的内在核心。那么,木星逆行巨蟹座这段时间,将有机会让你做到: 1. 在人生观上,回归情感根基 2. 在家庭议题上,不再逃避、转为觉察 3. 在亲密关系中,不再被情绪裹挟,而是建立清晰边界 4. 在金钱与物质焦虑中,学会稳定自己 5. 在爱的旅程中,看见自己才是真正安全感的来源 这不是一段“要你前进”的日子,而是一段“邀请你回头”的旅程。回头看见自己,回头整合未竟的情感,回头接住那个渴望安全的小小内在小孩,更是可以把“成长”重新定义成——我愿意对自己诚实,对情绪负责,对生命温柔以待。
4天前
5天前
5天前
6天前
7天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马六甲25日讯)马来西亚兴安总会总会长拿督林为鹤表示,全国兴安会馆之中,以马六甲兴安会馆最具代表性。无论是会馆大厦、天后宫或骨灰阁,都是历代兴化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他说,每一代兴安人都为会馆付出心力,马六甲兴安会馆有今天的成就,是大家一步一脚印走出来的。 他也提到,为了帮助华裔子弟顺利升学,全国兴安会馆设立了专为华人子弟的贷学金,总额已达980万令吉,是全马乡团中最多贷学金的组织。 “我们希望透过贷学金,让每一位华裔青年都能完成大学梦想,帮助他们圆梦。” 甲兴安会馆80周年庆晚宴 他是昨晚在马六甲兴安会馆举行80周年庆晚宴上致词时,这么表示。 林为鹤呼吁马来西亚人团结一致,以更开明的心态面对世界竞争,互相尊重各族文化,共同为国家未来努力。 吴添泉:“传承”是精神核心 前华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致词时强调,“传承”二字是兴安人最重要的精神核心。 “兴安儿女要秉持传承兴安文化为己任,把兴安精神代代相传。”他以担任中华大会堂总会长六年的经验勉励年轻一代,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继续推动文化传承。 马六甲兴安会馆署理会长吴添福感谢各界支持,让80周年庆晚宴顺利举行。 他表示,甲兴安会馆在马六甲乡团中还算“年轻”,要再走两个80年,才能成为百年乡团。 “我们要继续努力,让兴安文化在甲州扎根、生生不息。” 马六甲兴安会馆80周年庆晚宴场面盛大,宾客盈门,欢庆兴安会馆80年的辉煌与传承,晚宴上,多位嘉宾勉励兴安子弟继续发扬兴化精神,团结互助,薪火相传。 会馆拨1万给培风中学 晚宴上,甲兴安会馆拨款1万令吉给培风中学,作为活动基金。当晚也颁发名誉会长委任状予18位乡贤,包括丹斯里吴添泉、吴德福律师、拿督姚玉辉、吴福财、林聚福、许锡明、吴南全、林新福、拿督郑金森、沈金魁局绅、吴洪达、吴金城、拿督吴俊豪、黄亚盾、拿督吴进成、吴金唐等,以感谢他们对兴安会馆的长期支持与贡献。 此外,会馆也表扬在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的兴安子弟陈昌敏,她在2025年中国成都第12届世界运动会武术女子南拳-南刀全能项目中勇夺金牌,并在巴西世界武术锦标赛中摘下女子对练及南棍两面金牌,为兴安人带来荣耀。 大会同时颁赠“兴安之光”匾额给杰出贡献兴安乡贤,包括名誉会长兼顾问吴建中、名誉会长丹斯里吴添泉、名誉会长黄亚盾、名誉会长吴金城,以及会务顾问拿督斯里吴金华,体现兴安儿女团结合作、传承兴化文化的精神。 当晚也庆贺吴添泉和吴金华荣获马来西亚兴安总会颁发“2025年拿督林金树服务精神奖”。 值得一提的是,多名甲兴安会员近日获马六甲州元首敦莫哈末阿里阁下封赐荣衔,包括:青年团副秘书吴慧玲受封PBM勋衔、会员吴炳宗与关涌材受封PJK勋衔和翁祥隆受封BCM勋衔。  
2星期前
