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首页
|
登广告
活动
下载App
热门搜索
大事件
发现东盟
股市
星洲人
互动区
登录
Newsletter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总编时间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风起波生
大使笔迹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亮剑
下班的路
百格大家讲
长风破浪
大选探路
翱翔天际
烈火真金
华研智库
吃饱了吗
鸟生鱼汤
娴言
鹭岛南望
走读天下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杭州亚运会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动力青年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文化
骆宇欣.你不要太敏感
无论在教育、文化、宗教,甚至娱乐活动,立场坚定又标榜道德的,总是容易达成目的。反之,那些没有立场,只求相安无事的,一再退让都得不到半点尊重。
3天前
刘镇东:若创造新政治秩序 马有望成文化输出国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说,若我国成功创造新的政治秩序,在文化上有望成为下一个韩国,成为文化输出国。
5天前
奇门罕馆|马来西亚黄帝文化研究总会 弘扬黄帝文化 守护根脉
华人被称为是炎黄子孙,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为华人的祖先,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
2星期前
传统诗词蕴含文化精髓 黄匡顺:须传承并发扬
(新山5日讯)柔佛州华人尊长拿督黄匡顺说,中华传统诗词蕴含丰富的华族文化精髓,值得被保留并发扬光大。 他说: “华族诗词是经历了代代相传的艺术结晶,必须被传承下去。” 黄匡顺是于昨晚受邀为柔佛诗社成立5周年晚宴致开幕致词时,这么表示。 上述宴会也同时庆祝马来西亚诗词研究总会 (诗总) 成立48周年及第49届诗总雅集。 当晚宴开35席,来自海内外,包括东马、马六甲、怡保和新加坡的诗词文友雅集一堂。 黄匡顺也勉励该诗社在发扬这项传统艺术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他说:“身为柔佛诗社的一份子, 你们任重道远,在教育年轻一代传承古诗词的任务方面,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较早前,柔佛诗社社长黄建成致词时表示,这次海内外诗人雅集深具意义。这是新山首次的大规模诗人雅集,希望能带动古诗词研究与交流的风气。 他说,除了有来自国内的著名诗社,致カ于推动诗词教学的林子老师也从新加坡越堤过来支持,还有著名的传灯作曲人张泛博士特地推掉其他的事务赶来参加。 他也笑称,该诗社虽然仅成立五年,历史很短,但是会员们多数都已白发苍苍。 黄建成也在会上缅怀该社顾问已故詹杭伦教授时说,两人因为理念相同,秉持着“诗词文学必须走入百姓生活才有意义”, 在后者鼓励下,他成立了柔佛诗社。 他说:“我们两人因文学而相识,因诗词而至交,最后成为他的学生,但不幸的是,诗社成立没多久,詹教授就不幸逝世了。” 他表示,失去导师之后,他和其他成员就靠着自己一路跌跌撞撞,摸索迄今,幸得林锐彬和林子两位老师指导。 另外,黄建成表示,柔佛诗社受诗总委任,第一次承办雅集,由于缺乏经验,因此战战竞竞,幸好获得华人尊长、顾问们以及团队的支持,让本届《癸卯年海内外诗人柔佛雅集》顺利举行。 他也希望通过这次雅集,能够加强大家的凝结カ,吸引更多人学习及加入推广旧诗词的行列。 另一方面,诗总会长曾议辉表示,诗总属下8个诗社在推动和传承诗教不遗余力,彼此间也互相扶持。 他说,每年各诗社轮流承办雅集,今晚盛会由新山柔佛诗社第一次承办,并广邀海内外诗人和文人雅士共襄盛举,为弘扬诗教尽一份力。 出席上述宴会的人士包括:赞助人拿督黄秋铭、诗总会务顾问张英杰和李业样(诗总前任会长);柔佛诗社顾问包括拿督黄种文、黄循积、卢汉源及新山中华公会会长何朝东;以及柔佛雅集晚宴筹委会主席苏天津。
1月前
大力反击旺赛夫 张庆信:不懂尊重多元很羞耻
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张庆信怒斥土团党旺赛夫,不要对我的形象“Kong Kali Kong”!他剑指旺赛夫,如果不懂尊重多元种族与宗教,不要称自己是土团党领袖,因为这足够羞耻!