在沙巴点餐,最容易触发乡愁。家乡的云吞面、干面、卤面、米台目很难对上这里的面食叫法比如大粉、粗面、细面。网红频道WabiKong以饮食差异玩出了知名度,而陈静宜书名《我说福建面,你说虾面》说明了西马华人饮食文化的南辕北辙,更何况是隔了一片海的沙巴。 虽然同在马来西亚,语言的差异,哪怕再微小,都会为沟通带来阻碍。刚刚抵达沙巴,就算与当地华人交谈,往往也会陷入牛头不对马嘴的窘境。我收起了那些标志北马口音的kot、gok等多余的语助词,就像当地华人也会尽量抑制在句子结尾加入jek(应化用自广东话,有“而已”之意)的冲动。一切无关文化自信,只为交流便利着想。 换了一个地方,转换另一种语言习惯,另一种文化语码,仿佛成了另一个人。我们掌握的每一个语言都藏着独异的人格。我的同事发现,相比起马来语和英语那种制式,冷静且专业的口吻,当我以华语看诊时,会变得特别温柔。作为“香蕉人”的她对这种现象感到不可思议,而我将之归因于某程度的文学素养。当我用华语思考,就会联想到这个语言所接通的文艺作品,它们所传达的边缘之声。病人的故事突然间有了更多解读的可能,所以几乎是下意识的,我会提出更多开放式的问题。 精神科医生兼作家阿布曾经形容,精神科诊断就是“顺着叙事的语言往上爬,主动地朝着意义的源头追溯”。我们以标签,及其背后的脉络企图将主观的精神状态归类成客观科学的现象。所以我这些年遇见的上司,大都拥有颇高的语言造诣与良好的阅读习惯,上司A包里藏着一本解析巴勒斯坦历史的砖头书,同事F遇到我就会有聊不完的村上春树…… 维特根斯坦:“语言的界限就是思想的界限。”电影《波斯语课》中的纳粹军官,说德语时声色俱厉;偷学“伪波斯语”时却突然温柔深刻起来。曾经在诊所看见一名老妇,以广东话和华语交谈时,情绪还算稳定。发现她是福建人,于是提议改用福建话倾诉,结果触碰了不该打开的潘多拉宝盒,老妇突然口若悬河,从儿时的苦难说到如今被家人弃绝的悲剧,藏在心灵至深的悲恸再难抑制。 为了让我更快融入沙巴,热情的护士常常随机给我上方言课。除了标志性的语助词“bah”,你还要注意特定用词的差异比如“limpas”是借过,“bilang”是告诉,“bikin”是做,“ohh”拉长一点就是感叹。这里不像中马一带的马来语将尾缀“-a”的词语比如“saja” 、“kata” 、“sama”转化成“-e”。可以的话,学会在念“r”时加入弹舌音,越长越响越好(我知道她在闹我)。 从“他者”变成“共行者” 认识一个地方的口音与俚语,不止于实际意义的交流功能,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当地人的性格与文化底蕴。举例而言,这里人喜欢称呼父母为“beliau”,把双亲地位升等到更高的位置,昭示着孝亲敬老的风气。 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里人把“你”之类的代词通通称作“kita”(我们)的习惯。网上有个笑话,某个西马的单身女孩到沙巴游玩,上了德士,司机问她:“kita nak pergi mana”(我们要去哪里),吓得女孩马上跳车以为遇到变态司机。在这里呆上半年以后,“kita”在我的马来词库中悄然替代了awak/ kamu/ hang/ puan/ encik,老少咸宜,也免去辈分的考量。 我发现,这种对第二人称的转化,竟然也悄悄影响了我的华语。包括同事在内的几个华人,看诊时都会说出“这几天我们有自杀倾向吗”、“我们还有幻觉吗”、“我们要记得吃药哦”、“我们一定会好起来的”……稍作反思,这种句式本来就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甚至还有些怪诞别扭。然而,这类以“我们”取代“你”的语境,恰恰回避了精神科容易将病人“他者化”的思维陷阱。于是乎,抑郁、狂躁、焦虑、成瘾一一成为病人与医生的共同问题。医学院所倡导的共情,借语法的转变自然实现,我们不再居高临下地改造,而是陪伴他们走下漫长的荆棘甬道。 * 注:沙巴州常见的口语表达,用来表示肯定或鼓励,类似于中文的“你当然可以!”或“当然没问题!”