1月前
“星媒体未来趋势展望和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变革”演讲会 | 张聪:林伟贤新作具启发性 文化结合科技创商机
世华媒体集团主席张聪说,实践家教育集团董事长林伟贤在最新大作,有一段具有启发的文字。
1月前
沙巴潮讯
吴添泉:精神文明核心 文化教育团结华社
(亚庇7日讯)大马华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认为,我国华人社会可能在政治上有不同的意见和立场,也可能在生意上有不同的看法和竞争,但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却是一致、坚持、同步和团结的。
2月前
沙巴潮讯
大北马
每年办好大山脚中秋嘉年华 五大乡联青 坚守文化使命
21年前的2003年,大山脚五大乡联青首次携手合作,联办中秋提灯游行暨灯笼制作比赛,当时的活动称为“古月照今城”,经过20年的不断坚持和传承发展,活动名称也多次易名如“威省中秋嘉年华会”、“槟州中秋嘉年华会”及从第11届开始改为沿用至今的“大山脚中秋嘉年华会”,见证了大山脚五大乡联青近代的文化传承使命。
2月前
大北马
古城
锺玉蓝:允庆祝华人节日 华裔穆斯林可保留文化
马来西亚华人穆斯林协会甲州分会主席锺玉蓝希望能够破解华社对于华裔穆斯林的迷思,即华裔在成为穆斯林后,必须放弃本身的文化习俗,其实华裔穆斯林亦可在不违反伊斯兰教义下,庆祝各大华人文化庆典。
2月前
古城
周刊专题
【吃香喝辣/01】辣椒──大马人餐桌上的王牌CP
“在马来半岛,你看一看我们的餐桌上,甚至是后来移居马来西亚的外国人,从他们的视角来看我们的餐桌会发现,怎么会有这么多辣椒?每一种菜肴几乎一定要搭配不一样的辣椒,这已经不是一种仪式,而是生活必需品。”
2月前
周刊专题
周刊专题
【吃香喝辣/02】蒜头辣椒酱──点心的灵魂伴侣
对于国人来说,每一款辣椒酱会对应特定的食物,比如甘文阁辣椒酱对应点心,而在金宝,与烧肉连线的是四和酱园蒜头辣椒酱。
2月前
周刊专题
柔佛透视
黄忆忠|传承文化话中秋
中秋佳节庆团圆,祖根文化共传承。 20年风雨路,有欢笑、有泪水、有坚持,只为传承中华文化,也盼促进各族交流,再忙、再累,乐见成果喜开花,再苦也值得。 欣见笨珍文律国中华裔生及校友,本着推广及发扬华族传统优良文化,联办“中秋园游会”迈入20周年,园满谢幕。 据知,这项活动早期在本身母校(文律国中)举办,也许是受到某方面约束,不能真正反映和达到预期效果和宗旨,所以后期转换场地,走出校外惠借文律乐育学校作为活动场所。 2019年主办了第18届中秋园游会后,在2020年和2021年由于冠病的侵肆,活动因此停办了两年。 期间,活动发起人欧可赛,也是常年策划人,也从教育界荣休。 为了不想看到这项活动因此停顿,欧老师费尽心思,说服在笨珍执教的陈有兴转校至文律国中执教,并在2022年恢办第19届中秋园游会。 由于欧老师在文律国中执教多年,和该校学生打成一片,亦师亦友,建立良好情谊,每年在举办中秋园游会时积极投入参与指导、协调的工作,累聚多年来的经验,加上良好人脉关系,办起事来就驾轻就熟。 “中秋园游会”是一项费时费力,也须厐大经费维持的一项大型活动,不易承办。 但文律国中华裔生及校友一路走来,由于有顾问老师欧可赛18年来的坚持,以及现今陈有兴这两年的付出,总算跨过20年,诚属难得。 听过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却可以走的很远”。 的确,只要老师的坚持信念永存,加上学生的合群力量,以及族群的鼎力配合与扶持,我们祈盼文律国中中秋园游会活动能像传灯一样,点亮自己,照亮他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永不息灭。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
[email protected]
)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电邮网址,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2月前
柔佛透视
地方DNA
卓衍豪/生活风景、历史品牌、文化IP
历史的沉积岩是最稳固的踏脚石,生活的滋养擦亮马祖的亮丽招牌,马祖人教会我们用另一种眼光重新看待历史和生活,并从中找到隐藏的契机。
2月前
地方DNA
星云
马来西亚国际华人舞蹈周观后感——美在舞蹈里诞生/杨慧子(史里肯邦安)