2星期前
2星期前
什么是新山华社共识?在21世纪与AI的时代,一再强调这一共识又有何意义? 其实,在有华人随之而有华社存在的年代,强调华社共识,永远不会过时,也须有持续坚持的必要。 在新山华人于1844年立足这块土地上时,那是一个物质相对匮乏,生活条件十分落后的年代,正因华人有求生存、求发展的共识,在天猛公王朝实施的港主制度下,远离祖乡而南来的华人,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处。 往后,深受统治者的信任与重用,陈旭年受委为“华侨侨长”及州议员,实现了“华巫共治”的初级阶段,华人的地位才得以认同 。 在辛亥革命成功的余波下,1913年宽柔学校成立,成为新山华人共识首次最大化的体现。这所华语为媒介语的侨校,透过五帮和会的团结精神,生动展现于众人面前。 弱化辛亥革命的催化作用,多年来一直是探讨宽柔校史时常被任意转换或忽视的问题,现应予以纠正。 义兴时代结束,新山华人共识体现于1920年柔佛华侨公会的创立及1922年的开幕,该会为现今新山中华公会的前身。这个共识凸显了柔佛华侨公所的地位,它成功的带领了新山华社完成了在侨民时代肩负的任务与挑战,而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马来亚之战,以胜利结束,表现的最标青。 侨民意识在此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战后,华人共识转向与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争取国家民主、自由与独立。 此时,华社内部在新中国五星红旗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之际,引发了一场马来亚化之争,新山毫无例外也受影响,最后是在地的马来亚化高居上风.,新山华社共识迈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紧急法令的实施及马华公会的成立,意识形态的差异让华社共识经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分化与改组。即使国家于1957年8月31日摆脱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并于1963年9月16日成立马来西亚,这一分化与改组至今仍在持续,从未停止。 作为大马华社一部份的新山华社无法幸免,受其波及,但新山华社终究有其独特的历史因缘,一山、一庙、一校的五帮共和团结精神,这一新山华社独有的共识,为新山华社在文化与教育上作出了三大贡献。 一是,1958年宣布宽中不接受改制,为华文独中指引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二是设立宽中专科班,继办南院,打开了一条通往大专之路;三是率先争取到两间在国家独立后才能创立的独中。 在文化上一样有不少足以傲人成绩。柔佛古庙游神与廿四节令鼓,相继获颁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前者当下正与槟城的大旗鼓及新加坡的妆艺大游行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位华人国家文化人,都来自新山。 举世独有的万盏花灯庆中秋活动,今年进入第25届。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及陈旭年文化街的活动,如今仍在进行中。另有其他众多文教活动一样活跃。 而在新山华社共识中,更应拒绝在史学争论时,以抹黑、污名化、扭曲史实进行人身攻击。 不论新山未来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华社领导谁上谁下,新山华社共识,依然是指引新山华社走入另一个新天地的指导方针。
3星期前
霹雳太平北部的峇都古劳区内有个小村镇——怡郁 (Ijok),它与司南马、玲珑两地接邻。村里有两三条大街,数十家店铺,附近村落住着马来同胞。目前村里大街只剩下一家华人居民,其他皆为马来同胞的商店。 这家华人两兄弟为黄选吉与黄全和。其祖父黄千财早年从福建安溪移民到马来半岛,祖母蔡秀春。父亲黄金生,母亲尤亚琪,育有他们四男二女,即全安、选吉(全吉)、全福、全和,阿英、爱花。父亲原本在霹雳的新板里马(霹雳峇眼色海北部)务农,向马来同胞租地栽种稻米。 选吉出生于1962年,全和出生于1971年。 1965年,其父亲举家搬迁到怡郁居住,也是租地种田兼买卖野味,即猎人打了山猪或捕抓水鸡(田鸡)卖给其父,其再转售给餐馆等客户。 选吉与全和两兄弟称,小时候怡郁大街有约十家华人,三家是杂货店兼买卖树胶,两家黄姓福建人,一家蒋姓广府人,其他为脚车或摩托店,也有四五家华人纯是住家,没做生意。由于怡郁是个小地方,随着橡胶业式微,乡村经济衰落,华人便逐渐搬离此地。 当今他们兄弟俩在大街上经营摩托修理店,店房是向马来同胞租的。摩托店是其已故长兄全安,约在三十年前所开创,注册商号是“怡郁摩托店”,但没挂上招牌。村镇上还有四五家马来同胞经营的摩托店, [vip_content_start] 生意各有各自的客户。他们兄弟的摩托店,每天修理的摩托不超过十辆,均为熟悉的少数马来顾客,通常店门都不开,熟客上门皆会主动敲门。 他们也继承父亲的野味行业,拥有执照买卖山猪与水鸡(田鸡)。一般上,猎人打了山猪,就叫他们载去售卖,他们会补贴一些款项给猎人。 此外,他们也买卖水果,包括季节性水果及野果等,通常由马来同胞采摘来卖给他们。季节性水果如榴梿、山竹生产时,他们会在店门外售卖,一些过往的路人被吸引便停下购买。诸如香蕉、黄梨、臭豆、榴莲(甘榜)、山竹、鲁古、朗煞、红毛丹、嫩椰、麻占(buah macang、buah bacang)、蓝黎(Buah lambai)、山栗子(buah perah)、淡贝(buah tampoi)、山红毛丹(pulasan)、缅甸臭豆(buah jering)、果赖(buah keduak、buah kerdas)等。 果赖属于季节性野果,青皮长条状,打开果皮里面有五或七八颗的果子,一般都直接食用,脆甜可口,不过味道宛如“臭豆腐”,一些人可接受不了。山栗子也属于野果,煮熟剥壳,里面的果肉饱满,美味可口,若是生吃,可能会引起恶心或头晕症状。 闲暇时,兄弟俩就废物利用,以废弃轮胎、摩托废铁等制造器物。废铁是烧焊成为可使用的器物,如圆桌可用作摆放榴莲等水果;废轮胎则做成大型的水果如榴莲、黄梨等,这些都摆在店外五脚基处,一些路过者看到喜欢,则下车购买之,价格约百多至数百令吉之间。 怡郁村镇的华人少,附近有个“连登班央”(Redang Panjang)新村,那里有比较多的华人居住,而且有家“怡郁华文小学”(SJKC Redang Panjang,Batu Kurau),学生人数逐年减少,仅有数十名,属于微型华小。 近年,连登班央华人村民成立了一座大伯公庙,乃村内及附近一带唯一的一座华人神庙。与怡郁不同,连登班央华人以广西居多,部分为广府人,也有多家华人商店。至于印度裔则居住在连登班央附近一带,怡郁村没印度裔。
3星期前
3星期前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进士第”的家庭,从小就熟读古诗词,还能创作。小小心灵感慨老百姓长期处于战乱的生活,16岁已能写出了感动人心的五言绝句“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今年3月底去富有悠久历史的泉州寻访古绩,偶然在新华书店看到作者白凝2025年出版的新书《穿裙子的士》。 这书讲述叶嘉莹(1924-2024)对诗词的狂热,学习过程,教学和研究对象;还有叶老师的旧诗词创作,她所分析解读的一些古诗词,可惜书内没有穿插一些旧照。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进士第”的家庭,从小就熟读古诗词,还能创作。小小心灵感慨老百姓长期处于战乱的生活,16岁已能写出了感动人心的五言绝句“咏莲”: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我发现这诗和唐朝禅宗六祖的偈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普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如果心性本来清净,不应该被外界烦恼(尘埃)所污染。 叶嘉莹最钦佩的老师顾随帮她逐字推敲增加诗词的优美感。顾随说古代诗词的美感可分为盆景式,园林式,和自然山水式;只有自然山水式才是直正雄伟壮丽的诗篇。 1949年,叶嘉莹随丈夫到台湾,庆幸进入台湾大学任教,开始深入研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接着开办杜甫课程。杜甫的诗大都是反映老百姓战乱时的辛酸生活;叶老师觉得自己的坎坷生活就如同杜甫一样。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欣赏诗词须重视其意境。他巧妙的采用旧诗词来描述成大事业者都要经历的3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了美好的理想与目标,就要不辞劳苦去追求,方能实现研究成果。我在马来亚大学经历漫长七年完成哲学博士,对这三境界也有同感。 叶嘉莹在1969年到加拿大大学,以英文教中国古诗词。几年后,许多国家开始和中国邦交,她负起传承中国古诗词,奔波加拿大与中国之间。2010年南开大学聘她为诗词研究所主任,她的特殊旧诗词教学方法,吸引了许多老少学生。她投入许多时间研究陶渊明、李白、杜甫和苏东坡等人的诗词,推出不同的解读。 除了叶嘉莹的生平事迹,本书也让读者了解文学种类的发展过程和各朝代的文学家及杰作。这让我回想好多年前在吉隆坡潮州会馆上中六中文课,前马大教授郑良树讲解中国文学发展史;他让我从此陶醉于唐诗宋词中。 叶嘉莹认为只有用自己的生命写出的诗歌,才能永垂不朽。本书道出她认真的治学与传承精神,读者们必会对叶老师能“一世拥抱诗词”感到惊叹。 更多文章: 【爱华文】我的中文之路——且行且学/陈雅礼(吉隆坡) 【读家投稿】无拘 / 打开未知的美感体验
4星期前
4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