当大家随着主流走进电影院观看芭比海默,谈论着女性主权和原子弹威力的当儿,有一群人踏入了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klpac),观赏舞蹈表演。 以往观赏的舞蹈,若不是夹杂在各种文娱表演中,就是串连于大型庆典盛会的节目间。今次观赏专属大马华人的舞蹈表演,还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拥有韵律操底子,也曾在念书时期廖化作先锋地参与舞蹈演出,但舞蹈予我,一直被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面纱所覆盖。即使跳着韩流舞蹈、抛出水袖或舞着折扇和纨扇,依然无法如专业舞者般流露出韵味与魅力。于是,我始终把自己当成局外人,一直处于仰慕、崇拜和敬服的视角。我们之间像是以一种神和信徒的关系而展开的。 托星洲《活力副刊》的福,获得两张华人舞蹈周的入场券,抱着兴奋和期待,参与上周日(编按:2023年7月31日至8月6日)的马来西亚国际华人舞蹈周盛宴。每一支舞演出前必定会以中英诗句的形式,通过幻灯片介绍舞蹈概念。第一支舞《天地诀》,由郭少麒老师与李劲松先生双剑合璧联合呈献。武术融入了现代舞,刚柔并济,发展出新颖的舞蹈风格。双杰开天辟地般精彩对舞,展现了阳刚气质。挥刀耍剑不一定要喊打喊杀,这支舞也撕开了男舞蹈员必定阴柔的标签。郭少麒老师曾于2013年的舞蹈营教我跳舞,偶尔也会出现在《快乐星期天》艺文版,追求着他对舞蹈一如既往的热爱与向往。10年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舞蹈家的血脉似乎流淌着不老传说,动力和活力源源不绝。 10支舞蹈里,个人最喜欢雪隆广青舞团的《繁花》。没有特别的道具,5位舞蹈员徒手带来的表演,却足以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幻灯片展示“从原初体态之变异,遇变再变,永恒的变动”的字句,让人不明所以。再观赏舞蹈,舞蹈员四肢着地舞动、背部贴地滚动、踮脚高抬腿,多元的肢体语言与音乐的节奏律动完美融合。其中舞蹈员奋力往前奔跑的力道是唯美的,倒立后双脚缓慢踏动的姿态是奇特的,呈现齿轮转动的机械之美。我们每一个人就像小小的齿轮,在这个世界里环环相扣,如同艺术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养分。随着音乐风格转换,疯狂乱舞的那一幕,更让我心底的涟漪逐渐荡漾划开……身体细胞告诉我,就是这种自然奔放的氛围,深深吸引及牵动着我,仿佛在邀请我加入她们。尽管无法完全理解该舞蹈的含义,但我只想把此刻的感觉记录下来,保存收藏,等待哪一天这段美好的记忆再次被唤起。 中学生扮演慈爱老母亲 以红色为主的两支舞蹈——沙巴Synergy舞蹈剧场的《红。楼》和新越舞团的《槿花缘》寓意非凡。前者由3位红衣舞蹈员借由舞蹈、茶道、掷圣杯,用故事手法表现出女人不同层次的红色。我从中感受到古时候的女人在思想上深受封建文化的约束,只能将精神寄托于神明。后者则由9位红衣舞蹈员呈现,她们柔软的身段和典雅的姿态,在舞台上绽放精彩。《槿花缘》也带出“不做别人的赏物,只做绚丽的自己”的主题,为女性发声。这两支舞形成强烈的对比,带动观众的感情,渲染出古典之美及中华文化的艺术价值。 最多舞蹈员参与的一支舞非隆中华舞蹈学会《游子的外衣》莫属。独在异乡为异客,家的温暖,是母亲缝制的外衣。年纪尚轻的中学生居然能够扮演年迈的老母亲,弯腰的姿态和慈爱的神韵传神到位,突破时空的界限。也许是人数众多的优势,这支舞蹈张力十足,尽管朴实无华,却能把伟大的母爱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动得潸然泪下。 郭少麒老师带领全体表演者谢幕时的一句话把气氛推向了高潮。他说:“一个老人的离世同等与一座图书馆的消失。为了让图书馆继续操作,能做的就是传承的工作。”他成功做到了,是我们马来西亚华人的骄傲。华人舞蹈的传承在这里生根发芽,结合本地的多元民族文化色彩,蜕变成一种独特之美。为期7天的华人舞蹈周,让本地舞蹈创作者的潜能表露无疑。所幸没有错过最后一场的舞蹈盛宴,还能带着一份感动回家,而这一路全是繁华盛景。
3月前
星云
状语
戴子豪.科技改变了中华传统
很多老一辈的人指责年轻一辈不继承传统。殊不知,年轻一辈认为这些传统毫无意义,不传承也罢。
3月前
状语
周刊专题
【古城葡萄牙村/03】抢救濒危语言──我们的根与魂,能否留得住?
正因有葡萄牙村的存在,语言、文化、歌唱得以保存。举家都住在葡萄牙村的莎拉更能感同身受,“若没有了这里,我们分散在槟城、吉隆坡等不同地方,又怎么聚在一起欢庆圣诞节、海神节呢?”
4月前
周刊专题
更多文化